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语源学方法、通过汉文词汇古音义与藏语安多方言中保留的古音义之比较 ,对汉文中狗等字的本义进行释说  相似文献   

2.
“日”“月”分别为太阳和月亮的象形,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但历代学者对“日”“月”的形中之义都没有作出圆满的解释,而“日”“月”为男根女阴之象形的新解,圆通地解释了二字的形中之义,并得到了字形、字义、方言、外族语及神话文化等方面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中“手”这一词语的隐喻使用进行研究,探讨了“手”的隐喻在汉语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文章首先介绍了隐喻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针对“手”这一词语的隐喻使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包括“手”作为行动的隐喻、“手”作为感官的隐喻、“手”作为人际关系的隐喻、“手”作为状态的隐喻等方面。最后,文章探讨了这些隐喻的深层含义和语言文化背景,并且提出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文字探源学者王殿卿先生精于汉字研究,对每个字的探源都是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直到现代楷体,加以考证辨析。对汉字三要素形、音、义的研究都有新的突破和建树。一字一文,自成篇章。每篇文章都展示出汉字“七体”的各种字形加以解读,令人耳目一新,既有学术之研究,又有雅趣之共赏。请欣赏殿卿先生为本社本号(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封面中国)11字(其中两字重复)探源之妙。  相似文献   

5.
广大三言爱好者和研究者往往注重其“情教”的一面,但作品中充斥着传统的道德说教。在作品中道德说教表现为:强调维护封建礼制,鼓吹妇女贞操、从一而终观念,推崇“忠臣”、“义仆”之类的封建人伦之情,宣扬“义”,宣扬“因果报应”。  相似文献   

6.
“着”字句“拿跟”句和“等”字句是古蔺话三种最常见的有标记被动句,其基本语义是被动义、处置义和消极义,与普通话、合江话相比,古蔺话有标记被动句的消极义更鲜明、更典型,保留着汉语有标记被动句的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与佳林兄相识接触和拜读由欧阳中石先生题写书名的《佳林书作》等作品,其人其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一,有文化涵养.佳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喜爱有加,博采众长,在其灵魂深处无不烙下了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佛家的天道酬勤、道家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和穆家的从善致和节俭的印迹.他的学识、涵养、气质,在其书作中得到自然体现,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吧.  相似文献   

8.
1985年,笔者曾就“瓯脱”一语陈述管见.一年后,张云同志发表了对“瓯脱”的考释专论.此后,何星亮同志又对“瓯脱”进行了再释.笔者以为,张、何二位文中的观点,尚有值得商榷之处,特撰此文以就正于张、何及学界.我们同张、何之间分歧的交点,是对“瓯脱”一词语义的理解不同.与比同时,也涉及到该词语源考释方面的一些问题.下面就从这两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松赞干布,《旧唐书》作“弃宗弄赞”,有时简称“弄赞”。《新唐书》作“弃宗弄赞”,“亦名弃苏农,亦号弗夜氏”。《卫藏通志》作“曲结松赞噶木布”;《中华佛教史》作“双赞思甘普”,或“双赞王”;《蒙古源流考》作“特勒德苏隆赞”,其余各书,或作“桑赞甘普”,“松尊冈波”,松赞冈布等。藏文松赞,端庄尊严之义,干布,深邃沈宏之义。曲结为依佛法而统治之王,即法王之义。吐蕃致唐国书,自称“曲结松赞干布”,唐人误认“曲结松赞”为名,而译作“弃宗弄赞”,以“干布”为尊号,译作“赞普”也。《蒙古源流考》所称“特勒德苏隆赞”的“特勒德”三字,藏文无对音可寻,疑为蒙古语“法王”之义。其余各字皆有对音可查。惟《旧唐书》以“冈布”为“赞普”则系误解。查《新唐书》,“其俗谓强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其意与《新唐书》的解释同,与冈布意义有别。公元569年,丁丑,陈宣帝太建元年,松赞干布生于吐蕃旧都亚隆札对园之降巴木  相似文献   

10.
借代义是词义的一种修辞式派生方式,属词语的固有义项之一,一般在辞书中也可查找到.借代辞格是一种修辞手段,是临时的、言语的.二者有联系,更有显著的区别.几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在讲借代辞格时,所举例子都有把借代义误作为借代辞格的现象,混淆了二者的区别,不利于正确认识借代义和借代辞格.  相似文献   

11.
古尔邦节 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保安、东乡、撒拉、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和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牺牲”、“献牲”,古尔邦“宰牲节”在我国新疆又称“库尔班节”、据说,很久以前,阿拉伯“先知”易卜拉欣夜梦见安拉启示,要他宰掉自己的儿子为安拉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当易卜拉欣,正要把儿子伊司玛义宰杀时,安拉看到了易卜拉欣对他的虔诚和敬畏,派天使送下一只羊代替了伊司玛义的牺牲。这就是宰牲节的来历。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阿拉伯人民便根据这一传说定…  相似文献   

