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鉴于目前对土司制度的研究有忽视对档案,特别是清代档案使用的倾向,本文以大量实例论述了清代档案在土司制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清代档案不仅能为土司制度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而且还能提供大量为其他文献所未载的珍贵史料,充分利用清代档案,会对土司制度的研究有所突破,并能纠正以往研究中的某些观点和认识.同时指出,利用清代档案,也要认识到档案的局限性,并对档案的真实性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蒙古文、满文文书档案和藏文传记史料 ,对国内外藏学、蒙古学、满学界长期以来普遍关心的有关满藏最早建立互使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补充和纠正了清代官修史书存在的缺载和误载之处。  相似文献   

3.
锋晖  马兰 《西部蒙古论坛》2023,(3):17-28+125
学界对清代新疆治理的研究以军府制为核心,但长期沿用清人观点,对新疆军府诸多问题探讨不足。本文利用清代满文汉文档案资料,进一步考察新疆军府体系流变,对比其异同,总结其得失,深入阐述清代新疆军府制度及治疆制度的要素、特点、意义及局限。  相似文献   

4.
中国回族研究的历史轨迹(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以来,回族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出版了一批有影响、有深度的著作,各省、市、自治区回族地方史的出版及地方回族史料的搜集研究,回族人物研究,清代回民起义研究,回族近代革命史研究,回族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习俗诸问题的研究,回族文学理论研究及古籍整理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5.
《清代满族家谱选辑》主要选编了保存于民间家族手中的清代满族家谱或民国时期续修的清代满族家谱,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家谱中详载的祭祀规则、碑文、诰命、敕书及家谱中的源流介绍等文献材料,是研究女真历史、满族形成问题、清代满汉关系及满族风俗变迁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P. T. 999号敦煌古藏文写卷是研究吐蕃末代赞普达磨和王子微松生卒年,以及吐蕃写经制度方面非常珍贵的历史史料。前人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学界所公认,但仍存在录入不规范、错录或漏录、汉译不准确等问题,给后进古藏文文献研究者带来困扰,故而对其进行重新识别、勘正、整理、重译,可促进敦煌古藏文文献研究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梳理大量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对明代青海境内驿站、驿道及驿传役负担状况做了较深入探讨,对清代的驿传制度只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赵国栋 《西藏研究》2023,(1):99-110+158-159
1950年西藏东南部发生大地震,相关史料中保存了有关震后救济的文本情况。拒绝救济的文本话语及与之相关的话语体系深刻反映了当时旧西藏社会的群体状况,以及地方治理方面的问题。对这些史料的话语研究表明:史料中的历史是一面观察社会的镜子,特定历史中的社会群体、个体的真实境遇能够通过史料中的话语逻辑得到体现。充分重视史料中的细微之处,突出对文献史料话语运用的研究,可以为民族学、藏学研究提供一种具有启发性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关于清代回疆伯克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统一回疆之前该地最具地方特色的行政制度———伯克制度———存在着一套固有的运行 机制和管理规范,这是清朝中央政府改造伯克制度并将其纳入清朝地方官制序列的基础。学术界 关于清代回疆伯克的种类及其任职情况的研究还有值得探讨的余地,爬梳史料,确有新的发现。 清代回疆地区的伯克职官名称和实际职掌并非完全相合,名不符实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 在,甚至可以被视为清代伯克制度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汪洪亮 《民族学刊》2013,4(6):63-77,116-117
文章通过爬梳各类文献和档案资料,对著名藏学家李安宅与于式玉先生生平事迹及学术成就进行了逐年排比,为学界进一步深入相关学术史研究提供了基本史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梁遇春译作序跋为研究对象,在描述其形态、内容和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其所具有的文本特色和研究价值,以期弥补梁遇春研究的现有不足,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基础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从翻译的视角开辟梁遇春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有清一代,曾有数位文人被贬谪、流放至新疆,贬谪文士入疆可谓是清朝文学史与边疆史上的一大特色。清代贬谪入疆文士用生命的代价实现了内地与边地的文学与文化交流,他们的文人心态存在着动态的变化,有十分矛盾的一面。清代贬谪入疆文士用实录的精神详实记述了在新疆的所见所闻,和前人对西域浪漫绚丽的想象不同,这些文士是用亲历者的视角来描写新疆,文风也多是质实的,因此,这些文士笔下的移民生活非常具有史料价值,值得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3.
赵心愚 《民族学刊》2020,11(2):1-7, 118-120
清中央政府决定川、滇、藏行政分界并有计划地全面实施,是稳藏治藏,确保川藏大道畅通及地区稳定的重大战略措施,既是康熙、雍正时期西藏、相邻地区及全国形势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其影响极其深远。雍正二年年羹尧在“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前所上奏折、雍正三年雍正皇帝所颁藏文谕旨与雍正三年十二月云南提督郝玉麟会勘奏折及雍正皇帝朱批等档案文献,《清实录》《清史稿》及雍正《四川通志?西域》《西域全书》等清代早期西藏方志中均未载。在康熙末年至雍正三年川、滇、藏行政分界的进展研究、行政分界中对格鲁派集团采取的措施与注意听取云南方面意见的相关研究及年羹尧在川、滇、藏行政分界中的历史作用研究中,这些档案文献都具有值得重视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山海经>中保存着上古东夷地区大量珍贵史料,学界缘于对<山海经>神怪"谬悠难信"的认识,未能对相关史料寄寓的东夷上古史迹予以充分的重视.将<山海经>所记东夷地区原始宗教中鸟崇拜史料与文献、考古和民族志资料进行多重互证,揭示了<山海经>相关史料编撰的古老渊源.  相似文献   

