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制偶像     
1941年,他出生于日本大阪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候,他的邻家大叔是一位木匠,这位大叔非常喜欢他,不仅常带他玩,而且还教他用木头制作各种玩具。13岁时,他与木匠大叔合作,在自家的房子上加盖了一间阁楼。看着自己这件"作品",他非常骄傲,并由此确立了自己的理想——当一名建筑师。高中毕业时,他想报考大学建筑系,但由于家庭贫困,他只好放弃了大学梦。走向社会后,  相似文献   

2.
艾维·李是现代公关之父,他认为应该计划好每天的工作,这样才能带来效益。比如他的一次卖思维案例就非常出色。伯利恒钢铁公司总经理西韦伯,为自己和公司效率极低而十分忧虑,就找艾维·李提出一个不寻常的要求:卖给他一套思维,要李告诉他如何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在埃及,"抬价"是一门常见课,而且总有一堂课会令人印象深刻。去吉萨看金字塔,骆驼总是要骑一回的,不然太没风情了。司机得知我想骑骆驼,便把我拉到了一户农家。一个埃及大叔很热情地向我推销他的骆驼。在一番天花乱坠的介绍之后,大叔给了我一个不可能接受的价格:120美元骑一次骆驼。我说太贵了,你最低能给多少。大叔很坚决地一摇头:"这是死价,就算我的父亲从坟墓里出来,我也不能给他打一点折扣!"  相似文献   

4.
幸福一小时     
身边的人都问她,他现在的职位越升越高,人又长得英俊潇洒,你就放心他一个人在外面?她总是浅浅一笑,自信地回答他们,我相信他,也相信自己! 他以前是公司的驻外销售,每月回家一次,一待就是一星期,但自从升为主管后,虽说每月也能回来,但两天一过,他就无心在家待着,总是匆匆忙忙地离开,说是放不下公司的事.  相似文献   

5.
Tony,一名黑人孤身一人来到美国,然而他通过自己辛勤努力实现了自己拥有一座农场的梦想。他的成功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美国梦就是一种信念:人们相信通过辛勤努力就可以在美国实现梦想,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文化宫     
《老年人》2014,(9)
正老树画画有些事情你不必问,有些人你不必等,有些话也不必听,你就好好地看风景。倚花看红尘,亦幻亦似真。未知落定处,何以寄此身?小故事眼睛有时会欺骗人在从纽约到波士顿的火车上,我遇到一位盲人老先生。他告诉我,他是美国南方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佣人是黑人,但他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后来到北方念大学,一次他被班上同学指定办一次野餐会,给同学发请帖时他居然注明"保留拒绝邀请某些人的权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欢迎黑人"。当时全班哗然,他还被系主任喊去批  相似文献   

7.
猜成语     
关隆庆 《老年人》2014,(9):44-44
在从纽约到波士顿的火车上,我遇到一位盲人老先生。他告诉我,他是美国南方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佣人是黑人,但他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后来到北方念大学,一次他被班上同学指定办一次野餐会,给同学发请帖时他居然注明“保留拒绝邀请某些人的权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欢迎黑人”。当时全班哗然,他还被系主任喊去批评了一顿。  相似文献   

8.
《金色年华》2010,(1):59-60
恋人黛丝已经去世一年多了,黑人小伙儿庄德森依然无法释怀。“黛丝就是我的盐。”北京语言大学的这位留学生比喻道。课余里,他在学校附近的服装市场里租用了一个摊位,专门出售自己设计的T恤衫,上面印着黛丝最爱的黄色布袋熊和英文歌词。  相似文献   

9.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是德国社会学的泰斗,也是最早对法律作广泛的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韦伯无意发展一套系统的法律社会学理论,但这绝不意味着社会法律学在他恢弘的社会学架构中无足轻重。事实上,韦伯的社会学著作几乎都涉及到法律问题,在《经济与社会》中,则设专章论述法律社会学。帕森斯曾说,“韦伯的实体社会学的核心既不在于他对经济和政治问题的研究,也不在于他的宗教社会学,而在于他的法律社会学”。本文即试图对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作简单的评介。  相似文献   

10.
笑话     
正大叔,我错了晚上回家爬楼梯,自己爬的正开心呢,后面来了一大叔。估计大叔挺着急,说了句:"美女,让我先过去呗?"我当时神经一抽,回头跟大叔说:"咦,你能看见我啊?"我忘不了当时大叔那纠结复杂惊讶的眼神。大叔,你别转身就跑啊!大叔,你听我说!大叔,对不起,我错了!  相似文献   

