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法在语言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根据相关语言和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有必要的.作者通过分析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探讨了运用浸入式教学法进行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语料库数据分析探讨"V他个X"的构式归属问题。认为,"V他个X"构式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语义上都与双及物构式存在家族象似性,从而应该归入双及物构式范畴。通过语料分析还发现,"他"在构式中并非没有指称。  相似文献   

3.
李鹏 《中国民族博览》2022,(18):108-110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对人们日常的言语交流产生重要影响。“破防”一词是2021年年度网络热词之一,具有丰富的表现意义,使人印象深刻,通过调查发现,该词语法意义形态十分丰富,并且极具语用价值,本人对“破防”的语义发展和语用价值进行探究,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该词能引发强烈反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都是中国共产党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都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共同蕴含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基因,共同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共同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共同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铸牢思想基础、形成价值引领、凝聚团结伟力等方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指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生态共同体提供重要举措和物质基础。二者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同频共振的逻辑关联。因此,探究二者的互构逻辑、双向影响及互动的实践进路,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兴的"格"语法理论为基础,从把字宾语名词与谓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角度,根据语义格理论中受事格、施事格、系事格、处所格、工具格来对把字句进行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6.
在词汇的历时演变史中,"于是"由上古汉语的介宾短语逐渐演变成一个表承接关系的连词。本文对"于是"的虚化轨迹及虚化机制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于是"的虚化在先秦时期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7.
了在现代汉语语法里被称作助词,因其跟动词所表示的时间有关系,并且所处的位置不同,表示的语法意义和作用也不同,于是分出了1了2两种形态。但由于二者都是动词了虚化而来的,所以两者之间有相似性,表达形式也复杂多样,因此,本文就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了1了2进行梳理与总结,并结合实例进行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词的形式和内容这对矛盾中,形式规定着词的本质;词的语音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不能规定词的本质;词的语法形式才是词的本质所在,词的语法形式是以主观的方式存在于使用它的人们的心理之中。  相似文献   

9.
在“写文化”思潮影响下,“村民日志”是中国人类学界较早出现的一类实验民族志文体。“村民日志”让研究对象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但研究对象发出的声音并未真正进入人类学领域,这成为困扰中国人类学界的一个理论问题。马库斯新近倡导的合作人类学理念传入中国后,又有学者从合作人类学视角审视了“村民日志”,对“村民日志”实践合作人类学理念寄予了希望。对“村民日志”的文体规范及其局限性展开分析后认为,“村民日志”的文本内容具有琐碎式叙述的特点,影响到了读者的阅读感受。将具有类似文体特征的“村民日志”与《桑切斯的孩子们》一书放在一起比较后指出,研究对象的声音要能够真正进入人类学领域,需要人类学者与研究对象展开精诚合作。这种合作也体现了人类学民族志撰写的折衷主义,民族志研究要兼顾民族志的本体论和知识论功能。  相似文献   

10.
“伞式社会”理论是张继焦教授在研究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下所提出的新概念,也是企业人类学的一次重大突破.运用“伞式社会”理论研究老字号企业,是企业研究的一次新突破,本文选取百年老字号王老吉为研究样本,探究其历史发展与企业现状,以“伞式社会”分析老字号王老吉的成功之道,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所"字是一个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虚词,因此,研究"所"字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成因,不仅有利于我们弄清"所"字语法化的成因与机制,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汉语语法化的理解。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了虚词"所"的语法化历程,分析了"所"字语法化的成因与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回族经堂语中方位词"上"、语气助词"着"及倒序式的造词方式进行了讨论,认为它们与元明时期的"汉儿言语"存在着极为相似的情况。所谓"汉儿言语",是指由于受蒙古语言影响,在元代以元大都为中心,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汉语口语。从经堂语与元明"汉儿言语"语法形式的相似性方面,可以对其语言形成年代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3.
“宗”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特殊的量词,它既有个体量词的特征,又兼具约定量词的特征。“宗”在明清两代是一个活跃度很高的量词,到了民国以后,使用频率逐渐降低,在现代汉语中只保留了量词“宗”的核心用法。一些在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的搭配组合,如活用搭配和间接引申搭配等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不见。本文通过历史文献资料,来讨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量词宗的历时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14.
王华 《民族论坛》2007,(12):26-26
本文以江苏省海安县东一些乡镇的状况为例,考察了新出现的婚姻形式"两头奔",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坛主  白扬 《民族论坛》2008,(11):18-19
<正>红色的西红柿在空中飞来飞去,人们在宽敞的西红柿池里犹如身陷"枪林弹雨"之中——这是日前在广东东莞的新华南MALL生活城上演的一场万人"西红柿大战"。在当地第二届番茄节上,15吨经过软化的新鲜西红柿掀起了一场"精彩刺激"的西红柿大战,同时也引来人们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6.
唐勇 《民族研究》2023,(5):10-20+138-139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宪法关于“现代化”的规定经历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演进,确立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根本任务,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最高的规范性和指导性。在宪法规范上,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维度表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各民族维度表现为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各族人民维度表现为保障各族人民的权利。中国在法治轨道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18.
马成明  崔莉 《民族学刊》2022,13(11):9-17, 142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能否实现和保持健康发展在整个中国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有着特殊地位,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业中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重要性。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文章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视角展开论述,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平等团结、和谐稳定的政治前提,互补共生、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内核,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社会机制,绿水青山、美丽家园的生态屏障,这些相互联系的层面共同决定着民族地区的健康发展。民族地区与国家、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均是局部与整体的有机关系,民族地区健康发展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为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结合在网络民族志中的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网络民族志的“田野”——网络社区依托的互联网语境,认为它既是社交平台,也是一个信息分发媒介,可能面临隐形的舆论操控和审查;同时也是一个“舞台”、职业平台和交易平台,是一个名利场或角力场。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者自身在网络社群观察中所发现的“阐释困境”,总结了网络民族志面临的5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互联网作为田野存在的“虚实二重性”;二是行动者身份信息可能面临“人设面具”和符号包装的挑战;三是行为信息可能面临“符号表演”误导;四是态度和情感信息在同质化群体聚集的网络社群中可能是单向度的,对浸润、卷入其中尝试获得情感共鸣和深度理解的研究者而言,如何作出更客观的判断形成挑战;五是网络社会环境中的隐形力量——技术、资本和权力对信息环境之“池”的人为搅浑。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既有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所采用的网络民族志方法实践及应对上述挑战的对策,包括整合线上和线下、多站点研究、多方法融合、多视角求证等,并提出了“超脱”的必要性,在“浸润与超脱”这两个看似背道而驰的状态中来回穿越,或才能更好地兼顾高质量网络民族志所需的参与性与反思性,从而获得更贴近事实的理...  相似文献   

20.
走过一些学校后,我发现很多学校的日常体育课一般都是学生自由活动为主。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事着不同的运动项目,远远看起来学生们散落在运动场上,还真的很像是一只只到处觅食的小羊。这样的体育课被定义为"放羊课"真是很贴切。传统意义上的"放羊课"就是体育教师放任学生,在无计划、无管理的状态下自由活动。很多时候,"放羊课"就是体育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