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波 《民族论坛》2008,(1):22-22
中国人物画宋代以前就已经发展成熟,技法运用主要在于线描、晕染、敷粉等,造型追求的是形神兼备。梁楷创造的写意人物画打破了人物画的历史陈规,艺术家的主体精神灌注到绘画之中。它的出现是艺术的历史发展、艺术家主体精神和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写意人物画坛深耕传统,辛勤耕耘近60载,李风杉潜心致力于探索写意人物画的精髓,师承蒋兆和、周思聪的笔墨精神,以深厚的传统功力和雄健的笔墨语言,着力表现人道主义情怀这一永恒主题,并以其奔放而不失严谨,秀润而不失厚重的艺术风格以及蕴藏其间的人文关怀,显示出恢弘大气、雄劲刚健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奠定了其在中国写意人物画坛上的江湖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是表现性艺术,在山水、花鸟和人物这三大门类中,人物画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是最先于另外两个门类应运而生的。结合具体的画家及其作品,从人物画的萌芽时期、发展时期、顶峰时期、衰落时期以及复兴这五个方面,对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传统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同时围绕“由心而出”的问题,对中国人物画进行了勾勒,试图对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发展有一个粗线粗线条的一个把握。  相似文献   

4.
李士杰 《中国民族》2007,(12):40-42
1985年,他的《正气篇》如长虹贯日,礼赞民族脊梁,中国画坛一片赞叹之声,邓颖超欣然为之题词“中华正气”。 1997年,他的国画巨制《魂系山河》横空出世,中国画坛再次为之瞩目。这部作品被美术界誉为“历史画和人物画的传世之作”。 “《魂系山河》画卷以及多种流派和风格的创新作品,使美术创作在表现时代生活、画家意象和表现手法,都有新的张力和成就。”中国文联的工作报告这样评价他的作品。 不仅如此。 法国总统希拉克赞赏他是“富有才华的现代艺术家天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慨叹他的作品具有“美妙意境”。 他是谁? 他就是中国国家画院的艺委会副主任,一级美术师、画家、全国政协委员李延声。  相似文献   

5.
中国写意花鸟画在我国画派中极具影响力,创造了很多经典的作品。笔墨又是花鸟画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笔墨是中国式的绘画语言,也是中国写意画独特风格的命脉。本文主要从中国写意花鸟画笔墨的发展概况、笔墨是中国绘画的灵魂、当代如何利用笔墨创新中国写意花鸟画来论述笔墨在创作中的作用这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以对中国画的笔墨精神、情感意趣、气韵等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行理解分析,来思考如何创作出既不会背离传统又敢于尝试新思路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中国写意花鸟画在我国画派中极具影响力,创造了很多经典的作品。笔墨又是花鸟画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笔墨是中国式的绘画语言,也是中国写意画独特风格的命脉。本文主要从中国写意花鸟画笔墨的发展概况、笔墨是中国绘画的灵魂、当代如何利用笔墨创新中国写意花鸟画来论述笔墨在创作中的作用这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以对中国画的笔墨精神、情感意趣、气韵等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行理解分析,来思考如何创作出既不会背离传统又敢于尝试新思路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何家英是新时期中国工笔人物画最杰出的代表,其最擅长工笔人物画。他用他独特的审美眼光去观察身边事物,去发现身边平凡人身上的光芒,注重绘画对象的心理世界与内心感受。他的工笔人物画中,在清新自然的人物形象、意境、中西技法相融上创造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开创了中国工笔人物画新时期的新发展。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大致从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创新性、以政治主题和唯美主题为主的现实性、诗情与画意相结合的诗意性这三方面去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李风杉,曾用名李锋山,生于1947年,中国著名写意人物画家,黑龙江人,祖籍山东,现居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为中国连环画研究会《连环画报》签约画家。1963年入伍,先后在鲁迅美院、北京画院学习深造,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曾拜师著名人物画大师周思聪门下,并得到周先生的悉心指导。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连环画《长长的乌拉银河》获中国连环画最高奖——"金环奖"。  相似文献   

