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生活的残酷早把女人推向强势的深渊,工作中,她们步步为营,锱铢必较,不争第一睡不着;爱情里,她们打破砂锅问到底,陈年老账翻到穿,生活中,她们龟毛算计婆妈唠叨,买棵大葱还嫌不新鲜……这样的女人是强势了,却可能让男人望而生畏。学学"二姐"们的大大咧咧,迷迷糊糊,有时很囧很雷人,有时很懵很温柔,却总能收获一份美满的爱情。  相似文献   

2.
"不走寻常路"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乐子可以让老人去追求享受的。这是老人的幸福,更是儿女的幸福。我家对门住着一对老夫妻,是大学退休教授,我们称呼他们陈老师、刘老师。刘老师是个时尚分子,穿着  相似文献   

3.
习惯“6人晚餐”的人们通常能够将这样的聚会转变为一种生活状态,不必为钢筋水泥的理念束缚,面对陌生的朋友,就好比开启了许多扇不知名的窗,你的快乐在于可以去呼吸各种新鲜的空气。都市生活需要新奇,更需要毫不掩饰的面对,不是吗?  相似文献   

4.
秀秀 《老人天地》2010,(8):33-33
有一些人因为生活中接触的新鲜事物太少,所以对自己的身体特别关注,容易出现经常怀疑自己生病的现象。建议每周选一条不熟悉的路走走,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些多动脑的机会;还能在意志上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引导,激发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相似文献   

5.
何荣辉 《职业》2015,(9):24-27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唯有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感悟生活,积累情感;留心生活,提炼生活;广泛阅读,厚积薄发;丰富生活,广开"材路",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摆脱无话可写、无情可抒的尴尬境地。教师要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将生活化为体验、情感和文字。  相似文献   

6.
郭利 《当代老年》2010,(8):59-59
小时候,每到放暑假,妈妈总要送我去农村的姥姥家,喝甜甜的井水,品尝新鲜的瓜果,感受乡村夏目的气息,而最期盼的便是每天晚上的二人转。那时农村的生活水平不高,文化生活更是贫乏。除了一个村里的喇叭能播放新闻或者偶尔乡里来放场电影之外,最大的娱乐就是看二人转表演了。  相似文献   

7.
戈夫 《老年世界》2009,(14):18-19
我与弓文忠教授(内蒙古医学院附院知名专家)倡导为丰富离退休人员生活,陶冶情操,娱悦精神世界,自发组织吟诗填词、猜灯谜、唱歌、讲故事等活动。这次活动选在鸿胜山庄。鸿胜山庄地处青城之北,青山坝口子约100米处东山坡下,依山而建,以娱乐餐饮业为主业。山庄三面环山,松树围拢,一面临公路,路对面是南北走向的一条大河。这里环境优美,雅静幽深,空气新鲜,是理想的聚餐宝地。  相似文献   

8.
如今,社会各界都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建议在大中城市中建立老年村。"老年村"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在英国就有一个叫"城堡村"的地方,居住的都是55岁以上的人,村里共有150所住宅,商店、酒吧、图书馆、医院等设施应有尽有。村里听不见婴儿的哭叫声,看不到青少年打闹,甚至连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不轻易来此打扰。老人们平时种花、打球、聊天,享受宁静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9.
小调查:你赞成"不持有的生活"吗?由500名《女性天地》读者参与调查,你也做做看!1.你所理解的不持有的生活是什么?①一种生活方式的概念,实践起来并不容易………31%②环保、朴素、低调的生活………43%③没法拥有就只能不持有吧……26%  相似文献   

10.
常听人说享受生活。是的,我们不是"苦行僧"和"清教徒",我们应当享受生活。不过,我总觉得,要享受生活,应该同时不忘记创造生活,最好能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从古迄今,人们胼手胝足、尽心竭力,创造了那么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今天才能享受到如此多彩多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假如人们只知道享受,而不热心去创造,我们的生活质量定然不会像今天这样提高,久而久之甚至会对这种坐享其成的生活感到乏味。为什么一些人离退休以后感到生活失落,失落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每年冬季,我的手指头、脚后跟、耳朵上都生满了冻疮,为时多年。为了治疗冻疮,我花费了不少精力和财力,买了多种治疗药物,但效果不佳。后来,我的一位朋友教给我一个窍门,让我用新鲜橘皮来治疗冻疮。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用新鲜橘皮连续擦冻疮5天,  相似文献   

12.
刘英团 《职业》2013,(16):90-91
又到一年求职季,应届生如何在“一屋子”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呢?有媒体说,“红色纸张”之类早就不新鲜了,更多“不走寻常路”的简历正在丰富着招聘方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正>"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生活中,朋友间久别难见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结婚后有了不一样的生活,生活重心的转移、相夫教子、家务琐事,而常常不能毫无顾忌和朋友联系聚  相似文献   

14.
妻子只顾忙着向外人施爱,却冷落了丈夫和家人。不仅她像一只陀螺转不停,全家人也要跟着她一起转。面对如此"博爱"的妻子,他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相似文献   

15.
太太竹在我身后砰地关上门,还尖厉地喊:"你有种的话出去了就永远不要回来!"我们俩是为生活琐事吵翻的,吵到最后我拂袖而去。在滨江路的防洪大堤上徘徊,我心里直发蒙:我的生活,我的爱情,怎么在不知不觉中就全湮没于世俗生活的"一地鸡毛"里了呢?我与竹大学同窗。我出生农村,相貌平平,除了能舞点儿文弄点儿墨,几乎一无是处。竹出生干部家庭,算得上是美丽大方,她还有一副好嗓子,追求她的男生几乎有一个加强排,我是最不起眼最不被看好的一个。但竹却说我"内秀",不顾其父母和闺中好友的极力劝阻,与我确定了恋爱关系。大学毕业后为了能和我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了,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也已为人们所熟知,可另外一种疾病却被人们所忽视——这就是结石。  相似文献   

17.
刘桂彬 《当代老年》2008,(11):27-27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为匮乏。有一天,我从850农场步行十几里路去虎林县城办事。走进商店,意外地发现货架一k竞摆放着一台“熊猫”牌收音机,我不禁喜山望外,这可是市场上奇缺的名牌货,今天让我遇k了,真走运呀!我当即决定买下来,但身上带的钱不够。  相似文献   

18.
霜枫 《女性天地》2005,(6):34-35
男人也撒娇,新鲜吗?其实这已经是生活中经常上演的“剧目”,只是男人们顾及自己“强者”的面子不愿公开罢了。可既然女人可以是强者,男人为什么不可以是“弱者”?这个社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包容了,何必厚此薄彼呢?让男人一直绷着充当坚强的化身,多累呀。即使他们自己能扛,难道你就不心疼吗?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网络生活方式受到很多白领"网购一族"的青睐,这些人有个特别的称呼——网络"试客"。在商品纷繁且价格不菲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成为不花钱就能用产品的"试客"。然而,世上真有免费的午餐吗?  相似文献   

20.
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我们总能看到自己所住的小区里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围在一起时而高声欢笑,时而窃窃私语,人群的参与者可能是一群小孩,可能是上班族,更可能是提着菜篮子的中年妇女。小区公共生活方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每一个小区成员在"小区"这样一个公共环境中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整合"我"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的生活方式,而达至一种不言自明的、共同的生活秩序和行为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