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楷是我国著名的宋代人物画家,是中国古代写意人物画的先驱。他的作品画风具有不同阶段性特征,早期沿袭李公麟白画的精微,晚年寻变,形成美术史上独具一格的的减笔风格,也是减笔人物画的创始者。梁楷的作品蕴含着鲜明的艺术构成因素,体现出他在造型、张力、笔墨的三个层面。在他的作品的精神追求层面,体现出浓厚的“真”和“新”的精神。他的写意人物画与民族文化结合紧密,对后世乃至中国近现代写意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代工笔人物画伴随着艺术的发展和艺术理念的更新,以多样的装饰性艺术语言冲击着人们对工笔人物画的传统印象.在色彩、造型等方面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使当代工笔人物画独具浓厚装饰性.装饰性作为一种风格而存在于当代工笔人物画中,丰富着工笔人物的绘画语言.我们应当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艺术有益的方面,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为当今工笔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是表现性艺术,在山水、花鸟和人物这三大门类中,人物画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是最先于另外两个门类应运而生的。结合具体的画家及其作品,从人物画的萌芽时期、发展时期、顶峰时期、衰落时期以及复兴这五个方面,对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传统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同时围绕“由心而出”的问题,对中国人物画进行了勾勒,试图对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发展有一个粗线粗线条的一个把握。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间美术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养料。许多水墨人物画家从民间美术中汲取养分,对绘画的语言、色彩、造型等进行了充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能够在提升作品整体效果的同时,拉近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本文结合水墨人物画与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水墨人物写生是水墨人物画从业者必须不断磨练的一个过程,主要目的就是要在写生的过程中摸索出笔墨和线条语言及造型规律,从而掌握水墨人物画中用线、用墨、用水和用色的技巧和艺术。本文从写生在水墨人物画中的作用和地位谈起,系统阐述了水墨人物画中的线条应用艺术、水法的应用艺术、用墨艺术及笔墨与造型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水彩画自1715年由传教士郎世宁带入中国,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在漫长的中国水彩画发展进程中,出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水彩画在风景和静物题材上大放光彩,而在水彩人物画方面长期滞后。时至今日,随着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发展,表现在水彩画方面即是水彩人物画创作的极大跨越,无论是在水彩人物画创作的题材上还是在具体的创作技巧上都展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也进而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水彩人物画画家。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下的老、中、青三代水彩人物画家的作品进行梳理,进而描绘出当代中国水彩人物画的现状,继而为中国水彩人物画更好的未来做出铺垫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何家英是新时期中国工笔人物画最杰出的代表,其最擅长工笔人物画。他用他独特的审美眼光去观察身边事物,去发现身边平凡人身上的光芒,注重绘画对象的心理世界与内心感受。他的工笔人物画中,在清新自然的人物形象、意境、中西技法相融上创造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开创了中国工笔人物画新时期的新发展。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大致从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创新性、以政治主题和唯美主题为主的现实性、诗情与画意相结合的诗意性这三方面去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间美术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养料。许多水墨人物画家从民间美术中汲取养分,对绘画的语言、色彩、造型等进行了充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能够在提升作品整体效果的同时,拉近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本文结合水墨人物画与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人物画见长的董辰生先生,是中国画坛的一员宿将,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辰生的人物速写便成为莘莘学子临摹的范本,其画名就已蜚声域内海外。改革开放后,辰生在少数民族人物、戏曲人物和佛画等不同艺术领域里同时冷热耕耘。大受读者垂青,行家激赏,使他成为国画界的妙手巨擎。半个世纪以来,辰生以宇宙万物为友,以天地为心,以造化为师,以真为骨,以美为神,以人间关爱为怀,把山泉般的美融进艺术画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戏曲艺术和中国水墨人物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都有着悠远的历史。近代以来,戏曲人物题材的国画作品开始增多,对这类题材作品的研究也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查阅与中国戏曲人物画相关的各类材料,总结出中国戏曲艺术与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联系和共性。  相似文献   

11.
<正>唐卡是藏族美术中独具风格的绘画形式之一,内容多以神佛人物为主。其品种多样,根据工艺制作形式可分为布画、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根据不同底色可分为彩唐、赤唐、金唐、黑唐等;根据不同风格可分为尼泊尔画派、齐乌岗巴画派、勉塘画派、钦孜画派、噶赤画派等。西藏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精品唐卡,其中的元代八思巴肖像唐卡,就是一件历史悠久的艺术珍品。元代八思巴肖像唐卡长270厘米、宽148厘米,质地为绢布,约完成于公元13世纪。此幅唐卡的主色调是红色,背景为深蓝色,  相似文献   

