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经典文本与文艺学范畴研究》自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文本具有独创性、典范性、实证性和永久性。精读和重读原创性的文学以及文艺学、美学理论的经典文本 ,是进行文艺理论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文艺学范畴研究中 ,对经典文本的分析尤其重要。没有范畴就没有体系。文学典型等文艺学范畴是文艺学理论体系的细胞和“纽结”。掌握和建构文艺学的理论体系 ,必须全面而深刻地研究文艺学范畴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在范畴成员的判定标准以及对待成员间差异性的态度方面,经典范畴理论和类典型理论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因此二者常被认为是对立的两种范畴理论.论证表明,经典范畴理论与类典型理论并不是相互对立的.类典型理论是对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范畴的划分上,类典型理论更具包容性.然而,经典范畴理论也并非完全过时.在对具有相对恒定性的范畴如生物范畴进行归类时,经典范畴理论仍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时文学"典型"的一系列论述占有重要地位.典型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美学范畴或艺术尺度,而是一个更偏重认知功能的文学范畴,其认知的对象、范围和思维方式,是由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和特定的认知模式决定的.在现实主义思潮消退之后,典型的观念在现代认识型解体、意识形态观念改变的语境里近乎消亡.但是"反映现实"这一文学精神却不会消失,我们也因此有理由相信,我们能够在未来形形色色的文学思潮中发现反映着其意识形态话语特征的、嬗变着的、广义的"无边的典型".  相似文献   

4.
类典型论对西方当代语言研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研究类典型论应首先对比分析类典型论与传统语义范畴观的区别 ,从语义关系和认知层次两个角度评析类典型论的理论价值 ,类典型论这一概念有助于解决传统语义范畴观的逻辑难题 ,有助于认识推理这一复杂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5.
TRIPS协议所确立的私权保护模式,使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缺乏反映和概括知识保护运作状态的特有范畴。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范畴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知识产权客体的抽象,提炼出作为宪法学基本范畴的知识权,才能担当和反映知识保护运作状态的理论使命,满足人权保障在知识保护领域的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之典型理论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格斯的典型理论是有特定指向和内涵的文学批评范畴,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典型理论逐渐脱离恩格斯原有的理论轨道,演化为一个普遍性的文学范畴,造成理论上的严重偏误。于此对中国现当代典型理论的发展状态及特征、典型理论的内涵等进行了一番批判性的阐析,藉以重新认识、确认典型理论原本的理论定位和内涵。  相似文献   

7.
刘善涛 《东方论坛》2013,(3):101-104
原型范畴理论对词典的收词立目、义项切分和排列、释义和例证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新兴类词缀在人们创制和认知新词语的过程中发挥着原型作用,词典应按照原型范畴的要求,利用语料库技术,挖掘出积极稳定的新词新义,描绘出词义演变的脉络,概括出典型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更”、“更加”和“越发”出现环境的考察,总结了它们共同及各自适用的句式;并通过对出现频率的统计与比较特征的提取,概括出了“更”、“更加”和“越发”使用中的三个特点。同时,为了进一步把握这三个词的相互关系,我们运用了“范畴”理论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语言概念与认知的关系。概念作为知识系统包含两种认知域:抽象的意义范畴和概念所指的世界万物。概念系统具有纵向和横向的结构特征,概念表征的范畴具有典型——外围结构,典型效应反映于人们的文化预期和思维方式。概念的属性还影响语义表述的方式、范围和句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汉模糊语言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化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认知范畴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范畴的模糊性.认知科学上的范畴理论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模糊性的认知根源及原型范畴理论界定下的模糊,主要探讨在认知原型范畴理论的指导下英汉模糊语言存在的差异,即:范畴体系差异、范畴结构差异、原型内涵差异及范畴的缺失;以期探究语言模糊的实质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妙是中国文化、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文学艺术中富于民族艺术精神的审美范畴。妙在文化、哲学、文学、书法、绘画、审美等方面,表现出其自身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2.
实例分析表明,英语拼写体系虽不那么系统,但却有规律可循。本文对这些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对英语拼法研究提供一些新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先进典型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中我党总结出来的。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承载体,先进典型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学校思想整治工作当中对先进典型教育的有效运用,就是将先进典型的事迹和人物作为政治教育的典范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产生共鸣,最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先进典型教育通常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鲜明性、具体性以及生动性,是促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一重要的命题,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哲学和诗学研究。随着西方语言学理论的传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并着手试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以传统风格范畴的形成作为观察的起点,从描写和分析传统风格范畴的特征切入,寻找构成风格美感形态的基本因子为最终目标,来破解那些被认为不可言传的言语事实。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中国哲学形上学之天、道、命、理、性五个基本范畴之内涵辨析,指明中国哲学乃是不同于西方知性形上学的德性形上学,其本体论理论形态表现为追问生存之第一原则(德性原则)的生存本体论。中国德性形上学有着自己独具内涵的形上学范畴体系,体现出德性优先的人文关怀理念,并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之伦理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6.
"气"作为一个美学和文学批评范畴的提出,突出的是中国古代文学那种人化的和生命化的创作特色,这实际上涉及中国古代艺术创造的一个根本,那就是有生气、有生命力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东西.以"气"论文,还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人对文体风格、语言文字声律美的重视,体现出中国古人整体和谐、辨证流转的思维特征.从这些方面,亦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现代文论在价值观念上的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论范畴"脉"的引入和衍生与中医学、堪舆学的脉络理论密切相关,其文化内涵与文学本质规律相契合,成为"脉"论衍生的前提。古人在对文学创作、鉴赏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逐渐把握文学本质规律,这是"脉"论产生的内因,而古人比类取象的思维模式是其外因。"脉"生发出诸多派生范畴,其中"气脉"、"血脉"等从其他领域引入,"语脉"、"句脉"等由自身生发而来。它们的内涵延伸到文学作品的内在气韵的融通,意义、事理的连贯,以及字句的勾连等多个层面,体现出其描述对象的丰富性,蕴含了古人的文学创作观念。文论话语的经验性和随意性使得范畴边界模糊,但每个派生范畴都具有各自的意义偏向,这反映出范畴间的相互关系,也成为探究"脉"论衍生模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气"作为中国文化和哲学精神本源范畴,一直贯穿于中国文化和哲学史的始终。可以说,"气"既是哲学范畴也是诗学范畴。"气"既是文学的,又是美学的,更是文化的。"气"在从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过程中,其生命美学特质得到了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19.
认知范畴的边界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对范畴边界的不同认识体现了认知范畴观与经典范畴观的对立。经典范畴观认为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而认知范畴观却认为这个边界是模糊的,同时又是多样的、重叠的,可以通过语用的手段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文化差异中最主要的是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本文探讨了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强调了解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尔后从圣经、希腊神话、西方经典文学着手多方面对文化内涵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应如何真正将跨文化交际引入旅游学院的外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