11.
正大叔完败小鲜肉就在去年,"大叔"还炙手可热呢,给人的感觉就是,大龄男人的春天又来了!且慢!《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导演薛晓璐早就对所谓的"姑娘爱大叔"辟过谣:"爱大叔说的是吴秀波那样的大叔,帅、有钱,大多数大叔还是挺着肚子跟街上骑自行车溜呢,没他们什么事儿。"  相似文献   

12.
老寿星谢尔比·哈里斯身穿干净整洁的西服,头戴王冠帽,在朋友和家人的簇拥下度过了自己111岁生日。美国伊利诺伊州西北部罗克艾兰县的护理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尊称他为“谢尔比大叔”。别人要问他为什么能够这么长寿而且总是那么幸福,谢尔比就会乐呵呵地说:“我长寿的秘诀就是关爱其他人。”  相似文献   

13.
那是2000年的7月1日,我永远记得。我一个人驱车前往莫里菲斯镇,那里有我的一家超市。从超市出来的时候已是下午两点。远远地看见有个人趴在我的车上,好像在使劲地涂画着什么。等我走近一看,却惊讶地发现是个黑人男孩正用一块灰色抹布帮我擦车。汗水浸透了他灰白的牛仔裤,他使劲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当电影明星。好莱坞当时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根据自己仔细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为自己量身订做的剧本前去一一拜访。但第一遍拜访下来,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分析与比较,说明他们各自所使用的分层概念、分层标准、研究方法以及由此导致的理论性质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但使他们的理论观点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而且也使他们建构的整体分层形象大相径庭。马克思对阶级采取了一种整体论的观点,将阶级视为社会中实存的社会群体,并从社会的经济结构方面来揭示阶级的性质,他是以两极对立的阶级模式来把握阶级结构的;而韦伯对阶级则采取了一种个体的唯名论的观点,并从多维的角度看待分层现象,在他的分析性的类型框架中,更强调的是导致分层现象多种因素的相对独立性。这两大经典的分层理论各有着自己特定的意义背景,因而与其简单地将它们视为对立的,不如将它们作为两种不同的分层研究范式更为切当。  相似文献   

16.
朋友给我讲了他的一次很有趣的经历。 中专刚毕业的朋友在一家服装厂跑业务,一次,他想去市进出口大厦一家专搞西欧工作服出口业务的公司碰碰运气。 进了公司的大门,很多人在等电梯。他想也没想就开始爬楼梯。虽然那家公司在七层,但他仍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爬楼梯的习惯,因为他喜欢——爬楼梯可以促进周身血液循环,让人感觉精力充沛。他总是用这种笨笨的方式来给自己加油。 敲开经理办公室的门后,一切顺利得让他不敢相信。 这家公司手头刚好有一批工作服的业务,还没有合适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7.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一个美国奴隶的自述,由他本人亲自撰写》是美国奴隶叙事的经典之作,它的成功和经典化离不开巧妙的异质叙事策略。传统的奴隶叙事试图借黑人身份和白人文化的融合建立自己的独立身份,而道格拉斯的《自述》则强调了自己作为黑人的异质性身份。黑人歌曲成为黑奴将信息编码的载体和保护黑人文化的工具,与科维的打斗颠覆了作为奴隶制根基的主奴关系,而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则让道格拉斯能够与奴隶制抗争,最终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18.
无论中国日本,无论贫富贵贱,她都一直支持着他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许洋是在02年去日本创业的。那时樱花刚开,铺天盖地的粉红美景却不能消除许洋心里的愁绪:刚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该怎样维持生计?他只得边在街头巷尾拾弃物换钱,边寻找创业的机会。偶然的一天,他经过一家正在招聘的公司,他想都没想  相似文献   

19.
"戴上耳麦网睡时,他的呼吸,抚摸着我的耳鼓,很快让我沉醉在斑斓的梦乡里。"我的第一次网睡,给了一位大叔。当时,我并不知道他是个大叔。"我的睡眠一直不好,相当的不好。闺蜜彤宁说,22岁的女孩睡不着,是因为有了男人爱,兴奋的;而28岁的女孩睡不着,则是因为没有男人爱,寂寞的。我28岁,有男人爱没男人疼。作为一个继承了大笔遗产、年纪轻轻就开着知名画廊的气质美女,身边男色如云,拥挤的倾慕者们,满足了我女人的虚荣心。  相似文献   

20.
佚名 《伴侣(A版)》2010,(10):40-40
正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他勇敢、勤奋、功绩卓越,创造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时说:"小时候,我们家很穷,父母都是靠出卖苦力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