12.
老舍与他笔下的满族人物文/舒云新中国要找几个人代表满族,周恩来说,老舍同志,就您了,您代表满族比谁都强。老舍高兴地答应下来。老舍是满族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人们可能没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老舍在解放前写的那么多长篇短篇中,人物众多,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  相似文献   

13.
王波 《民族论坛》2008,(1):22-22
中国人物画宋代以前就已经发展成熟,技法运用主要在于线描、晕染、敷粉等,造型追求的是形神兼备。梁楷创造的写意人物画打破了人物画的历史陈规,艺术家的主体精神灌注到绘画之中。它的出现是艺术的历史发展、艺术家主体精神和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水彩画在发明之初往往被用来描摹风景和静物,真正意义上的水彩人物画出现的时间要比水彩风景画和水彩静物画晚一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看到了丰富多彩的西方水彩画,但关于当代西方水彩人物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却并不充裕,这使得我们对当代西方水彩人物画缺乏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本文旨在从宏观上概括当代西方水彩人物画的现状,进而举例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以使读者能够对当代西方水彩人物画有一个相对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敦煌舞蹈在其发展上目前女性形象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就其男子形象而言尽管一直以来无数前辈也在挖掘和整理敦煌舞蹈男子形象并且付出无数的艰辛和努力,但对敦煌舞蹈总体而言却出现了阴盛阳衰的尴尬局面。本文笔者将根据敦煌彩塑和壁画中的天王形象的来源、手型、道具、以及造型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在敦煌舞蹈男子舞姿的运用进行试探性地发表见解,因为只有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并重,敦煌舞蹈作为一个新兴流派才能更加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意象造型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法,在不断的发展与出阿奴革新,为了能够实现对工笔人物画意象造型的创作,本文进行重点的分析.通过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意象造型的延续理解,然后通过传承与拓展,希望可以让其研究更加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长沙窑的绘画内容十分丰富,纹饰简洁,绘画题材包含人物、花鸟、山水等,风格独特。本文通过人物绘画的题材来解析其文化价值,结合内容分析法,将人物题材分为童子与仕女、文人墨客、宗教人物以及外族人等。长沙窑的人物绘画审美意识多样,其为了适应文人墨客的主流,也反映了当时的一种大众审美。同时揭示了唐朝在文化融合的同时,也包容性地融合了外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冯光 《中国民族博览》2016,(10):141-144
敦煌舞蹈在其发展上目前女性形象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就其男子形象而言尽管一直以来无数前辈也在挖掘和整理敦煌舞蹈男子形象并且付出无数的艰辛和努力,但对敦煌舞蹈总体而言却出现了阴盛阳衰的尴尬局面.本文笔者将根据敦煌彩塑和壁画中的天王形象的来源、手型、道具、以及造型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在敦煌舞蹈男子舞姿的运用进行试探性地发表见解,因为只有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并重,敦煌舞蹈作为一个新兴流派才能更加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西藏有一条人人皆知的隐语──“打狗”。我们无法考究“打狗”一词的出处,文献中没有记载,只是在民间广泛地流传着,意思是指男子在夜间外出找女子的行为,有人撰文称其为“打狗的恋爱方式”。具体地说,在西藏农区养看家狗,在牧区养牧羊犬。夜晚有男子想与意中女郎约会,就要闯过牧羊犬的防线,如果没有这点胆量就休想赴约,而要闯过狗们的防线就要打狗,于是就有了“打狗”一词的说法,它象征着“幽会”。往往,晚牧过后或许是皓月当空,大地上撒满一片奶液,整个村庄进入宁静而朦胧之中。小伙子们便走出各家院落,集中到牛羊圈内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2007,(10):F0002-F0002
9月22日,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动漫城新闻发布会暨项目启动仪式上,来自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的民族服饰展演为其增添亮色。同时,经营鄂伦春族独特风格的桦树皮手工艺品店也在此落户。据悉,鄂伦春族历史文化中的人物等形象还有望成为动漫创作的蓝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