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艺 《民族学刊》2021,12(12):115-122, 136
民间饮食习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是当前民族旅游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批以各民族民间的集体聚会、餐饮习俗为素材,集餐饮互动、歌舞表演、仪式展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成为了极具市场号召力和经济生产力的旅游景观。程阳八寨侗族村落社会交往中的百家宴民俗以食物、情感等共享与交换为基本内容,核心意义在于社会关系的稳固和维系,是基于平等观念和互惠准则建构的侗族社会交往习俗。政府及旅游开发集团对程阳八寨侗族百家宴的景观化生产具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特点,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动向,但忽视地方居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和参与权,景观的活态性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程阳八寨居民在各自村寨的百家宴旅游景观生产中凸显了自治能力,搭建了社区集体参与及社区自我主导的管理和分配模式。社区内部的百家宴习俗体系在日常生活中仍有序展开,居民通过参与、吸纳、创造、组合、区隔、遮蔽、自我保护等行动策略,维持百家宴的景观化生产性创造和生活性传承的平衡。民间饮食习俗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化开发应对地方居民的主体性地位和价值给予更多重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仍需要各个行为主体不断调整角色,在价值观念、管理机制、运作方式等方面加强沟通,不断推进民族旅游地的平等、互惠、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两个角度对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旅游开发的客观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真实记录皇都侗族文化村居民的经济生活条件是否因旅游而逐渐得以改善。同时本文结合民族学相关理念,分析当地发展旅游的可行性因素,针对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特点及问题,提出最适宜当地发展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路径,通过对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进行分类保护、恰当利用的方式,试图化解皇都侗族文化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共同推进皇都侗族文化村的现代化发展,最终达到提高皇都侗族文化村各阶层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村寨旅游是贵州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它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对贵州民族村寨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如缺乏科学规划、品牌意识不强、旅游产品不能充分彰显民族文化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省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本文以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为切入点,从旅游者的心理、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产品、民俗旅游商品、旅游管理与经营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发展对策,以实现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和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侗族生活在我国黔东南以及鄂西地区的山区,受历史原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其饮食特点主要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杂、酸、生、乐。其饮食结构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效地维护着侗族地区生态平衡。本文主要从饮食习俗的角度出发,探讨侗族饮食结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郭婧  吴大华 《民族学刊》2010,1(2):91-99,164
侗族习惯法作为一种从远古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继续影响着侗寨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虽然侗族习惯法与刑事制定法之间在定罪和刑罚上的差异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现实冲突,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自治地方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刑法具有立法变通权,"两少一宽"刑事政策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法律依据;相对罪刑法定主义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理论空间,刑事和解制度在侗族地区运用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实践机遇。  相似文献   

6.
保护文化生态,留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要点,更是旅游场域下文化传承发展的迫切要求。文章以广西程阳八寨传统体育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探明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类型与存量;从精神层、行为层、制度层、物质层剖析其文化生态结构及变迁表征;综合各学科理论知识,认为文化生态的变迁机理可归结为社会交换与功利博弈过程中的文化主体与开展目的变化、舞台呈现与主客互动过程中的文化形态与开展环境变迁、绩效评价与反馈控制过程中的文化影响与调节机制失衡三个方面;可通过文化基因库建设、文化生态修复、文化生态补偿、文化生态重构四种模式促使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在“四维张力”和“四维压力”的综合作用下保持稳定,实现文化生态与旅游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武陵山片区侗族饮食民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侗族饮食民俗翻译中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从而提出应采用适当的文化补偿策略来避免这种文化缺省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目的在于消除理解上存在的语义真空,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的语言信息及所隐含的丰富文化,传播弘扬民族文化,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生态资源在少数民族村寨扶贫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制度不均衡等原因,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往往缺乏对资源的控制权力和利益的主张能力.通过增权理论的内涵和实践分析,以"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为例,探讨如何将增权理论应用于民族村寨生态扶贫开发之中,促进村寨民众在个体、 人际、 经济、 政治等层面的全面"增权",以期更好地实现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项目研究团队对三江县6个申遗村寨进行了实地考察,归纳了三江申遗村寨存在着基础建设、历史建筑修缮和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强化整体性保护的观念、加强文化遗产的基础建设、文化遗产融入当地基础教育和就业教育、开展跨地区跨领域的合作项目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0.
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后,大量的外来人口聚集于碧色寨务工,碧色寨的民居就在那时建盖。碧色寨北正街大多为一到两层、以当地石材砌筑而成的石木结构筒板瓦硬山顶民居。本文对碧色寨民居的修缮原则做了简要分析并强调修缮的过程监管和修缮过程中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保存好修缮数据资料的一些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品牌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已经不仅仅限于商标,许多民族文化也在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象。同时,贵州是我国拥有民族文化资源较多的大省,以及拥有着较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做好该地区的文化推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以黔东南地区侗族文化为主探讨了如何在数字化传播视域下进行推广文化产业,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粟丹 《民族论坛》2011,(4):46-47
寨老作为当代侗族社会的非正式权威,在村寨管理和纠纷解决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与传统社会的款首比起来,寨老的作用还是弱化了很多。  相似文献   

13.
民族旅游的开发是近年来旅游学术界和实践中争论较多的问题,主要围绕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而展开。村寨旅游是民族旅游开发中一种主要的形式,本文在比较几种民族村寨开发模式的基础上,以“中缅第一寨”——勐景来的成功开发实践为案例分析,提出一种以保护开发为前提、公司起主导作用、有鲜明特色主题、村民普遍受益的多赢发展模式,即CCTV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是民族地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是民族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以云南出冬瓜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出冬瓜村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加大硬件与软件建设力度,建设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政府积极主导,居民主动参与,鼓励社会投资;挖掘民族文化,培育节日品牌;创新旅游发展思路,开展体验式旅游;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独特旅游产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村寨社区居民作为民族文化的主人,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应当拥有文化话语权,否则将会造成民族文化真实性丧失,不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话语理论,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文化话语权的转移现象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探讨文化话语权转移的表现、转移背后的权力解读、转移的模式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贵州黎平黄岗侗族社区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发展,呈现出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耦合。其生计资源配置中的特殊举措及文化策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真正的生态保护在于,选用最适用的文化对特定生态系统施加影响,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建立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这项制度在实践中也正不断地趋于完善。笔者调研了侗族地区在侗族非遗传承中进行的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在传承人队伍建设、徒弟招收、传承环境营造和考评机制建设上尚有进一步细化之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侗族传统文化为例,探讨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元素及现代价值,认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必须注重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元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青少年母语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侗族青少年的语言生活,认为:侗族青少年母语使用现状具有稳定性、兼用性、差异性的特点;侗族青少年在使用侗语过程中出现小舌音声母脱落、侗语词汇量减少、语法结构与汉语趋同等新特点;侗族青少年总体出现母语能力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就侗族母语使用情况的演变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