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人名与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名是人类相区别的一种语言符号,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明与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社会性。而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习俗、道德观以及价值观,都在人名上得以体现并影响着人名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人名文化与欧美人名的汉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翻译欧美人的姓名,应从欧美人姓名的基本特点入手,正确对待约定俗成的译名,正确音译其姓与名之间的介词,准确翻译含有序数词的欧美人名,注意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意图。研究人名文化及其汉译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的名字如同一张名片,除了辨别功能之外还揭示了一个人的国籍、出身、性别、家族等信息。取什么样的名字,揭示出起名人的嗜好以及对未来的寄托和展望。论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近代日本人名的发展史,日本人名汉字与日本文化、日本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得出结论:日本人在取名时,更看重汉字的字义;表示"积极、正面、向上、进取、友爱、真、善、美"等褒义的汉字始终是日本人名用汉字的主流;日本人名的价值取向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华夏民族自古就有着禁忌的习尚.托名黄帝成书于秦汉的《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五劳禁忌.《周礼·秋官·士师》有五禁之说.汉武帝好黄老之术,社会巫风大盛,阴阳家者流“动辄拘忌”,提出“九谷耕种各有忌日”,这是禁忌文化的逆流.华夏禁忌导源于蒙昧时代的准宗教意识,后来直接受到作为华夏文化源头——易经文化的熏陶,其涵咏深广,在功利目的上和易经倡导的趋吉避凶是同一的,体现了汉民族向往幸福祥和、追求真理光明的正常情感,折射出汉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中人名文化透视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是作者根据主题的需要精心设计的,用于表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命运等。它们大多寓意深刻、内涵丰富,体现了一定的民族文化特点,其寓义已超出名字本身的字面意义,成为泛指或喻指一类人、一种状况或一种行为的词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名的命名原则、命名方式和文化寓意的分析透视,有助于探究文学作品中人名翻译的要领。  相似文献   

6.
人名文化作为社会成员彼此辨别区别的一种符号文化,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考察中国信史时代汉民族人名现象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中探寻与之相关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与农业文明关系密切,由此而影响着中国人命名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华夏建筑文化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华夏建筑文化地理学研究建筑文化与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近 10年的研究和几万公里的田野考察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 :赋予建筑文化体系特征的要素为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当要素某因子与其它因子关系发生变化并起主导作用时 ,赋予建筑文化区域支系特征。  相似文献   

9.
<史记>"禹兴于西羌"的记载,是华、戎和欢的体现,其纽带来自相互联姻.姬、姜族群迭世婚媾,促进各族走向融合.使传承炎、黄的华夏族顺利形成.禹所处的时代是洪灾水惠,这对他是严峻的考验.禹总结前人经验教训,采疏导治水方针,终于完成排洪除患的艰巨任务.禹在治水实践中,因顺自然地势,导江导山,分杀水势,分疏洪流.其科学求实和人文关爱精神是今日的宝贵财富,值得记取和借鉴.禹入主大统所行政策,关注民众生计,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使华夏大地重展新颜.民众走向康乐,继而兴学倡教,开我国学校教育之初曙.总之,禹、羌合流所形成的文化.确已造福万民,光照千秋.  相似文献   

10.
华夏传统建筑观念反映出独特的思维方法和文化意义,传统建筑观念将天、地、人、生(命)视为一个复杂而又和谐的运动系统,这个系统具有循环吐纳、新陈代谢的有机功能,因此,建筑营造活动必须注重自然、人生、社会诸因素之间共生与共存的关系,强调自然环境中生命活力对人的影响。本文试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传统建筑观念所反映出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史传说与华夏共同体的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年开展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围绕黄帝、炎帝、大禹、尧、舜等古史人物的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公众的认同和政府的承认,这启示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古史叙事的文化意义。通过梳理古史传说中用叙事所创立的部分专名,把它们看做传承群体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的标志和共同体的认同对象,以此理解华夏共同体在起始时期的文化建构。共同体是一个空间概念,但是它必须有自己的时间内涵和时间纵深。共同体的时间深度造就民众的历史感,这同样是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传说时代对于一个共同体的文化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人名不仅是人与人互相区别的语言标志,也隐含了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内涵。英语人名与维吾尔人名在结构、赋名方式和文化内涵方面都有异同,这些方面的对比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了解英维人名的特点和文化含义,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汉维语人名文化异同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形式、结构看,汉语人名姓+名,姓有单姓、复姓,名有单字、双字甚至三字名,维语人名本名+父名。名有复名,名后可加润色词语;从来源看,汉族姓氏来自本民族的姓和少数民族姓氏译音的姓,维吾尔族以父名为姓。主要来源于本民族的人名、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诸先知的尊名等;而在命名方式方面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人名结构经历了上古、中古和近现代三个历史阶段,各个历史阶段的结构和文化内涵都不相同。上古阶段土家族人名结构担负了土家语言发生学的重任,同时为以后的土家语言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古时期,土家族人名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经历了指事、象形、爱称阶段。在近代和现代,土家族人名受汉文化浸润,慢慢向汉语人名的格式靠拢,但仍有历史遗存。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成员,苗族与其他各民族一道创造了文明古国的历史。当历代统治阶级和侵略者侮称苗族为“蛮”时,苗族人民却在勤劳顽强、可歌可泣地谱写着华夏文明史的一页。在华夏文明以独立姿态汹涌澎湃地冲入世界文明行列的历程中,苗族文明尤其是文化很早便汇入这股洪流中。  相似文献   

16.
17.
试论经济文化与经济文化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文化与经济文化力是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文章阐述了“经济文化”的内涵及其显著特征,并进而揭示了“经济文化力”新概念的内涵,认为经济文化力是由经济力与文化力整合同构而产生的合力。文章还分别界定了经济力与文化力概念,详析了文化力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18.
姓名是个体人的符号,承载着丰富的群体信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命名方式,西双版纳傣族姓名的各种命名方式蕴含了傣族姓名的多种文化功能。傣族姓名的很多特征与汉族命名是相似的,但也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凉山彝族人名命名特点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凉山彝族人名命名特点,重点探讨了尊名、排行名和生辰八方命名的文化内涵、功用以及人名和亲属称谓的音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几大特点,分析了华夏文明目前的境况,并提出了面对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挑战和机遇,华夏文明应如何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