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分析了文艺社会功能的两种极端观点的代表性论点,并在这个基础上,从美感心理角度对文艺社会功能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文章阐明了艺术审美的心理特质(包括创作中的艺术思维和欣赏中的审美心理机制),指出文艺审美教育功能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文艺的认识功能是教育功能的基础和一翼,教育功能是认识功能的深化和延伸,文艺的审美功能是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的负载者,同时,文艺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又是文艺审美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2.
陈晓云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50-51,115
以文学作品艺术形象为基点,用辩证的观点阐述了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及其相互联系,认为:(1)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2)文学的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又是审美观念实现的必备条件;(3)文学功能是以审美功能为基础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音乐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音乐的教育、认识、实用、娱乐、审美五方面 ,论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它究竟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一直有争议的问题。在我国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艺术的功能是认识、宣传和教育。近几年来情况有了变化,认为艺术的功能是审美的观点又占居了主导地位。这是可喜的进步,但也给人们带来了疑虑,因为在相当多的论著里把“审美”的概念理解得很狭窄、很单调、很空洞,把审美和认识、教育、宣传等截然对立起来,甚至干脆对认识、教育、宣传功能持否定态  相似文献   

5.
文艺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鉴赏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文艺鉴赏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文艺的社会功能,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育作用,此外还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全新视角出发,着重剖析体育与文学在社会功能、审美认识功能、教育与娱乐功能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彰显"体育文学",把各种体育活动以文学作品形式加以表现的艺术形态,其融生命、健康、审美、文学于一体,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随着体育实践的深入和体育科研的发展而逐步得以深化。体育具有它的本体功能和非本体功能,体育的本体功能是指在生物学意义上取得的效果,而体育的非本体功能是指从心理学、社会学意义上延伸出来的功能。高校体育教育是一个人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中转环节,发挥高校体育教育在育人方面的整体效应,不仅对全民健身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音乐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认识、教育、审美、益智、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渗透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优秀音乐对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文学理论教科书在谈到文学的社会作用时,往往做一般性的理解,如只将文学的社会作用划分为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三个方面.那么这三种作用的关系如何呢?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同其他形式的社会科学的认识和教育作用之区别何在?答曰:在于审美.这样说来,审美作用实在是文学之为文学的质的规定性.然而将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三者并列,这在内涵层次上是否合适呢?为了强调审美特性,将文学的作用称为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这仍未变其内涵层次上的不  相似文献   

10.
论美育的当代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审美风尚,对当代美育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当代美育应超越传统的学校审美教育的狭窄圈子,转为对现实审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重视审美的功利性价值,培养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现实人生。美育的发展体现在理论层面,应从传统美育注重抽象的情感教育转为培养受教育者反映现实的情感能力,塑造自由个性;美育要发挥外在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人文导向功能。美育的发展体现在实践层面,应把审美教育的对象扩大到社会成年公众,把实施美育的途径扩展为整个开放的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指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素质的提高所起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功能诸因素的作用只有全面发挥,方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美育教育功能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我们应改变这种状况。学校中进行美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主要目标的。而审美的素质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明确美的意义,区别美的标准,培养美的品德,树立追求美的思想,掌握创造美的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艺术教育可分为审美层面和非审美层面。其中非审美层面包括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教育:认识层面决定着艺术教育的功利性目的,使它能够执行对生活的批评职能;操作层面意味着操作技能的掌握和操作感觉的获得。审美层面包括形式、形象和形上三个层面的教育:形式层面的教育包括对自然物质形式的审美意味的教育,形象层面渗进了伦理的、观念的内容,形上层面的教育表明了心理建构和人性完善的意义。艺术教育各层面缺一不可,以互动的形式内在地统一于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使艺术教育具有了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与汉族文学及一般文学相比,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除了具有审美功能及由此产生的教育,认识和娱乐功能外,还有其文学的扩展功能:社会调节功能,传授功能及择偶功能等。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扩展功能现象的分析,找出了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并探讨这些文学扩展功能对少数民族社会的运转起到的作用。目的是让人们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特点有更宽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审美目标以伦理为本位,追求审美的社会功利目的,而道家则强调自然之道,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在审美的途径上,儒家重感性认知,强调“诗、书、礼、乐”等审美途径,而道家重心理过程,主张“道法自然”。对审美功能的认识方面,儒家认为审美是为实现伦理政治服务的,而道家则认为审美的功能在于创造性激发功能,即促使个体自行参悟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15.
从审美教育角度切入 ,综合运用文学、美学、史学、美育心理学等学科理论 ,探讨毛泽东诗词对人的审美认识、情感陶冶和意志培养方面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作为认识真理的经验形式,作为意识形态的构成元素,与宗教、科学、历史和哲学等相比,是处于最低的层面;而艺术作为人类天才的创造的形象世界,又包含有更高目的的精神指向。过于夸大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艺术偏离人的基本的精神需求,而变成了政治或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这样只会导致艺术功能的衰退。艺术的娱乐,并非功利性,而首先是享受性,它与一般娱乐不同的特点是审美的愉悦,具有强烈的情感性,是感动或情感的释放。我们谈艺术的娱乐功能,一点也不否认和贬低艺术的社会功能,相反,恰恰是为了健全和强化艺术的功能效应,更好地发挥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效应,固然取决于艺术品的审美趣味,但也不等于具有审美趣味的艺术品,就具备很好的社会功能,因为艺术的社会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情感的精神的和灵魂的力量,艺术家的良知与激情、思想与文化精神,决定着作品的社会功能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的精神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功能不仅体现在物质功能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精神功能上。科学的精神功能主要包括:破除迷信和教条的批判功能,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民主、自由的政治功能,塑造世界观和智力氛围的文化功能,认识自然界和人本身的认知功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方法功能,给人以美感和美的愉悦的审美功能,训练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作用的充分发挥。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众多文化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三大思潮.大众文化是同传统的精英文化相区别的,其娱乐、消闲、商业性的功能大大强化,而认识教育和审美的功能相对弱化.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化时代而出现的新型的文化活动方式,它使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后现代文化是后工业社会文化,具有反抗性、多元性和相对性的显著特征,反对统一性、普遍性、本质性的现代社会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20.
文艺欣赏是人类整个文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文艺创作一起构成文艺实践活动的两个基本环境,是文艺创作的成果——文艺作品获得艺术生命和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唯一途径,并对文艺创作发生反馈作用。研究文艺欣赏的特点,不仅对提高读者的文艺欣赏能力,而且对提高文艺创作水平,帮助他们深化对文艺本质特征的认识,正确看待文艺的社会作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文艺欣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是以文艺作品为对象,并对文艺作品的美(内容美和形式美)进行感受、体验、想象、理解的审美认识,是一个不断从文艺作品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的过程,又是一种通过文艺作品而对客观的社会生活进行再认识再评价的活动。审美、唯有审美,才使文艺欣赏与一般的科学认识活动(对真与假的认识),伦理活动(对善与恶的认识)实践意志活动(占有并消灭对象以满足某种功利欲望)是区分开来。同时,文艺欣赏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不仅表现在内容上是对文艺作品美的发现与认识,而且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