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出发,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情进行分析,从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思政元素和融入点进行挖掘,探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始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在不断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也经过了数次的改革与创新,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日渐加深,而对高校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通性进行的探究,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二者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缓和过于僵硬的思政教育,还可克服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弥补其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功利性与技能化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因此,对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通性进行的探究,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构建和谐统一的教育局面的基础,也是协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视野下,怎样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到了重视。伴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深化,及其工作属性特点变化,现阶段的高职思政教育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缺少实效性体现、教育成果低。因此,怎样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基于社会工作视野下的专业方法、关系、理念等多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作为高职师范类院校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是联系课程育人、思政育人及实践育人的重要纽带,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由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职音乐教育,是对现行高职教育改革的全新审视,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时补充。因此,我们必须紧跟“三全育人”的改革浪潮,不断加强艺术育人、文化育人效果,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中面临的新任务和新形势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作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政治素质、塑造人文精神、培养理论素养和加强"三观"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应当树立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找准定位。本文从思政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剖析,从而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提出对策。由于陈旧的思政教学很难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们很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对思政课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西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朝着“精准化”方向不断提质增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越发突出。同时,我国西部高校在培养区域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稳定区域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表现出一些显著特点,面临着一些特殊情况,使得西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以打造“精准化”网络思政为目的,通过分析新时代多元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及西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从优化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实施“精准化”策略、采用“电子信息+”手段、提高思政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加强网络话语权等方面入手,对提升西部高校的自身可持续发展、地区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和全面发展的质量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过去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一般都是把美育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剥离出来,再单独进行有关教学活动,致使两者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就包括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内容,而美育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性研究,把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后,可以同时让两者获得发展,两者通过取长补短,共同促进高职院校教育进步,从人才培养上给予高职院校更大的推动力。本文对新时代美育和思政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也更加关注对于学生思想认知的正向引导,特别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要将引导学生的自我理想与民族发展结合在一起,主动承担相应的时代责任,早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系统介绍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结合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提升高校思政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政教育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倍受重视,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对新疆高校哈萨克民族学生思政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优化环境、双语教学、思政教育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影视欣赏》课程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合力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文章分析了《英语影视欣赏》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着重从课程思政下《英语影视欣赏》课程的具体实施入手,提升英语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深度挖掘和转化《英语影视欣赏》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思政,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成为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同时多元文化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政教育更要重视多元文化的渗透教育。本文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出发,研究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状况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充分了解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政教育现状,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未来的思政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许多教学经验的分析,笔者认为把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让他们在精神上和思维上有很大的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今后的大学教育中,要把红色文化更好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加强对学生的“学风”培养,充分发挥新媒介的作用,拓宽宣传教育渠道与维度,通过学习中国的传统节庆方式,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郑洲 《民族学刊》2022,13(7):33-40, 14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重要理论与现实命题,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民族院校作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通过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以课程思政协同推进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院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民族院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初步提出了民族院校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内容设置及教学体系设计,以期实现从“课程思政”到“思政课程”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14.
搞鑫 《民族学刊》2021,12(9):28-34, 116
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实践对于增进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同心共圆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思政课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主渠道。目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为了切实提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水平,进一步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相关院校需要在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思政课主课堂,打通“学科、学院、课程”间的互联互动,打造“课程思政”助课堂,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在我国对人才的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对人才培养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前景的不断发展下,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教育行业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加强对教师在教学上的方式改革,把握好教育改革的每次机会,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创新与提高,实现人才培养预期效果,综合提升高职院校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不断向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职教育人才,根据社会输送发展不断调整教学课堂,以达到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在高职院校的传统学前教育专业中,对学生的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高,而在后面的教学发展过程下,不断加强对学前教育中音乐学习教育的重视。带领学生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以及技巧的掌握程度,实现对当下社会学前教育行业发展对该专业学生在实际操作技能上的提升,帮助学生实现更为全面的发展,可以更好的提升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情操,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增强学生专业素养。本文主要通过探究高职院校内对学前教育专业在音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上的实践发展,讨论在课程项目化教学中对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在教学课堂上存在的部分问题,还有一些课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献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解决高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政融入与创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性强难以融入思政、思政元素植入生硬且协调性不足、思政融入过多而杂乱无章缺失课程特色等诸多问题,提出明确“立文化自信,育创新之才”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体现“传统文化设计力”思政特色的整体课程内容框架,利用思政元素与知识技能的隐性关系巧妙衔接与重组,采用“润—传—访—范”四步法路径展开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一项自古有教育之始便随着社会、教育制度发展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越来越融入进教育各阶段各类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近年来课程思政的全科化、全覆盖化加深,对高校非政治类课程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基于中西方高校德育手段下的外语课堂德育效果来探寻拓宽高校外语专业德育手段的路径,以期为课程思政大背景下以全科德育为目标,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人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下,人们为能够更好地探究事物客观的发展规律,对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便捷,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要顺应社会及时代的进步,在高效思政教育体系当中不断融入大数据时代的一系列特征,使高校思政教育体系能够与大数据潮流完全融合在一起,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新的途径,从而为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独特的力量。本论文针对大数据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我国现代社会文明法治基石之一,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社会大众的生活、精神面貌,在高等人才培养中思政教育环节对其进行有效的资源开发,选择合适方法提炼传统优秀文化为思政教育所用,是有效促进高等人才成人成才的途径之一。要首先认识文化内涵及可开发思政教育资源,立足这一角度总结既往利用度不足、融入缺乏有效契机的问题,之后通过融入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氛围、纳入校园文化等措施,让传统优秀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和魂。西藏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当前,西藏高校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机制不健全、教育内容空洞单一、缺乏有效教育载体等短板。解决的路径为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完善三全育人机制、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努力搭建互联网载体平台,书写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璀璨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