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陶瓷与伊斯兰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代陶瓷与伊斯兰文化马建春在中国陶瓷史上,明代是继宋朝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其青花、霁红、五彩、斗彩等在当时均是闻名于世的名瓷,其技艺达到瓷器艺术之顶点。瓷质细腻,釉色精美、彩绘的艺术也异常高明,这都是以往任何时候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青花瓷,以其胎釉...  相似文献   

2.
绘画是一门艺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够为人们带来视觉美的感受,获得精神的愉悦感。如今,中西文化相碰、相融,绘画艺术开始走向多元化,当代写意花鸟画题材也变得丰富多样,尽显时代特色。于是,绘画艺术家也开始注重现实生活的表达,创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本文首先概述写意花鸟画,然后分析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最后探究了新形势下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绘画是一门艺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够为人们带来视觉美的感受,获得精神的愉悦感。如今,中西文化相碰、相融,绘画艺术开始走向多元化,当代写意花鸟画题材也变得丰富多样,尽显时代特色。于是,绘画艺术家也开始注重现实生活的表达,创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本文首先概述写意花鸟画,然后分析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最后探究了新形势下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工业的发展,影响着大众生活方式,中国工业题材水彩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方式也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水彩画艺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文章首先从创作理念上对国外此类题材进行分析,揭示其对国内的影响。再对国内此题材作品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并结合大量的作品范例来说明其艺术特征。最后结合自己的实践来对此类题材的表现方式及创作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剪纸装饰方法是陶瓷装饰技法中常用的装饰手法之一。本文以剪纸艺术为出发点,阐述了剪纸艺术这门传统的手工艺的发展概况,讨论了剪纸艺术作为一种装饰技法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了两者在结合过程中所出现的独特效果,并从剪纸题材和形式方面说明对陶瓷装饰技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恽寿平是清初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尤善作没骨花鸟画。没骨花鸟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的徐崇嗣,历经宋、元、明三代的发展,到了清初,恽寿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将写意与写生结合起来,创造出淡雅妍丽、形态生动、画格高逸的没骨花鸟画风。恽寿平的没骨花鸟画在题材、用笔、设色等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尤其在设色上,境界高逸。笔者主要从撞水撞粉法、点写法、渲染法、勾勒法四个方面来分析其设色风格,文章通过解析作品中的设色技法来论述恽寿平"没骨花"的设色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红色美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孕育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并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特定地域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太行山红色题材美术作品,在整体上存在红色美术共性化的特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形成了自身内在的艺术特色,有明显的区域化特点,其作品主要采取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形式丰富多样,艺术语言单纯朴素,创作内容厚重,创作时间跨度大。太行山红色题材美术作品是中国红色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实并丰富了中国现、当代美术的表现内容,至今已演变成一种独具太行山意蕴的图像资源符号,承载着特殊地域的红色革命精神和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8.
恽寿平是清初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尤善作没骨花鸟画。没骨花鸟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的徐崇嗣,历经宋、元、明三代的发展,到了清初,恽寿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将写意与写生结合起来,创造出淡雅妍丽、形态生动、画格高逸的没骨花鸟画风。恽寿平的没骨花鸟画在题材、用笔、设色等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尤其在设色上,境界高逸。笔者主要从撞水撞粉法、点写法、渲染法、勾勒法四个方面来分析其设色风格,文章通过解析作品中的设色技法来论述恽寿平"没骨花"的设色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孙静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66-167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作品的重要部分,其发展历史漫长,从战国开始就有了它的踪迹,唐代自成一门.到了宋代,工笔花鸟画这一绘画形式达到了鼎盛时期,以黄氏画派和院画最为著名.宋代工笔花鸟画表现出的安静闲适的意境对后世影响深远.当今社会在全球化形式的推动下,工笔花鸟画不仅传承了宋代的构图形式,也渐渐融入了西方绘画的色彩,传统绘画技术与西方绘画技术交织相融,激发出独特的创作特色.本文将论述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当代画作传承的影响,总结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改革和创新,传承和发扬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作品的重要部分,其发展历史漫长,从战国开始就有了它的踪迹,唐代自成一门。到了宋代,工笔花鸟画这一绘画形式达到了鼎盛时期,以黄氏画派和院画最为著名。宋代工笔花鸟画表现出的安静闲适的意境对后世影响深远。当今社会在全球化形式的推动下,工笔花鸟画不仅传承了宋代的构图形式,也渐渐融入了西方绘画的色彩,传统绘画技术与西方绘画技术交织相融,激发出独特的创作特色。本文将论述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当代画作传承的影响,总结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改革和创新,传承和发扬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国际上主要的陶瓷生产国以及消费国,从陶瓷的功用上来看,陶瓷可以被分为建筑用陶瓷、艺术用陶瓷以及日常用陶瓷.每一种功用的陶瓷在国际市场上都占有一定的份额.目前来看,我们国家的陶瓷市场还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品牌和规模,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们国家陶瓷的产地情况进行概述,从而对我们国家的陶瓷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我们国家陶瓷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我们国家陶瓷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国际上主要的陶瓷生产国以及消费国,从陶瓷的功用上来看,陶瓷可以被分为建筑用陶瓷、艺术用陶瓷以及日常用陶瓷。每一种功用的陶瓷在国际市场上都占有一定的份额。目前来看,我们国家的陶瓷市场还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品牌和规模,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们国家陶瓷的产地情况进行概述,从而对我们国家的陶瓷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我们国家陶瓷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我们国家陶瓷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摆脱了传统花鸟题材的局限,语言层面强调传统的精神体验而不是枯燥的临摹,传统符号在画家审美重构中重新被认知。本文重点对马远《水图》中“水”的代表性符号进行阐释,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秦艾、陈小琴将“水”传统符号转化更得理性和观念化,绘画题材和画面图式都有新的创新,作品呈现传统的精神脉络。  相似文献   