9.
作家的思想决定作品的内容,冯梦龙在编纂“三言”时,是不可能排除其自我思想意识的,以往人们大都突出地肯定了他的编纂功劳,而对冯梦龙的思想、文学观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则重视不够。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他的社会思想、文化观在他所编纂的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本文就冯梦龙的“情教”观以及“情教”思想在“三言”中有关爱情题材的作品中的体现加以分析,以此来更全面的认识这位通俗文学大师。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人物画技法的精髓,线源自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特征,这也体现中国人物画的画家是运用线条把艺术追求和物象的感受相结合来统一表达的.线的艺术语言与西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迥然不同.本文首先分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不同时期的特征变化,选出几个特征变化明显的时期进行重点分析;其次重点分析当代的线条运用的特征,从笔法、笔势和笔意三个角度分析线条的运用;最后分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强大的作用,体现出线条运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木雕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分部广泛,很多艺术院校都开设有木雕专业课程.尹秋生是原广州美术学院木雕工作室负责人,他的木雕作品连续五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奖,还有玉雕、版画等也多次入选全国展览并获奖.他的作品主要以优质硬木雕刻而成,运用适形造型的手法,传承中国的写意精神,结合木雕与书法艺术,在传统与当代中探寻木雕艺术的形式美感,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木雕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人物画技法的精髓,线源自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特征,这也体现中国人物画的画家是运用线条把艺术追求和物象的感受相结合来统一表达的。线的艺术语言与西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迥然不同。本文首先分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不同时期的特征变化,选出几个特征变化明显的时期进行重点分析;其次重点分析当代的线条运用的特征,从笔法、笔势和笔意三个角度分析线条的运用;最后分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强大的作用,体现出线条运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柳公权为中晚唐时期著名书法家,其书法骨力十足、雄健挺拔、静穆而朴厚、华贵而庄重。“心正则笔正”是他的代表书学思想,要求书家在书法作品的审美基础上起到“言志载道”的作用,以体现书家个人风采和魅力,以窥汉唐一脉磅礴恢宏的“正大气象”。  相似文献   

14.
写意者,直抒胸臆而后快,是艺术家本质力量的外化,透露出艺术家的精神内核。通过研究中国传统写意画,加之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得到启发。借用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和精神内涵以丰富木刻版画的创作语言,将中国画中的写意性与现代黑白木刻版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写意者,直抒胸臆而后快,是艺术家本质力量的外化,透露出艺术家的精神内核。通过研究中国传统写意画,加之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得到启发。借用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和精神内涵以丰富木刻版画的创作语言,将中国画中的写意性与现代黑白木刻版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每每在我脑中回荡时,我一定是在故乡或是在回故乡的途中。因为这时,这首诗总能引起我的共鸣。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从来都不会是“短命的文艺”。他一定有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怀,他的笔永远向着脚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我对故乡同样爱得深沉,也会思考“故乡,我拿什么去爱你”?利川市“共同缔造”文学采风一行人,带着各自使命,相聚于三月的春风中。眼前的故乡像刚睡醒的样子。她在等待春天,等待一场盛大的精神播种。她问我们为什么采风,我告她,是为了更懂你。  相似文献   

17.
《宠儿》与《慈悲》是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两部重要的作品,该两部作品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写作的大背景都是奴隶制,它们“都是关于母性的小说;表达蓄奴制带给人痛苦的主题。”布拉德·胡珀指出:“《慈悲》是受到高度评价的《宠儿》的姊妹篇。”与此相似,罗恩·查尔斯认为:“《慈悲》是《宠儿》令人着迷的姊妹篇。”本文将以文本细读的方法,运用互文性理论中的“文本的对话”这一最基本的层面,围绕《宠儿》中“弑婴”和《慈悲》中“卖女为奴”这两个核心事件展开讨论,对两部作品主题的互文性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宠儿》与《慈悲》的主题互文性体现在三方面:被误解的母爱、罪恶的奴隶制、女性的身份认同。主题互文性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强化相似主题,引起读者重视;保持作品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8.
主观色彩表达进入西方现代艺术阶段后,开始放射出它耀眼的光芒,得到社会的认知与共鸣。这离不开在漫长传统艺术中对它的摸索与积累,在传统油画大师的作品中亦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本文从油画色彩语言的形式演变的层面、油画色彩与画家主体意识的对应状态的层面中呈现出一种由外部描摹向内心深入发展的转变轨迹,进而来研究主观性色彩语言的形成基因、显著特点和精神追求。艺术中色彩的感情力量和艺术表现,即色彩的精神性,主要是通过主观色彩来体现的。研究与探索油画的主观性色彩的表现,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画中主观性色彩表现这一审美特质是当今油画家创新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许玉君 《中国民族》2024,(1):112-113
<正>“书法既能提高文化素养、陶冶心情,又能养浩然之气。你们写的‘厚德载物’,就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2023年12月14日,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为书法爱好者点赞。他深情地说:“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像你们写的作品一样,‘爱我中华’!”  相似文献   

20.
雅斯尔·十娃子是中亚东干族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传承了中国文化,而且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俄罗斯文化对雅斯尔·十娃子诗歌的影响既有显性、表层的,又有隐性、深层的.显性影响体现在诗歌语言、诗歌意象、诗歌题材、诗歌形式等各个层面;深层影响体现在俄罗斯文学思潮、文学观念与传统、俄罗斯文化精神等方面.此外,其诗歌对俄罗斯民俗事象的描写及俄罗斯人物、事件的反复呈现,体现出诗人深厚的俄罗斯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