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1999年,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沙布台乡宝山村西,发现并清理了两座辽代早期壁画墓,获得了大量极其珍贵的辽代早期壁画.据此笔者对墓主人及身份、墓葬建造的年代及结构、壁画的内容、壁画发现的意义等进行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5.
关于《诗经》祭祀诗祭祀对象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诗经》祭祀诗中以祭祀祖先的诗歌为多 ,而在祭祀祖先的诗歌中又以祭祀文王和武王的诗歌为多。这是因为 ,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初 ,祖先崇拜在维系内部团结 ,强化本族统治 ,排斥和贬抑殷人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文王、武王作为周代商的实践者也是天命的体现者和执行者 ,祭祀他们就是肯定和强化天命观念 ,也就是肯定和强化变化了的现实。祭祀文王、武王的这种现实意义是祭祀其他列祖列宗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6.
7.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8日至19日在内蒙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召开. 相似文献
8.
辽代萧氏后族及其居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契丹人分为耶律氏皇族和萧氏后族 ,两姓世代通婚 ,并各有自己的“领地”。根据辽墓考古资料及证之《辽史》等文献史料 ,已知今天的辽北地区就是昔日辽代萧氏后族之“领地”。萧氏后族分为两大族系 ,每个族系之下又有许多家族分支。每一个分支家族都在整个后族的“领地”之内拥有一块属于他们个人所有的私人“分地”,并视为故里 ,生前在这里构筑私城 ,从事生产活动 ,死后又归葬于此 相似文献
9.
明初,朱元璋取法宋代的钦先孝思殿,在宫内设立奉先殿祭祀祖先,创立起明朝的内庙祭祀制度。设于两京宫中以奉先殿为核心的内庙,实为明朝皇帝的家庙。其在设置、渊源及祭祀礼仪上,都有一些不同于宗庙的特点,是明朝皇帝祖先祭祀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张影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79-81
祭祀是远古先人一种重要的活动,表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从农事祭祀的分类、时间、祭祀对象、参加者等几个方面对先秦农事祭祀诗进行简单的梳理,窥探远古先人生活的一些基本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16.
廖平在《今古学考》中提出了“平分今古”的重要论断。国家祭祀体系是《今古学考》建立的今古学礼制中的重要内容,包含其对国家秩序的理解。深入到经学的礼制和义理细节中去考察宗庙、郊祀、明堂、禘祫等国家祭祀内容,可以发现《今古学考》的礼制体系是在分今古学的观念下根据经学文本和礼制逻辑两方面进行综合建构的结果。廖平通过回归经典本身重新组织经学,打开了经学发展的空间,促使晚清经学发生范式转化。 相似文献
17.
阴阳在宗教祭祀文化中的动态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思想体系,不仅表现为一个庞大的静止对应系列或系统,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为一种运动状态,具有文化生殖功能,即通过其内部相对因素的组合、消长与变化等运动过程而产生多种新的文化观念或类型。此外,它还可以使已有的但不完备或缺乏说服力的文化观念或类型纳入自身的范式,通过部分的增损或改易,使那些文化观念或类型存在的合理性得到充分的阐释和证明的文化重建功能。这两种动态文化功能交相作用于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化之中,拓展了祭祀文化的表现空间,增加了祭祀文化的涵量,进而使中国古代的宗教表现出鲜明的哲学化、伦理化、现实化等特征,同时还蕴含着审美意识与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8.
水族在长期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产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祭祀舞蹈文化。在祭祀舞蹈里,水族把耕、播、收、藏的“生”与“养”的丰实如意当做其最高目的,把天地间的精神投入去促成人人关系、人天关系的和谐,求取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人畜兴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水族稻田祭祀仪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不断变化、不断创新,彰显充满生命的活力,成为蕴含人与舞蹈互相关联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19.
20.
有关成吉思汗祭祀研究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很多,但蒙元时期的成吉思汗祭祀地却很少有人提及或涉及不深.从文化人类学视角,以中外考古调查、文献资料为依据,系统论述了蒙元时期的成吉思汗祭祀地.成吉思汗最早的祭祀地应在其生前的肯特山南麓、克鲁伦河河源以北第一斡耳朵所在,元朝时期,作为国家最高祭祀的象征,扩大到元大都、元上都,形成三地并存、定期祭祀的局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