12.
虽然春寒料峭,1997依然如约而至。 新年,《中国民族博览》第一次向您致意,感谢您的关心,感谢您的支持,感谢您在喧嚣与匆忙中留意这些普通的文字。 新年,又一次见面,话题总离不开两个字——“民族”。 中国的民族史,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六七千年前,祖先生息、繁衍、劳动的摇篮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文化系列,中国各民族有了多元的分化和发展。在这块古老而温馨的土地上,各民族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为详细地考证了为“法扬阿”所统一规范的满语中相当于“生命魂”、“游离魂”、“转生魂”的诸灵魂称谓,辨析了“奥伦”八义与满语“魄”之概念、功能,论述了通古斯——满语族诸族“附气之神”与“附形之神”两分的二元灵魂观的特色及表现。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柳州一直是壮族聚居地,保留有大量的壮语地名。由于这些地名皆用汉字来标壮音,使人难以了解其由来和本义,甚至作出背离原意的解释。笔者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和地名学的方法,选择教有代表性且已被误解的“百朋”、“鸡喇”、“洛沟”、“拉堡”等四个壮语地名进行考释,意在辨正其误解,恢复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苯教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基石之一。旺瓦格西·互增珠扎撰写、拉先翻译的《雍仲朱教概述》一书,深。浅出地介绍了苯教文化的源流及其他苯教常识,对于了解和掌握久远的雪域文化自有它的价值,尤其为不能阅读藏文原文的藏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研究线索。因此,我们编辑了其中一部分,以飨读者。1、苯的含义是什么?对“苯”一字有诸多解释,例如:能认知的一切知识,尤其是能听到的有声世界;指出问题的要义;“苯”自有的规律;将谷会众生从苦难中救起;另有歌吟、吟读、重复、叫喊等义。2、“苯教徒”(时利的含义是什么?就…  相似文献   

16.
米幼萍 《民族论坛》2005,(10):26-27
象征是一种修辞技巧,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一,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运用,深融于传统文化的有机体之中。水作为大千世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自然形态多样,因而被赋予了“人格、情感、时间、美、生命本源”等众多的象征义,并且透过水的象征义也折射出“正道直行、民为邦本、豁达乐观”等民族文化精神。一、水的象征义(一)水具有人格象征义所谓人格象征义是指在原本与人类和人性没有关系的意象中,赋予人性和人格的含义,使之成为一种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水是有生命的物质,是有德的,并用水之德比君子之…  相似文献   

17.
《钦定骼体全录》是康熙年间法国耶稣会士巴多明撰写的满文解剖学著作,记载了大量的满语人体词语。通过语义分析、理据分析、多语言对比分析,探讨文明进程、生计方式、认知方式和文化接触对满语人体词语的命名模式的影响。满语人体词语是在清朝西医东渐过程中直接“嫁接”在西方近代医学的结果,理据比例的显著异常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科技水平的差异,缺失的词语也体现了满汉接触过程中思想观念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讨论了蒙古文识别文本后处理字素合并模块的实现过程,包括字素合并的难点、合并规则库的设计、处理方法、转换过程、字素合并二义性现象等。在字素合并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基于规则的方法,其在规则库的建设过程中,利用了很多蒙古文语言知识,可以说字素合并规则是蒙古文字符特点、构词、构形、正字法等语言知识的形式化。经过试验,合并准确率能达到93.661%,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多字体印刷蒙古文(混排汉荚)文档识别系统”中。  相似文献   

19.
声乐艺术是通过人声、语言和音乐的各种手段表现的,纵观我国各民族众多剧种,虽然唱法不同,但在民族声乐传统中,对演唱的吐字要求上,大多为“咬字归腔”、“字正腔圆”;在声音色彩上,多强调“甜、脆、水、美”,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歌手都是如此。我国各民族在声乐欣赏习惯上不外乎“字、正、腔、圆、甜、脆、水、美”。字正腔圆,要求吐字要有力,准确地掌握力度的变化,归音要到家,就是把组成每个字的各个音素交待清楚。概括地讲,字头起音清晰短促,字腹放音响亮,稳定而不变,字尾要迅速收清。只有正确分析、研究民族声乐声…  相似文献   

20.
安达     
安达1.亦称“谙达”、“安答”。蒙古语音译,意为“朋友”、“义兄弟”。中国古代北方各少数民族中,二人因交换信物而结成朋友后的互称。为契丹旧俗,蒙古族沿之。《元朝秘史》释之为“契交”,《元史语解》释为“伙伴”,即“结义朋友”,结交时举行仪式,互赔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