15.
《清代土司研究:一种政治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观察》一书从土司区域内部情形研究中国土司制度:首先,在理论上系统总结了前人土司制度研究理论,提出要从"三个层面"、"四个视角"观察土司,并且提出了鉴别土司的二十八字理论和土司类型理论,还在土司区域变动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司的理论,明确提出土司是朝廷任命的世袭官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在谙熟清代新疆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揭示出那个时代维吾尔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在两个时期段里的特色表现。全文对了解清代维吾尔文学提供了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7.
藏文文献中有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记载史料极为丰富。《八世司徒传》中关于八世司徒·却吉穷乃于清雍正七年至八年(1729—1730)间赴滇西北朝拜鸡足山并与当地各民族进行文化交往的记载,既是研究滇西北历史的重要史料,也是清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佐证。文章通过对《八世司徒传》中这一重要史料的翻译、注释、解读和研究,探讨了八世司徒云南之行的成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东南部与川滇交接处自称"培米"的藏族群体远古氏族问题一度被学界讨论,学者们提出了牦牛种说、白狼羌说、党项羌说和藏族说等不同的观点;然而,该群体本身也有自古流传下来的氏族叙述传统,有着自我的族群认知。本文将汉藏史料与本土历史文化信息结合起来,在他者和自我的双重视角下,对"培米"藏族远古氏族属性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9.
民族旅游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具有知识贡献的民族旅游研究成果较为缺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在于学界较少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将研究聚焦于民族旅游的核心问题。文章首先从研究方式与研究方法的性质两个层面对目前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总体回顾,然后围绕民族旅游的核心问题,从微观社会学的视角对已有文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述评。最后,以核心问题为导向,从三个方面对质性研究方法在民族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民族旅游的深入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清代(1644~1911年)是广西农业开发的重要时期,也是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时期。通过对清代广西水旱灾害史料的量化统计和史料分析,发现清代广西水旱灾害频发,对农业损害极大,水旱灾害多发生于漓江、浔江、桂江、黔江等广西传统农业开发地区,连年灾害促进了人口向广西西部的转移,山区的土地开发和种植耐旱耐瘠的杂粮作物成为清代灾害时期农业生产的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