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家族滚龙连厢于2009年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滚龙连厢课程的构建和推广两方面出发,去研究其在高校中传承的价值。课程建立在教材的基础上,滚龙连厢教材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型于舞蹈教学实践。课程采用线上与线下相混合的模式推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学生视野,能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对热爱,使学生用实际行动加入到非遗舞蹈的传承中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土家族舞蹈传承传播问题展开论述,剖析土家族舞蹈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传承传播价值,揭示其在传承和传播中的传承模式问题,并提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综合传承传播模式、完善传承传播的法制保障体系三个方面的解决对策,以推进民族传统舞蹈的传承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刘金林  卞之峣  董佳婧 《民族学刊》2023,(10):20-26+14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各族人民的代代传承中延续至今,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在各族人民的历史发展、生产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价值引领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相辅相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宝藏,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励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在深入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包括四个方面:增强文化自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以人民为中心,激发各族人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强化学校教育,守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幼儿园教学中音乐教学的地位明显提升,并且成为培育幼儿审美素养、促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幼儿道德品质的关键教学活动之一.在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教育、生活的大环境下,于幼儿园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是彰显育人价值、夯实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基于此,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幼...  相似文献   

5.
课程是社会文化的适应物,针对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文化存在的误区,在主张传承民族文化和倡导教育公平的大背景下,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应以文化的适应性为前提.本文将从“何为”与“何以为”两个角度剖析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的文化适应性问题.“何为”关乎价值取向,彰显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文化的和而不同及促进教育公平是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应性的价值取向:“何以为”关乎实践策略,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应性的实践策略包括文化自觉及在文化一元与多元的矛盾中保持适宜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严格来说,民族舞蹈创编有程式性、规范性,亦有其艺术构思与独特语言特征。以本民族地语言元素融入舞蹈作品,从而塑造本民族舞蹈作品形态,是民族舞蹈编创的发展必然。故,为将多常见于舞蹈教材的民族舞蹈语言,切实应用于具体的民族舞蹈编创,笔者在本文以闽南族舞蹈为例,详细分析其舞蹈语言创作特点,提取科学合理的民族舞蹈编创“舞素”,为民族舞蹈编创提供参考,促使民族舞蹈编创可持续发展,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效弘扬传承。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精髓内涵和多样的内容载体,中华优秀文化滋养着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中华儿女在文化的感召和影响下为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持续奋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借助大学校园,需要与美育深度结合。大学美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素养,培养大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大学美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美育生产和发展的根基,大学美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形式和手段,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美育中,并且积极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顺应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求,湖北省近年来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了以“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抓手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此,省民宗委、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了工作标准,并采取了典型示范、培训骨干等方式,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推动了此项活动实践水平的提高。这项活动,弥补了国家课程设置的不足,传承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凸显了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围绕弘扬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把民族民间文化作为中小学文化活动项目引进校园、引进课堂,延伸民族民间文化传承链,形成了具有长阳地域特色的保护和发展模式。多措并举育传人合力传承民族民间文化长阳采取培养学校专(兼)职教师、鼓励民间艺人带徒传艺等多种形式加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  相似文献   

10.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所承载的地方性知识是多元文化存在的基础,它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促进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对于藏区,地方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培养适合地域发展人才的载体之一。本论文在多元文化与新时代教学理念背景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藏区地方课程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解析藏区地方课程承载的多元价值。以期将藏族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和新课程改革中新型学生观结合在一起。通过地方课程来继承、发扬和应用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使课程内容适应藏族学生的特点,以便体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修订原则基于目标、问题、创新导向;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达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是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目标;艺术实践围绕“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本案例基于新课标,解读新课标视域下关于初中美术“传承传统工艺、继承与发展文化遗产、我们与设计同行”等学习内容,以扎染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为切入口,通过传统技法的学习、生活媒介的创新、扎染艺术的宣传等课题体现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帮助学生达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有着丰富的非遗舞蹈文化资源,其悠久的历史、鲜活的形式使其傲立于燕赵大地,展现着冀地百姓的姿态与品格。在文化传承的征途中,河北非遗舞蹈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传承中求真问道,在发展中守正创新,是其源源不竭的前行动力。本文从河北非遗舞蹈的传承视角出发,以“史”思考其传承的脉络,研“传”探析其发展的路径,体现以“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母语童谣是指用本地区方言念白的儿歌,粤语作为粤地区民族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粤语语言的传承以及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承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信息多元化,民族区域多元化的时代中,让粤地区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必须从孩子抓起,让中小学生直观地学习和感受到本地区的风俗习惯、文化精髓,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基础美育教育相融合,达到有效在资源整合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期公益夏令营研学重点:走进南粤主要博物馆、美术馆和岭南四大园林(清晖园、梁园、余荫山房、可园),还有中山的主要宗祠建筑、白石红色研学基地等。坚持"以美育人,传承南粤优秀文化。"贯彻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南粤文化资源优势,利用富有的岭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侨文化、乡情民俗等,特开展本次的"南粤美,我传承"公益夏令营亲子研学活动,引导青少年及其家长(亲子家庭)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传承优秀文化、增进民族情感,做到文化自信、博学多才、升华境界。同时,也唤醒大家对文物的重视和保护,正确对待、学习中华优秀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本期公益夏令营研学重点:走进南粤主要博物馆、美术馆和岭南四大园林(清晖园、梁园、余荫山房、可园),还有中山的主要宗祠建筑、白石红色研学基地等。坚持"以美育人,传承南粤优秀文化。"贯彻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南粤文化资源优势,利用富有的岭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侨文化、乡情民俗等,特开展本次的"南粤美,我传承"公益夏令营亲子研学活动,引导青少年及其家长(亲子家庭)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传承优秀文化、增进民族情感,做到文化自信、博学多才、升华境界。同时,也唤醒大家对文物的重视和保护,正确对待、学习中华优秀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博物馆应有的责任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支柱,作为文化资源集中且丰富的博物馆,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社会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民族复兴中,青年作为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必然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道路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基于此,本文阐述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内涵与必要性,提出当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文化热潮与互联网的兴起形成巨大的文化市场需求,而优秀传统文化所占市场份额较小、文化产业分布高度集中、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行业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都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市场发展愈发艰难。本文结合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策略,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变目前社会上"重物质而轻文化"的现象,让人们明白文化的重要性,从而珍重我们自身民族的璀璨文化,坚持传承与弘扬富有社会正能量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教育中占据一定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注入大概念这个教育理念,结合美国先行的教育观点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尝试通过高中学校美术课程开发的途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郑群  姜静 《中国民族博览》2023,(12):105-107
随着“大德育”观、“三全育人”等理念在高校的不断深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越发显得重要。由于高职院校长期以来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主,人文课程的设置相对薄弱,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扬州市职业大学作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一向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教学主管部门,到教师主体,直至教辅管理人员,同心协力,在人文课程建设、课堂质态提升、学生兴趣激发、校园环境营造等方面都做出了有力的探索,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案例,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