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清照词牌英译方法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郦青 《民族论坛》2005,1(4):49-53
词牌是词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了众多的典故、人名和地名等内容。本文以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词牌英译为例,将其词牌英译归纳为直译、音译、意译和加注法四种方法,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跨文化翻译理论的有关内容,指出意译法是其中较为合理的一种翻译方法,而直译法与音译法无论在传达原文文化内涵还是在读者接受方面都不足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中英习语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中英历史形成的文化意识差异,表现在习语上因生存环境的不同、风俗习惯的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等所形成的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书名是读者了解一本书最直观的方式。作者往往需要通过一个简单的书名来表达整本书的核心内容并且吸引读者的眼球。一个恰如其分的书名能够为一本书增添不少色彩。然而,面对已有的中文或者英文书名,译者应当在不改变作者原意的基础上,跨越极大的文化差异,翻译出让双方都可以理解的书名,并且在纷繁复杂的翻译方法中,选择最恰当的翻译方式。本文主要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分别从书名的英译汉以及汉译英两方面对书名的翻译方法即音译与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结合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众多中外影片片名和译名的分析提出了片名翻译应该注意的三大前提,并结合中外电影文化和影片片名的特点,归纳了四种片名翻译方法,即直译、音译、意译和重命名。这四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就是三大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满语谚语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通过分析满语谚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可知满语谚语的文化含义和翻译技巧。此外,满语谚语翻译的关键点在于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传达上,存在着保留或舍弃原语的两难选择。因此,译者不仅要通晓两种语言,还要提高对满汉语言、历史及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词汇.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词汇的翻译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词汇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差异存在的可译性.本文着重分析了英汉文化的几方面差异以及其对词汇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等值理论"是西方翻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翻译等值也是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理论的分析, 运用具体例子探讨表层直译、深层意译以及语用修辞层面的翻译等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红楼梦》绰号在克力木·霍加译本的维译中的直译与意译的情况.《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个性多样,人物绰号的使用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这部著作的亮点之一.在维语译文中绰号的翻译法有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等等,从翻译角度上看这些翻译都不失为较好的处理方法,但是《红楼梦》中的绰号很多带有双关语义、引申语义以及隐喻的意义.绰号中直译与意译居多,本文重点对克力木·霍加译本《红楼梦》中绰号的直译与意译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由于蒙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翻译障碍即可译性限度问题是突出并值得深入探讨的.因此本文从微观角度探讨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通过对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来说明可译性限度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解决好可译性限度问题是提高翻译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藏文公文文献是元明清以及民国以来形成的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往来文书史料,具有不同的文体种类.藏文公文文献的翻译既要遵循现代翻译原则,又要体现历史原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选用符合时代的翻译用词,体现不同时期公文文献的历史特征:语言表达要准确、精炼;运用音译、直译和意译互相转换以及三者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茹 《中国民族博览》2016,(12):235-236
现代生活中,电影片名的翻译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语。众所周知,如何翻译电影的片名,很长时间以来在翻译领域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西方电影的片名翻译的确与中国的电影片名翻译大不同。在翻译过程中,一些电影的片名在不同译者的笔下会有着迥异的翻译效果,因为每个人的思想、经验和知识储备都不一样。电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国的文化正在成为展示在电影中的主要内容。本文指出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要求译者对其投入更多的精力。电影片名具有艺术、商业和社会的特征。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外国观众往往更容易理解电影的原片名,而中国观众看到电影原片名时却不会有形同的反馈。作者分析认为,人们不应该持有直译好或者是意译好的片面观点,直译和意译应当互为补充。这两种翻译方法必须相互结合,调整彼此次序,适当增删原电影片名里的字词,才能够得到电影片名翻译最好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活中,电影片名的翻译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语。众所周知,如何翻译电影的片名,很长时间以来在翻译领域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西方电影的片名翻译的确与中国的电影片名翻译大不同。在翻译过程中,一些电影的片名在不同译者的笔下会有着迥异的翻译效果,因为每个人的思想、经验和知识储备都不一样。电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国的文化正在成为展示在电影中的主要内容。本文指出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要求译者对其投入更多的精力。电影片名具有艺术、商业和社会的特征。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外国观众往往更容易理解电影的原片名,而中国观众看到电影原片名时却不会有形同的反馈。作者分析认为,人们不应该持有直译好或者是意译好的片面观点,直译和意译应当互为补充。这两种翻译方法必须相互结合,调整彼此次序,适当增删原电影片名里的字词,才能够得到电影片名翻译最好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一直是语言交流与沟通中最大的影响因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特点,这也深深影响着彼此之间的语言交流与沟通.英语阅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会让读者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社会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差异等等都会让读者产生不同的阅读理解.英语阅读不单单是单纯的翻译与理解,其中的社会风...  相似文献   

14.
蒋霞 《民族学刊》2017,8(6):60-65, 116-118
中国民族文学作品的国际传播必须注意文化的传递,这对于塑造中华民族形象、突破他人话语体系、提升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文化空缺的存在,中国民族文化向外译介面临诸多难点。葛浩文夫妇翻译的阿来小说《尘埃落定》是将民族文化向国际传播的优秀成果,分析其在民族文化传递方面的得失和方法对于提高我国民族文学翻译质量和传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英汉文本比较发现,葛氏夫妇的译本综合采用了音译、直译、意译、形象借用等多种翻译手法,尽量保留了原作的文化意境,但也存在误译现象,扭曲或丢失了一些文化意象。总的来说,译本忠实地再现了川西高原土司制度瓦解时期的社会文化韵味,有效地传递了中国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言传达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成为英汉翻译中的难点.文章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英汉思维差异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以及译者消除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英语借代修辞格10种表达方式运用都十分广泛.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和用法上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用直译和意译两种汉译方法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主要的两个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此文通过例举几则实例,讲述几则商标翻译中的规则及技巧。  相似文献   

18.
浅谈英语广告修辞及其翻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英语广告中大量使用的修辞手法给我们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通过列举近一、两年英文杂志上的广告实例,归纳了英语广告中经常使用的六大类修辞手法并对其翻译作了一番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英语广告中的修辞翻译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則,即当英汉两种修辞格在表达习惯和文化概念上相近时尽量采取直译;反之,应采取各种变通手法弥补翻译,以求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9.
藏文藻饰词是一种特殊修饰词,数量多、范围广,是藏汉翻译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文章认为其翻译方法应有直译、意译、直意结合并行译法、略译或改译等4种,用法上根据具体情况各有侧重。随着藏汉文化交流的深入,将呈现直译性不断增长,意译性不断收缩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活动,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种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英汉习语的翻译.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 "效果对等"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