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历程中,不断丰富革命精神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内涵,拓展革命精神的时间谱系与空间谱系,彰显革命精神的时代性、大众化和世界性的实践引领价值。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党的思想理论的高度凝练,是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智慧凝结,呈现出一以贯之的传承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切入,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深刻解读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的革命信念,昭示着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继续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2.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同日本帝国主义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和铸就的,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概括为:简单朴素的爱国情怀、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其中拯救祖国于危亡的爱国情怀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之源,不仅体现了普通群众简单真挚的爱国热情、青年学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追求,更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正是在爱国情怀的指引下,锻造了东北抗联将士的顽强意志,创造了保家卫国的历史伟绩.  相似文献   

3.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革命思想品格。文章宏观梳理了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对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地位及其时代价值进行了剖析。在当今时代,赓续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申玉涵 《南方论刊》2022,(9):12-14+21
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传承与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不断激发新时代奋斗前行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俞婷 《北方论丛》2022,(3):21-26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其交相辉映贯穿于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熔铸于艰苦奋斗的伟大实践中,以历时性与共时性、多样性与整体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内生特质构筑起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以独特的文化形态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生特质,关键在于从中揭示出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的精神基因和成功密码,赓续党的红色精神血脉,为开启新时代奋斗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丰厚文化滋养。  相似文献   

6.
红船精神与太行精神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的革命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红船精神与太行精神在实践基础、内涵重点、精神地位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二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加强党的领导的伟大实践,有助于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首批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弘扬其精神的过程中,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坚持守正创新,从人文精神层面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拓展深化,推动以文化人,提高软实力,增强影响力,持续成为企业和地方兴盛繁荣乃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可以从生成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来理解其演进规律。从生成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文化根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实践基础。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铸就的。从实践逻辑来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助力。从这三个维度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演进,对于我们省察“从哪里来”的精神基因,领悟“到哪里去”的时代之问,继承与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浩英 《南方论刊》2023,(9):100-101+105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有效融入思政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青年学生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培养青年学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品格,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民的赤诚情怀,对于深化新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发展,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于一体的中国精神,萌生孕育于中华古老文明传统,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建设富强国家和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彰显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力快速崛起中所形成的精神价值、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多年为国家为民族上下求索的精神确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和中国模式之精神内涵的集中反映。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精神源泉和动力引擎,是中国崛起和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依托和精神支撑,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党领导的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实践中,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庆精神.大庆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精神谱系".文章从大庆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历史启示方面作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由山东党政军民共同创造的,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齐鲁大地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沂蒙精神内涵的高度凝炼和精确表达。新时代与时俱进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13.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推进我国文化自信自强的应有之义,它既能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精神动力,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注意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为保障,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引擎,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并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文艺精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4.
“赶考”精神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持续追问,从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观察中,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观照中,从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突出共产党人应然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它既有着鲜明的历史延续性,也有着明确的时代指向性。它象征着新时代“革命者”永葆初心的斗争状态,也展现为新时代奋斗者勇往直前的奋进姿态。通过探究“赶考”精神的历史逻辑与理论衍化,厘清其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价值地位,聚焦百年大党英勇无畏、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和艰辛跋涉、执政为民的历史态度。我们既要有矢志不渝、崇高远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想信念,也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与自觉。同时,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中,面对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所处的百年大变局与战略机遇期,以及新时代治国理政的艰巨任务,“赶考”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创造伟大发展奇迹的精神支撑,更是深刻体现出伟大民族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它既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当年“延安窑洞之问”的持续回应,也展现了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伟大自我革命的意志与决心。  相似文献   

15.
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政治建设为首要,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基础性工程.东北抗联精神作为龙江"四大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6.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关乎中国革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历史性抉择,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发动南昌起义.以南昌起义为起点,历经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一支完全区别于古今中外旧式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成立.南昌起义中应运而生的八一精神,源于伟大的建党精神,体现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特质和军队是人民子弟兵的本质特性.建党、建军和建立新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里程碑,与此相应的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矗立的三大坐标,即以红船精神等为代表的建党精神坐标,以八一精神等为代表的建军精神坐标,以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建立新中国精神坐标.八一精神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于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之下.精神唯有不断传承、与时俱进才能历久弥新.新时代、新目标、新实践赋予了北大荒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在分析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历史脉络及新的时代内涵基础上,从立足学校教育、拓展宣传渠道、提升教育宣传的感染力和实效性等方面,对北大荒精神的传承路径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国式现代化肇始于党的初心使命、发展于党的百余年实践、形塑于新时代的中国语境。从二者的互动来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融入时代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丰富发展的实践基础。从共性特征出发,基于互动机理,可以看出,二者的同向共进需深化政党驱动的核心动力,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引领,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引,统合中国语境与全球视野的话语创新。  相似文献   

19.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思想根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峥嵘岁月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和精神之基,其精神内涵丰富而深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深度,"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高度,"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积淀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厚度,"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  相似文献   

20.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政治属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固有属性,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集中表现为发挥政治正确的导向力,高扬核心价值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发展的整合力,激发人民创造的驱动力。从当前来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冲击伟大建党精神价值的思想认同,“现代化”的发展时序弱化伟大建党精神价值的地位作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制约伟大建党精神价值的创造转化,“开放性”的发展特点对伟大建党精神价值的话语体系带来新挑战。因此,应坚持创新发展,筑牢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的思想基础;坚持协调发展,增强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的战略地位;坚持集约发展,丰富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的文化内涵;坚持开放发展,拓展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的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