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汉语言文学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加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普及势在必行。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汉语言文学这一“利器”。本文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首先分析了汉语言文学对于文化传播的作用,随后总结了应用汉语言文学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研究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有利于中华文化更好地发展,同时对汉语文学开展审美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汉语言文学需要深刻把握其本身的特征和时代留下的不同审美特征,以此用来更加深入地研究关于审美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汉语言文学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本文主要研讨了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特性和审美特征以及汉语言文学的审美问题,并提出了开展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的研究者提供论证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汉语言文学主要对古现代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学习,并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以此为后续文学写作提供参考。古现代文学作品中大多蕴含着传统中华文化,对后代写作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再别康桥》作为诗歌中的典型代表,具有较深的研读价值。对该篇诗歌进行学习理解,能够让后人更好地记住徐志摩这一诗人,并可以深入分析其语言特色。本文据此对《再别康桥》中存在的艺术特色及文学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后续文学写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下,一些网络语言开始被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人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此,本文在阐述网络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具体分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并为如何借助网络语言更好地促进汉语言文学发展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中,性别隐喻始终存在,是主流意识对身份认同和想象的主要体现,除了在东西方比较语境中能够找寻,性别隐喻还充斥在文学发展中,但却是片面的且具有限制性的。纵观汉语言文学发展,要真正探究性别隐喻问题,则要直接追溯到后殖民主义理论。其中除了具有基本的中西关系,也有东方对文学性别的认知与界定。对此,从后殖民主义的性别隐喻着手,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中中西关系的性别隐喻,并以此提出了两项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化符号是传递信息、凸出主题、达成共识的重要介质和载体。中国节日题材绘本从传统文化节日中汲取资源,运用绘本特有的文学叙事功能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中国节日题材绘本在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中,运用中华文化符号突出“有形”之美、呈现中华文化符号力图“有感”于美,令读者在阅读中实现“有效”共享中华文化符号价值,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明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时间的洗礼,历久弥新,成为了当今时代的文化瑰宝。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出发,深度剖析大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现状,了解中华文化弘扬对教育环境的现实价值,促进高校图书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渲染。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化信息基地,具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举办文化活动,不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面。  相似文献   

8.
侯斌  周鸿彦 《民族学刊》2011,2(2):27-31,85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立法,加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立法还存在不足和缺陷,应当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专业建设必须要贴近时代发展需求,当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时候,就应该从专业人才的发展方向、人才规格、类型等方面进行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最普通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在为国家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教学模式。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转型的深入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同样面临诸多问题。为此,结合专业发展现状,从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来发挥原来的教学优势,拓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生活着一群勤劳、勇敢、智慧、伟大的蒙古族同胞,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是传统的、民族的,还在于它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当前研究蒙古族音乐文化学者们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做好对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尤其是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一步分析优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提高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藏传佛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在组织方式、教义思想、学经制度、传承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均有独特之处,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种特色文化。汉藏佛教文化交流互动,推动了佛教中国化进程。在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中,藏传佛教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最深刻。藏传佛教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并成为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藏传佛教在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中具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必须参与中华文化建设,丰富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若想傲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要有深远的文化。我国大力重视文化发展,同时,对语言文字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汉语言文学在这股知识巨浪下应运而生,展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现今,汉语言文学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具有极高人文气息的一个专业,它主要是对中国语言的词语用法进行研究,对古今诗歌、散文等众多的文学作品进行评价与讨论。语言的出现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标志,它不是一个个枯燥的符号,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若想傲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要有深远的文化。我国大力重视文化发展,同时,对语言文字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汉语言文学在这股知识巨浪下应运而生,展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现今,汉语言文学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具有极高人文气息的一个专业,它主要是对中国语言的词语用法进行研究,对古今诗歌、散文等众多的文学作品进行评价与讨论。语言的出现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标志,它不是一个个枯燥的符号,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体验型”学习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尤其是围绕着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学,各个地方也以地方特色文化为基础,打造了研学旅行的教学新实践模式。该模式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对文化学习的认知,还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内涵,培养了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并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坚定发扬中华文化的自信心。本文将从研学旅行产品的意义出发,在概述湖南省怀化市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基于怀化市地方文化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就当前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而言,其应当以人文素质教学作为核心,对教学理念、方式等作出创新调整,进而实现当前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汉语言文学在人文素质教学中的价值体现,进一步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元代回回教育特征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元代多民族教育中 ,东迁回回人同时接受两种教育 ,即回回文化教育和汉文化教育。前者以学习回回自身传统文化为主 ,它是培养元朝所需回回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是元代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后者则以学习、研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 ,是随着元代回回人的聚合及汉语言文字的普遍使用而接受的重要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文化中诸多因素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差异,并影响语言学习的理解与表达.蒙汉语言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蒙汉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别.本文通过对蒙汉语言中词汇、语法和语用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着重探讨了汉语学习中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及文化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保护及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旨在说明,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得以形成并且不断发展的载体.因此,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也是保护并弘扬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对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先对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素养教育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