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了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及实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利率风险,采用期权的二叉树定价理论,建立了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选取沪深31只可转换债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可转债的市场价格存在普遍低估问题,平均偏差为-6.82%,小于其他模型的偏差.  相似文献   

2.
可转换债券是一类新兴的筹资工具,公司运用该工具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必然会引起公司价值的变动。文章在对相关理论支撑进行诠释的基础上,以我国证券市场上可转换债券十多年来的实践为依托,对其发行影响公司价值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证券市场对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反映并不敏感的结论,在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所在的同时,提出规范和发展我国可转债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分析国内外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从价值分析、数值方法和利率期限结构三个方面详尽地给出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提出了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与可转换债券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与可转换债券在一些方面存在共同之处,但二者在风险转嫁对象、主导力量、财务影响、制度创新动力以及实施企业的选择标准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认为国有企业要运用可转换债券的优势先"债转债"再"债转股",要以债转股为契机进行制度创新,要大力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同时要防止债转股泛滥失控.  相似文献   

5.
使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我国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反应。研究表明,我国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市场没有出现显著负的反应,与股权再融资的市场反应明显不同,与国外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市场反应有差异。政府的奖优政策是可转换债券市场反应特殊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债券的双重属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使可转换债券融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果的不同将影响企业进行融资决策中资本结构的制定,因而需要对可转换债券发行范围进行确定。完全转股和回售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和极差两种极端情况下可转债融资所产生的结果,此两种结果决定了可转换债券发行范围的上下限,将完全转股结果下所求得的最优融资资本结构作为可转债发行范围的上限,回售情况下得到的最优融资资本结构作为发行下限,从而得到可转换债券发行范围。最后利用基于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对融资决策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解释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包括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而短期内债券价值保持稳定,可转换债券价值的波动仅取决于期权部分价值的波动.借助期权价值与发行公司股票价格的关系,将风险价值的概念应用到可转换债券风险的度量之中,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可计算出可转换债券的风险价值,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可对可转换债券风险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假定市场利率遵循Vasicek模型和股票价格变化服从几何布朗运动,运用风险中性理论建立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借助远期风险中性概率和鞅推导出可转换债券的定价表达式,相对已有文献,不仅在推导方法上方法简单易懂,而且将现有文献的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和推广,但得到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可转换债券发行条件设计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化债券是一种新型金融工具 ,在发行条件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通过运用金融工程的分析方法 ,对可转化债券发行条件设计进行技术分析。首先运用公司理财理论和期权定价模型给出了可转换债券发行金额、票面利率和存续期限等基本要素的设计思路 ;然后综合考虑融投资双方的利益 ,确定了转股价格的理论范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可转换债券实践及其规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已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得失,剖析导致我国可转换债券失误的证券政策、证券市场和公司理财观三大基本原因,探讨促使我国可转换债券规范化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可转换债券价值评估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作为金融衍生品之一,除了包含债券本身的价值,还具有股票和期权价值等特性。可转换债券的定价不仅是制定合理发行价和转股价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投资者评估其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并有利于风险管理和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首先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进行探讨,然后采用二叉树和Black-Scholes模型定价,并通过案例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lack-Scholes定价方法效果优于二叉树方法;随着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可转换债券价值正逐步走向合理的估值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债券.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投资工具,它兼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性.是一种混合型的投资工具。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可转换债券。以其风险小收益大的优良性能而受到众多中长期投资者的青睐。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可转换债券试点,“南化转债”和“丝绸转债”的发行和上市使得可转换债券成为市场之焦点.这一新的证券品种的推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较为灵活的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信用衍生产品。除了一般的债权之外,它包含众多的期权,如转股权、回售权、赎回权和转股价调低权等。条款的复杂性决定了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复杂性。利用金融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中国可转换债券的具体特征,构造了中国可转换债定价的具体模型,并通过具体的参数估计,对中国的可转换债券的合理价格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目前我国可转换债券的价格和其理论价值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明显被低估。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市场可转换债券定价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有保障的投资渠道和成本低廉的融资工具,可转换债券是国际市场上一种普遍的金融衍生工具。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期权定价依据Black 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计算方法简便,所需变量易于在市场上获得,运用于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简单可行,且具很强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15.
可转换债券时间价值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转换债券可以看成债券、转股权、赎回权、回售权和转股价格调低权五个头寸构成的组合.可转债的内在价值可以近似为max(内嵌债券价值,转股价值),可转债的时间价值等于可转债价值减去其内在价值.在可转债的整个有效期内,转股权不应该提前执行,所以理论上可转债的时间价值是大于0的.对我国可转债市场价格的实证检验,发现可转债出现了时间价值经常性为负的情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可转债市场定价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及对发行公司的好处 ,从期权定价模型入手介绍有关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理论及其对发行的指导意义 ,进而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及应注意的问题 ,以供发行公司和投资者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对于投资价值的分析也就相应从这两个部分展开.投资者对于可转换债券除考虑风险外,最感兴趣的是未来不确定性最多,上涨空间最大的期权价值部分,只有这一部分能给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而纯债券价值只能给投资带来保底的收益.因此期权价值的投资分析成为成投资价值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危机之后经济的逐渐回暖可转换债券以其混合融资方式的优势再次受到国内公司直接融资的青睐。然而,税收制度的非确定性造成这种融资方式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不稳定。这不仅加剧了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司资本运作的困境,同时也带给征税机关在税收确定方面的困难。无论从完善税收制度方面还是从缓解企业资金短缺矛盾方面看,可转换债券税收制度的完善问题都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9.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我国证券市场上一种新兴的保值增值的投资工具 ,可转换债券具有债券和期权的双重特征 ,兼具筹资和避险的双重功能。引入这一融资工具 ,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平易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了解可转债的定价原理以及影响其价格的因素有助于市场参与者制定成功的投资筹资策略 ,从而加快可转换债券的发展。本文以江苏阳光可转债为例 ,具体应用了B -S期权定价模型 ,并分析了其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基础股票的风险收益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发行转债前一年基础股票风险较低,公司选择发行转债并非出于风险管理方面的考虑;转债发行公司的基础股票长时间保持着高收益低风险的状况,这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缺乏有效性使然;基础股票收益率与经营绩效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这种状况有可能是由于转债市场上存在脱离业绩炒个股的现象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