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语用学的理论为指导,不礼貌策略的分类为依据,遵循不礼貌动态扩展模式,通过语料的定性、定量分析,旨在以中国翻拍日本的两部影视剧为例,通过比较相似的交际场合,研究不礼貌言语的现状和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性,以期让语言学习者具体了解不礼貌言语策略,有效避免由冲突对话产生的不必要问题。同时,从跨文化视角下对比分析中日言语不礼貌策略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对于不礼貌策略的实施方式和回应方式,采用Bousfield的不礼貌策略和Culpeper的不礼貌回应模式对《我是余欢水》中的不礼貌言语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哪些不礼貌策略被运用在日常话语中,以及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人们对不礼貌策略的回应方式上的差异,并且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通过以上希望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礼貌现象,进一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礼貌研究的深入,侮辱、贬低等与礼貌相悖的概念相继出现,不礼貌的研究应运而生。国内对于不礼貌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对不礼貌专著的评介、综合研究、理论间的关联性研究和不礼貌的语用现象研究。但目前国内对不礼貌的研究存在不礼貌定义界定不清,对非言语交际行为的不礼貌现象研究及对机构语言的不礼貌现象研究较少等问题。总体来说,不礼貌研究成果已经在多个领域应用,该研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了对不礼貌言语现象的研究,研究较为突出的是库尔佩珀所提出的不礼貌模式理论。尽管库尔佩珀所提出的不礼貌理论是在军事对话中建立起来的,说话参与者的级别存在着不平等,但是该理论是否也适用于同等级说话参与者之间,本文将在库尔佩珀的不礼貌框架下分析电视剧《继承者们》两位男主人公的一段对话,来验证该理论是否具有普通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奠基石之一,奥斯汀创造性地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解人类语言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话语词在我们日常的言语行为中经常"若隐若现",恰到好处地使用话语词能更准确地传达交际双方的意图,推动交际顺利进行。基于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通过分析俄语劝说言语行为中的话语词,可以探析话语词在俄语劝说言语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Culpeper和Bousfield不礼貌模式的提出,不礼貌研究逐渐升温。从不礼貌语用实现策略的角度,对汉语情感类真人秀节目《爱情保卫战》中的话语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处于冲突关系下的情侣之间使用不礼貌话语的语用策略及其语用理据。研究发现,处于冲突关系下的情侣之间常用的不礼貌语用策略有"批评、贬损他人""用叠词表达不耐烦或不满情绪"等五个策略,这些策略并不总是单独出现,有时两个或多个策略往往会同时出现,如"侵入对方空间"这一策略往往会与"阻止、妨碍对方"策略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学界对教育话语的研究出发点为:将教育话语看做机构话语的具体类型之一。主要关注下列几方面的问题:教育话语中的言语行为类型和话语策略、教育话语中不同类型的言语体裁、教育话语的社会功能。俄罗斯学界不同学者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教育语言学等视角提出了研究教育话语的各种话语模式,其中,对教育话语价值的关注是俄罗斯教育话语研究在本质上区别于欧美和国内学界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冲突话语即发生在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一种有敌对性质的交际行为。可以从语用学角度去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话语。本文结合会话分析理论,对美国情景喜剧《摩登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话语冲突进行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使这个语言学现象更可理解和富有逻辑性。通过了解冲突话语的形成原因和表现模式,读者在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话语冲突时可以更游刃有余,避免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9.
话语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以语境为基础的语用-认知问题,而不单是语义问题。语境在认知语用学中指语用者通过经验把具体的语境内在化和认知化后,存在于语用者自身的语用知识。众所周知,话语除了字面意思外还包含隐含信息。听话者需要根据认知语境进行认知语用推理才能正确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语义。语用与认知之间的相互结合和渗透,从认知语用的视角分析言语交际,已成为当今语用学发展的一大重要话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认知语用学的视角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在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和语用学都研究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语用学中的许多理论可以运用到翻译中。本文分析了语用学中的语境、指示语、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在翻译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语用学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礼貌和言语交际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人类的交往还包括不礼貌现象,同时也涉及大量的非言语行为。但是前人尚未结合非言语行为和不礼貌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尝试通过结合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和Malandro&Barker的非言语交际功能,探析非言语交际在不礼貌现象中的功能,以丰富该主题的研究,并希望以此可提醒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来避免不礼貌的产生,从而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语用学最初是符号学的一部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外对语用学的探讨为我国学者的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中国语用学源于1980 年胡壮麟教授的《语用学》一文.本文重点论述中国语用学已有相关研究以及研究水平、目前的研究中尚有待解决的问题及中国语用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双关语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广泛应用在许多文学作品、广告及日常会话中。目前对双关语的研究往往停留在语义层面上。文章借助于Sperber和Wilson(1986/1995)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双关语的生成及其理解所需语境的构建,并根据关联原则,从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付出努力的角度阐释了双关语的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语用学理论的研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语用学研究的内容,对中学语文教学有一定的针对性,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对语用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有效地指导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幽默是一种言语的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言语是否幽默也往往由语境来决定。而语用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把特定的话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所产生的交际功能。本文试用语用学中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来分析英语幽默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虚假不礼貌行为,表面是不礼貌的,但实际是礼貌的,是一种"容许的冒犯"。随着社会变得更加自由化、包容化、多元化,调侃、打趣等虚假不礼貌行为越来越常见。就虚假不礼貌的功能来说,主要包含增进感情,缓和威压及娱乐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虚假不礼貌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对虚假不礼貌进行考察研究的时候,要基于一定的情景,充分考虑交际参与者的社会距离,人际关系等因素。聚焦虚假不礼貌行为,分析影视剧《家有儿女》中的虚假不礼貌现象,探索虚假不礼貌行为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主要针对虚假不礼貌行为的功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功能是沟通,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语言不仅是用来沟通,还有许多隐藏功能。以语篇为例,分析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揭示批评话语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性话语角度,分析文在寅就职演讲语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研究演讲语篇中词汇的使用特点,帮助我们考察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打断作为一种独特的言语行为现象是庭审话语中最常见的话语形式之一。以话语权力理论为理论框架,并结合评价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随机选取了CCTV《庭审现场》40场刑事、民事审判案件音像语料,着重对法官打断话语的形式和语用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法官打断话语主要有三大类:明确资格类打断、调控言行类打断和限制内容类打断;其语用功能主要有四种:质疑、干预、核实和维序。其中,干预功能使用频率最高,且主要以限制内容类打断话语这一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9.
孙格  张丽 《现代交际》2023,(11):49-56+122
近代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封建话语危机在西方资产阶级话语引导乏力的背景下,陈独秀凭借自身话语建设热忱和优势,通过演讲、创办报刊、翻译著作等方式,着力阐释“唯物史观”“阶级争斗”“武装斗争”等话语,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启迪了中国革命力量,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进而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中国的创立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翻译以及语用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它们之间的结合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将语用学理论引入翻译中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本文中,作者将主要从语境分析,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等语用学理论与翻译结合的实例入手进行分析,说明语用学理论的应用的确能够更好地帮助译者理解原文,从而帮助其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