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影产生的年代正是西方心理学蓬勃发展之时.电影理论史上第一位重要的电影研究者就是心理学家H·门斯特伯格,1916年他发表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先运用心理学研究电影艺术。从20年代开始,电影心理研究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大致包括实验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两大类。前者涉及电影知觉心理过程和观众生理心理反映,如知觉、记忆、预期的规律等;后者与所谓观众深层心理过程有关.一、电影接受与电影观赏(一)、电影接受的涵义电影是电影创作者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包括认识、评价、情感、构思等等,用摄影机拍摄的一系列连续…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的思想根源是多元的、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具体言之,它涉及到对心理学的思想与思想史、哲学思想根底、科学思想根系、文化思想根由、学术思想根基等的考察。心理学有自己的思想演变和发展,这构成了心理学的思想历史根源。心理学的研究都是依据于或建立在特定的哲学思想的根底之上。心理学的研究有自己的理论预设和思想前提,它需要在心理学哲学的反思层面得到考察和探索,得到批判和建构。回顾心理学独立前后,会发现心理学与其他学科门类或分支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观。心理学的研究都有自己相应的文化历史资源。西方心理学和中国的心理学事实上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可以深入挖掘的文化历史资源。心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发展和演变会形成一种独特的学术传统,而学术传统形成的就是特定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深广的文化背景中,1990年代前后美国学界兴起了电影疗法。美国学者对其作用原理的探索相当精彩。电影如梦,观影经验能加速脑内神经传导活动和认知处理的速度,修补异常的心理结构。电影能减轻压力,放松身心,活化人们的免疫系统,以喜剧片带来的笑、悲剧片引起的哭最有宣泄功能。来访者对电影情节和角色以不同方式的投射反映了自身的个性特质,这对治疗师来说至为宝贵。多元智能说、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引入给电影疗法带来了崭新的景象。电影疗法在我国刚刚起步,域外研究具有显著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影伦理学,是一种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谱系内的新兴学科。它以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参照系,采用电影叙事学、电影心理学、电影社会学、电影历史学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影片的叙事方式与叙事内容进行伦理意义的阐释。作为一种跨越多种学科的理论学说,电影伦理学以影像的叙事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影片表达的伦理思想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艺术的人文精神为评价基准,致力于创造一种适合于影像语言的理论阐释工具,并将其纳入与其他电影学科共生的电影理论研究的总体范式之中。中国电影伦理学除了具有以上基本特质之外,还特别强调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嵌入到电影的评价体系之中,进而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上推进中国电影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13,(11):58-61
长久以来,人类都一直梦想着能造出一种能将时间逆转的时间机器,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自如穿梭。遗憾的是,这仅是存在于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浪漫想象。  相似文献   

6.
“吴是针对大众市场制作影片的作者导演”,美国著名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这样评价吴宇森。回归华语电影市场的吴宇森弃枪战动作转求三国历史,难度可想而知。不仅是在中国,近邻如日本国民心中,可以称得上每个人都有一个三国。赤壁之战是后来形成三国对峙的重头战役,许多人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连环计、苦肉计和草船借箭。它是如此地家喻户晓,要拍一部让众人交口称赞的国民级电影会有多难。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14,(8):32-33
电影博物馆 知道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手中的鸡蛋是如何瞬间剥皮的吗?《英雄》里李连杰又是如何在空中健步如飞的呢?不用去问冯小刚,也不用去找张艺谋,答案在中国电影博物馆里都能找到。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较有影响的心理学思潮,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暗合了人本主义的理念。积极是积极心理学的价值核心。从情感研究的视角看,积极心理学以更多地探究如何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为研究导向,因此,主观幸福感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凡是能够对情绪情感产生影响的因素,都可以归入内驱力系统、主体自身的特质、客体的特质三个维度中,也都可能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谜题电影是近年来新兴的电影类型,本世纪初国外学者纷纷研究这一新课题,然而至今未引起国内学者关注。不可靠叙述是该类影片的基本特征,从讨论不可靠叙述基本理论入手,论证不可靠叙述者是谜题电影的谜题机制之一。华语谜题电影的不可靠叙述者可以归类为"心理障碍叙述者""高智商叙述者""抒情叙述者";这三类叙述者相应产生了三类谜题电影,即"心理学谜题电影""高智商谜题电影""抒情式谜题电影"。  相似文献   

