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理念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上也会充分考虑数字化视域下的现状和未来,文化和旅游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与数字化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文旅融合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于文化的繁荣、居民素养的提升也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在当今数字化的视域下,加快文旅融合,进一步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本文就如何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作出了相关探讨,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新媒体技术在传播信息中广泛运用,其中短视频平台的推广革新了信息传播方式与社交进程。当下国家“十四五”规划推行“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运用数字化创新手段改进文旅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传播。短视频作为网络视频产业的新型传播工具,深受大众广泛应用。然而,短视频于传播者制造信息的线上工具,缺乏一定的真实感与实际性,随着短视频的广泛运用与传播者的多类传播特点,传播过程中逐渐出现信息过度包装、片面宣传、偏向性传播等不良现象,易使受众产生误解。同时受众因个体心理因素亦引发受众认知偏差,如对传播信息的期待视野、个体的思维定势以及独特的逆反心理等。因此,短视频传播方式对文旅形象会造成受众认知偏差现象。并通过分析受众认知偏差因素,提出有关短视频更好推进信息传播的策略,提高信息传播的实际性,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旅宣传片是典型的一种集文字、图像和声音的多模态语篇文本,是对外传播的重要工具。本文结合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以广西对外文旅宣传片为研究语料,分析其翻译过程中如何通过文字、图像等多模态的协同互补,合理强化或补偿目的语文化中存在的意义缺省,传达原文的节奏和气势,实现文旅宣传片传递信息、彰显形象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于我国数千家博物馆来讲,面向数字化技术时代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与传播正在成为一个新的产业形态和发展方向.数字时代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与传播呈现出这样几个趋势:一是更加注重"博物馆+文旅融合";二是更加注重"博物馆+产业集群";三是更加注重"博物馆+互联网".数字时代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应当聚焦博物馆主要文创符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福州市图书馆为例,对政策、资源、馆舍、读者以及馆员等资源基础进行分析,以设置地方文献专区、开展多样化的闽都文化推广活动、地方文献数字化、试点“景区+分馆”模式建设鼓岭分馆等方式开展传承闽都文化实践,从而探讨提升的策略:包括提升馆员队伍素质、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探寻文化科技赋能、与社会机构联手、借助文旅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6.
科技馆作为一个直接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科技馆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本文论述了科技馆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展馆缺乏自主创新的原因,分别从观众需求、观众的参展方式、展品设计、展示模式的转变、临时展厅的设置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展馆如何进行自主创新建设。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文旅融合后博物馆热潮的兴起,博物馆自身在从实现数字化展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到三维互动体验、虚拟游戏功能的实现,在文物资料信息化、图像化、娱乐化的深入探索过程中,通过从“物”到“人”服务理念的转变,着手传统文化内涵的整理利用,增强展览互动性,利用文物资源线上、线下推广,从信息数字化到智慧化建设体系的遗址博物馆实践探索正蔚然成风。本文就专题遗址博物馆如何做好数字化建设工作,积极实践、分享经验,将有形与无形的博物馆建设工作有机融合,努力推动遗址博物馆迈向新时代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红色展馆发挥了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场景教学、对外展示等功能,改善了高校价值取向教育形式单一、内容不够贴合青年成长需求以及和业务融合不够等问题。从高校师生价值取向教育的现实审视出发,分析价值取向引领下的校园红色展馆建设的理论遵循和逻辑架构,以广州工商学院新时代党员讲习所的教育路径与功能实现为例,探讨校园红色展馆强化价值取向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数字时代,传统单一的线下“观演分明”的演艺模式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线上”成为演艺行业应对数字化时代的重要举措。在数字传媒艺术迫切发展期间主要催化了以下几种剧场演艺线上化的形式:(1)高清舞台影像;(2)艺术家直播互动;(3)艺术院团的“云演出”;(4)以传播为导向的线上演艺。本文以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大型情景演剧“又见”系列为例,以此类演剧模式的发展、目前此类演剧的生存状态为线索,探析此类演剧未来演艺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现状没有进入全面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阶段,还停留在文字记录、静态图片展示的阶段,没有建成资源种类齐全、可供网上查询的数据库和网络传播平台。提出壮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策略,即对壮族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存储与开发、数字化娱乐设计以及搭建广西壮族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通过文旅消费来显示休闲自由、幸福快乐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目前我国文旅经济的有效供给整体不足,许多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或营运管理,一些景区陷入发展困境。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理塘丁真”等网红符号运作情况,揭示文旅符号化发展的逻辑机理,提出了新媒体时代通过符号化发展带动民族地区文旅经济振兴的路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创作者,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和传播。美术馆作为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大众提供文化艺术服务、普及美育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分析文旅融合下美术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绘画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反映我国历朝历代社会历史、风土人情的重要载体。当前在元宇宙快速兴起的背景下,我国传统绘画艺术数字化传播路径也需要进行更新,本文基于传统绘画数字化传播现状及其存在的IP打造意识薄弱、传播体系欠缺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元宇宙背景下提升传统绘画品牌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策略,对于推动传统绘画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云 《中国民族》2012,(7):32-3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日益盛行,信息数字化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数字资源已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之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就是继数字图书馆之后引起世人关注的领域之一。毋庸置疑,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在物质生活高度充裕的当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恰当其时。"文旅融合"成为了时代的大趋势,文化融入旅游,旅游也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相得益彰。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的学习、传播和交流中心,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其使命发生了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也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本文具体就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使命和创新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红色引领、绿色赋能、古色添彩的“红+绿+古”发展模式,能够推动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推动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从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视角看,河南“红+绿+古”融合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如红色文化开发理念落后,资源融合深度不够,布局规划存在条块分割等。为此,应当以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为依据,推动红色引领、绿色赋能和古色添彩相融合,打造红色文旅文创品牌,建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书店进军乡村既是现代实体书店寻求自身转型发展路径之举,也是探索乡村文化振兴途径之措。先锋团队在沙溪构建复合型经营的综合体书店,以厚实的图书资源为基础充实沙溪的精神粮仓,以独特的营运模式为推手丰盈沙溪的物质粮仓,深刻地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之中,助益该地重塑文化场域、发展文创产业、深化文旅融合、建构文化生态等,为书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积累有益实践经验。进驻乡村的书店成为乡村生活品质提高、文旅融合、乡村文化展示的平台,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种新的载体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数字技术赋予了博物馆新的内涵。博物馆在坚持传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提升,有利于更好地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获得沉浸式体验。本文以商丘博物馆数字化提升项目建设为例,阐述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具体内容、意义和达到的社会效果,以期为当下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建设的影响下,特色小镇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新型城镇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连接点。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将乡镇的特色资源、传统文化习俗、乡村优美环境、历史文化等在空间上聚集起来,以独具特色的优势实现产业融合,带动产业化的发展,为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市化的转变发展,以及呈现统筹融合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另外,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特色乡村小镇开始快速发展起来。但是,我国境内的特色小镇发展良莠不齐,无论是在建设规划方面,还是在运营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探索特色文旅小镇的发展路径成为发展新型城镇,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之下,“文旅融合”是促进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策略。但如今乡村“文旅融合”仍存在许多问题,应制定“文旅融合”发展模型,以探究“文旅深度融合”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