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教育作为高职师范类院校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是联系课程育人、思政育人及实践育人的重要纽带,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由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职音乐教育,是对现行高职教育改革的全新审视,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时补充。因此,我们必须紧跟“三全育人”的改革浪潮,不断加强艺术育人、文化育人效果,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充分挖掘艺术学科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贯穿至艺术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并在全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不同的媒介予以呈现,最终实现高效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化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从而达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培养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青岛黄海学院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坚持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宗旨,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弘扬止于至善的校风.在国学研修班的教学中开设《致良知》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将致良知的教育作为知行合一的工夫之学,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事中,身心修养并重,切实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达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4.
青岛黄海学院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坚持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宗旨,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弘扬止于至善的校风。在国学研修班的教学中开设《致良知》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将致良知的教育作为知行合一的工夫之学,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事中,身心修养并重,切实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达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民族高校音乐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的探索,力求通过课程思政体系建构、强化师资教学团队建设、注重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开展社会音乐艺术实践以及借助网络技术等方式,使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有机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素质教育体系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重中之重。作为新时代的舞蹈工作者,应紧跟新时代前进的号角,把思政贯穿于舞蹈教育的各个环节。所以本文围绕在舞蹈基训课中红色歌曲的渗透与审美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通过4年的课堂实践经验和完成效果,挖掘舞蹈基训课中的红色文化。在舞蹈基训中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助推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强化学校育人功能,持续改进育人质量,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外语教育迫切需要战略转型。新文科建设宣言的提出,对新时代外语类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回应国家关切,对接社会需求,应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在变局中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整合信息技术,持续深化外语类专业内涵建设。文章以某高校日语一流专业建设为案例,探讨日语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即打造新文科"日语与中文互鉴"的专业融合模式,发展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推动教育模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坚持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作为与学生紧密联系的专业课教师应该完成好这一项职责。本文充分挖掘原创小舞剧《光华》创作排演中的鲜活教育素材,将课程专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结合,重点把握教师在舞剧戏剧结构创作、舞蹈形象思维、舞剧创作方法的三个方面使学生能够体会舞剧内在精神,领悟革命斗志,强化理想信念,达到育人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三维软件应用》课程作为艺术设计实践类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非常重要。当今社会,电影、电视剧、网大、广告等影视行业的突飞猛进,促进了建筑表现、影视特效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新领域的发展,在人才需求方面大大增加。本文以《三维软件应用》课程为着力点,探索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区别,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因此积极推进以文化育人、以德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举措。正确认识文化育人的时代使命,深度剖析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全面了解文化育人的核心要素,有效构建“DNA双螺旋驱动”文化育人体系有助于切实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引领、激励感召、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功能,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提出的新任务新课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高校讲授很大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研讨班讲话要求学好党史“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中办出台《意见》,要讲授好党史,学好决议,汲取党百年历史经验。民族高校要用好思政课平台推动党史学习,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把新时代民族课程思政打造成“金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献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解决高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政融入与创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性强难以融入思政、思政元素植入生硬且协调性不足、思政融入过多而杂乱无章缺失课程特色等诸多问题,提出明确“立文化自信,育创新之才”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体现“传统文化设计力”思政特色的整体课程内容框架,利用思政元素与知识技能的隐性关系巧妙衔接与重组,采用“润—传—访—范”四步法路径展开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民族高校有自身特殊性,不仅是各民族思想交汇交集的文化思想阵地、同时也是立德树人的教育阵地。要在组织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上动脑筋、下功夫,切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文章以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为例,结合民族高校育人的特点和工作实际,从精神层面与实现途径上,将立德树人与体育育人有机融合,为发挥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提供参考、为培养“强健体魄、健全身心、完善人格”的新时代大学生提供参考、为培育“体魄康健、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优秀人才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全面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为目标,选取高职学前《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发挥“互联网+”优势,在现有的建设基础上,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评价、课程教学团队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与构建一流精品在线开发课程,强化建、用、学结合凸显示范引领,并提炼高职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一流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以期提高高职学前音乐教学质量,并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影视人类学概论》一书于 2 0 0 0年 9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是我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影视人类学专著。全书 2 9万字 ,共分 10章。该书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人类学影片的特征、拍摄原则、功能和分类 ,现代高科技手段在影视人类学中的应用 ,影视人类学的产生和一般原理及其广阔发展前景 ;介绍了人类学影片的一般制作方法 ,影视人类学在美、德、法、日等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历史和发展状况 ;通过《佤族》、《苦聪人》、《独龙族》、《赫哲族的渔猎生活》、《鄂伦春族》、《永宁…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是师范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师范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影视鉴赏》课程是当前高等学校实施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提升师范生审美认知、审美感悟和审美娱乐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可以通过明确研究目标、探索培养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提升师范生的素质修养和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7.
艺术教育是师范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师范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影视鉴赏》课程是当前高等学校实施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提升师范生审美认知、审美感悟和审美娱乐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可以通过明确研究目标、探索培养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提升师范生的素质修养和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8.
高校舞蹈专业是培育专业舞蹈人才的载体,肩负着培养品学兼优的艺术人才的重任,作为必修课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合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全面育人教学目标,打造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在舞蹈思政课程教学建设中,将民族民间舞教学与思政元素相融合,要立足多维视角展开规划,将史学理论体系作为先导,以民族民间舞与现代新作为依托,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培育出具备高尚道德品质与技术过硬的舞蹈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张瑗 《中国民族博览》2023,(21):165-167
红色音乐对于高职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高职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落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时期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音乐课程教学也应当进行相应改革,推动红色音乐在教学实践中的融合与渗透。对此,本文针对红色音乐融入高职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展开探讨,分析现阶段红色音乐融入高职音乐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随后提出相应的融合与渗透策略,希望可以为高职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切实发挥红色音乐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小红 《民族论坛》2023,(3):111-120
新时代背景下,民族类高校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承担者,以中华文化教育为工作抓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思政课程建设体系,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需要,又是加快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步伐的“关键一招”。从民族类高校《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建设分析民族类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可以阐释出新时代民族类高校深化中华文化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建设路向。以《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把好课程方向,向共同性聚拢;坚持思想引领,强化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坚持目标导向,创新教学方式改革;坚持系统思维,强化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