10.
教学性是电视教材的第一属性,电视教材的制作需要摆脱电影电视制作模式的影响,突出教学性,需要适应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材向心理化发展的趋势,加强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纵观分析哲学发展的每个重要时刻,都可以看到科学心理学的身影:从分析哲学的最初诞生,到早期分析哲学主要学派逻辑实证主义的衰退,再到当代分析哲学中的重要力量心灵哲学的兴起,科学心理学都产生了影响,起到了推动作用。当代哲学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来自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哲学思考的意义。可以预见的是,今后科学心理学仍然会为相关的哲学思考与讨论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证据。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的困境与常识心理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识心理学是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经验中的心理学。对常识心理学理论和思想的考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代心理学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有助于匡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扩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填平心理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鸿沟,加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快心理学的本土化和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及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红色电影是强化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红色文化资源。为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更加高效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需发挥红色电影在强化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当今红色电影出现个体话语权膨胀、历史叙事局限化和媒体化场域分化问题,导致红色电影民族认同意识相对弱化,需要以民族心理学视角剖析受众干扰因子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以爱国主义情怀为根基,实现个人与民族的情感共振,推动中华民族认同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心理学可以说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心理学源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都把“心”的探讨,视为哲学上的主要问题之一。到了19世纪末,受生物科学的影响,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此后,心理学的内容不断变更,但名称仍旧不改。  相似文献   

15.
不论是主流心理学,还是非主流心理学,心理学家在探索人的心理行为或心理生活时,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无不处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因而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从而形成了心理学的文化取向。这里就文化,文化心理学的产生和研究取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作为把握社会各个不同群体心理倾向和社会前馈信息与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电影社会心理学批评,应注重运用电影社会心理学及其毗邻学科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揭示时代、环境和社会情绪的嬗变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具体评价电影作品是否真切、深刻地表达出人民群众的意愿,是否符合他们的审美需要,并对电影艺术家的观察方式、感受方式、思维方式及艺术表现方式等作深入的心理学剖析和社会学说明。同时,它还应该是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及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群与电影艺术家进行沟通和联系的一种重要渠道与手段。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主旋律电影,作为当代影视文化的一种格局,一种精神,已经历史地载入了中国当代电影的史册。尽管主旋律电影由于多种因素而有着诸多艺术遗憾,但它和探索片、娱乐片一样,都是电影百花园里不可或缺的艺术品种,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电影的灿烂的景观。  相似文献   

18.
童话心理学的童话艺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叶以来一些临床心理分析学家出于职业的敏感和经历,运用精神分析学对童话进行探讨,形成了独特的童话心理学。童话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儿童文学的跨学科交叉,拓展了童话研究的视野。影响较大的童话心理学研究包括以贝特尔海姆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学派和以弗朗兹为代表的荣格学派。尽管关注的重点不同,但两者都属于童话的深层心理学研究,都致力于揭开那些被日常话语遮蔽起来的,恰恰能在童话中得到最充分体现的无意识信息和心理意义。本文是对贝特尔海姆童话心理学的童话艺术观进行的梳理和阐释,涉及童话的梦幻特点和童话的模糊叙事艺术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9.
社会交换论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基础上综合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由于它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都是社会学家,故一直未引起心理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立足于社会交换论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亲缘关系,从心理学的视角对这一体系的思想来源、基本命题、研究范围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作了简要评价,以期对我们吸取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丰富现有的以心理学取向为主要支柱的社会心理学体系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库恩提出范式论之后,心理学最初应用范式论探讨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范式论的契合性,并试图说明心理学已进入成熟的范式科学阶段,但无论范式论自身或心理学的范式科学性都遭受较强质疑。然而,由于“范式”术语自身的优先性、范式论所占的天时地利人和、不可通约性等因素,导致心理学时至今日仍坚持应用“范式”术语,但现已不再是库恩意义上的“范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