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整课程结构的教改总体思路,在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基础上,从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入手,进行整体教改实验,有利于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能适应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新型城乡中学音乐教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调整课程结构的教改总体思路,在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基础上,从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入手,进行整体教改实验,有利于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能适应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新型城乡中学音乐教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中学英语新课改的目标定位于人的全方面素质的培养,对高师英语课程设置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与美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发现差距,提出高师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从突出师范性、注重创新教育和培养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积极研究和大胆改革。  相似文献   

4.
一、办学定位创新:坚持育师为本,实现跨越式发展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育师为本是高师院校办学精神和办学定位最集中的体现。“育师”服从于“育人”的基本要求,更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这也正是“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师范精神所在。因此,坚持育师为本,体现了高师院校既培养人才,又培养人师;既培养懂得钻研学问,又培养懂得如何为人、如何为师的办学目标。“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在新的形势下,高师院校坚持育师为本的办学定位,并不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相反,是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5.
高师院校音乐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合格音乐教师的培养,进而影响到全民族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高师音乐教师除必须具备高水平的音乐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表达、分析和科研能力。高师音乐教师定位应当首先成为“教育家”,再争取成为“歌唱家”或“演奏家”。  相似文献   

6.
高师教育教与学的新坐标: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能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它已被放到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位置;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已列入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考核之内。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和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师院校应该积极探索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师教育信息技能培养体系,创建高师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训练的数字化环境,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努力培养高师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高师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师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梅 《学术论坛》2004,(3):168-17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高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师院校应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大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蒋婷  金雯 《天府新论》2012,(3):153-156
目前关于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缺乏实证调查和翔实数据的理论探讨上,这制约着人们对高师类英语专业现实状况的准确把握以及相关改革方案的制订。本文基于对多所高师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调研及学生访谈结果,从真实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结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设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提出对课程设置的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实践应用能力不足、信息化技术不够、考编制难度加大、就业面相对狭窄等。根据滁州学院的办学方向和转型发展需求,结合地信学院在“3S”和现代测绘技术方面的优势,将地理科学专业定位于“土地整治工程”方向。文章围绕这一发展方向,从专业建设思路和规划、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教师培养和提升措施、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搭建等方面,探索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师范院校面向 2 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素质较高、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中等学校教师 ,并为其今后成为中等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的指南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是否一致 ,课程结构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现在 ,各高师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选修课又进一步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如华东师大英语专业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 (交际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影视翻译、圣经故事、英语口译、英国概况、美…  相似文献   

11.
面向21世纪 建立我国高师美育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正在进行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体系改革的工作,我们研讨建立高师美育教学体系的问题,也应该紧扣这个主题。本文联系我国当前高师美育教学的现实,拟就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师美育课程体系谈一点设想。这里所说的“高师美育课程”是指,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为目的的公共艺术、美学理论、美育理论等课程。一、高师美育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高师美育课程的目标应该服从于高师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这里从高师人才培养规格主要包含的基本素质、教师职业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三个方面,提…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师英语教学法师资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有二 :一是存在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歧视现象 ,教师队伍流动性极大。二是英语教学法教师自身素质亟待提高。要解决此问题 ,应确认英语教法课程是高师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 ,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来培养教法教师 ,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3.
师范专业认证能够有力推动教师教育的创新,为师范人才培养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带来新思路。在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下,以移动学习理论为指导,秉承“立德树人,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课程育人的云空间,培养师范英语专业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和发展能力,构建教育生态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面向新世纪的高等师范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要求,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开创高师教育的新局面。一、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加快发展高师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全党工作的根本指针,是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高师院校是传播科学知识、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基地,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知识深度、专业方向口径、教学组织形式、实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活动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应考虑的重要问题。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保障因素有参照因素、教育时空因素、课程体系设计因素、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因素、实践途径因素、目标指导性因素,应从培养方案评估、课程质量监控、实行导师制、实践教学目标刚性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多层面保障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但目前我国财经院校开办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还存在着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师实践机会少、高水平教师引进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财经新闻人才,我们在制定培养模式中必须加大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职技高师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为中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双师”素质师资是职技高师肩负的重要职能。论文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对构建农科类专业“三三四”实践教学体系的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作用,课程体系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提出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策略,构建“中职本科衔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特色教材建设,保证衔接课程教学效果。为保障课程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监管体系等衔接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庆高校英语专业特点,从教师、学生及课程体系三个层面探讨课程思政背景下优化大庆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体系,目的在于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和高尚情操,自觉用英语讲好中国石油故事的能力。在教学体系中渗透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标准,以最优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培养出最具时代特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高师院校改革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已经呈现出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教育终身化、多元化、高层化、信息化、投资和管理的综合化等发展趋势.面对这些趋势,我国高师院校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科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基础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即将建立起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中保持特色,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