14.
陶瓷艺术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作为陶瓷艺术中的"大家",浙江婺州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价值极高。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碰撞和交融,在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受到了新时期观念的冲击,如何能够使传统的青瓷艺术得以传承、焕发出陶瓷艺术的魅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浙江婺州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传统青瓷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摆脱了传统花鸟题材的局限,语言层面强调传统的精神体验而不是枯燥的临摹,传统符号在画家审美重构中重新被认知。本文重点对马远《水图》中"水"的代表性符号进行阐释,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秦艾、陈小琴将"水"传统符号转化更得理性和观念化,绘画题材和画面图式都有新的创新,作品呈现传统的精神脉络。  相似文献   

16.
画鱼是我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罗列历代画鱼名家的作品进行赏析并对其作品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总结,从画鱼的角度探讨我国花鸟画艺术的史承渊源和发展脉络,对今后研究花鸟画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笔重彩从传统中来,有着悠久的历史,花鸟画的"折枝"构图始创于唐代边鸾,影响久远,而平面构成形成于现代,是西方的艺术理念。现代重彩画家对新的造型语言体系创建,主要是借鉴西方平面构成艺术完成的,利用平面构成的构图法则在二维平面布局设计,形成新的图形,突出绘画的视觉冲击,和强调形式美。点、线、面在重彩花鸟画中也被重新打磨组合,巧妙地在画面中形成新的艺术语言,画家们在重彩花鸟画中的探索是永不止步的。  相似文献   

18.
陶瓷艺术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作为陶瓷艺术中的"大家",浙江婺州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价值极高。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碰撞和交融,在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受到了新时期观念的冲击,如何能够使传统的青瓷艺术得以传承、焕发出陶瓷艺术的魅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浙江婺州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传统青瓷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9.
纵观历史在国家强盛、经济发达的同时,必然会带动艺术思想的解放和进步。陶瓷等工艺品充分展现了文化的奔放、旺盛的生命活力。在古陶瓷艺术中陶俑艺术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古代陶瓷艺术的体现,能够为现代陶瓷艺术和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工笔重彩从传统中来,有着悠久的历史,花鸟画的"折枝"构图始创于唐代边鸾,影响久远,而平面构成形成于现代,是西方的艺术理念。现代重彩画家对新的造型语言体系创建,主要是借鉴西方平面构成艺术完成的,利用平面构成的构图法则在二维平面布局设计,形成新的图形,突出绘画的视觉冲击,和强调形式美。点、线、面在重彩花鸟画中也被重新打磨组合,巧妙地在画面中形成新的艺术语言,画家们在重彩花鸟画中的探索是永不止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