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邓小平同志继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学风 ,创造性地提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是一不能丢、二要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 ,功能是树立精神支柱、提供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则是要精、要管用 ,重点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方法是联系实际、凭事实讲新话。总结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教训 ,主要是教育的失误和形式主义严重 ,并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者寄予了“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殷切期望。所有这一切 ,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两项历史性贡献:一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二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邓小平所以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其首要原因就是对自己所担负的重要职责的清醒认识以及对所负职责怀有强烈的意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明确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并怀有强烈的职责意识是邓小平在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迈出了第二步,即从精神实质、方法功能、历史命运三个方面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勇于实践马克思主义,这是邓小平能够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把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从中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在精神层面的含义一方面从文化深层机制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结合起来,使之具有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思维特色;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意味着中国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文化必须秉赋现代性.通过毛泽东的创造性阐发,马克思主义不仅真正秉赋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而且也克服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观性、朴素性和模糊性,使中国真正拥有了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有民族形式又具科学精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在"实事求是"、真理标准和"小康社会"等命题上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应有新的飞跃,同时应突显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位文化的特色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具体指导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形成正确的实践观念,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从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性内容,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深层哲学基础.正是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阐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这一思想包括其构建原则、关注焦点、价值取向、宽广眼界、机遇意识、双重向度等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7.
8.
所谓马克思主义观,就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和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以及在它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就源于他有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又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9.
论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搞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是正确坚持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践的结合过程 ,就是理论理性通过实践观念转变为具体实践的过程 ,正确的实践观念的中介作用非常重要。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处于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要始终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还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反对绝对真理观 ,在学风和实践中反对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一百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评价存在着正确与不正确、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他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种马克思主义观主要体现在要搞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在哲学的高度为法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洞悉法律本质的开放式路径。通过与其他法学流派的比较研究,得出马克思主义法学非常清晰的方法论内容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具体包括批判分析、实践分析、价值分析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具体包括经济分析、阶级分析、实证分析等。马克思主义法学因科学的方法论而具有了青春永驻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鲁迅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研究古代文学,重视"历史性"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了"知人论世"的传统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得以展开的具体历史境域.这种研究活动奠基于社会实践之上,从传统的认识论转向对人生的积极介入,突出文学研究的批判功能和实践功能.他完成了"知人论世"古典范式向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范式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1977年恢复工作后,在晚年做出四点彪炳史册的贡献:(1)推进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2)设计建设蓝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心系祖国统一,提出祖国统一的科学构想;(4)关注党的事业,顺利实现党的领导集体向第三代过渡.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在晚年著作中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系统论述了诸多道德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道德基本问题的科学阐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内容体系;对家庭伦理的人类学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思想的内容;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阐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对多种道德研究方法的运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这些贡献,为正确认识、解决当前各种社会道德现象及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王继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6):8-9
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改革实践的进程,相继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原理,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各种生态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新陈代谢的社会理论。他们把生态问题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讨论,指出当今人类的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他们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当代资本主义与现存的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这种理论基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中的全球化观念 ,具有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与鲜明的时代特点 ;展现出“三个面向”的开放能动的视野 ;包含着“和为贵”的东方文化传统意蕴 ;阐发了正确处理各种复杂世界矛盾的辩证法立场 ;提出了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全球化宏伟战略方针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与崇高的政治信念 相似文献
18.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是邓小平同志依据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作出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揭示了战争与革命不再是国际关系的中心问题。邓小平关于当今世界主题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这是世界人民面临的两大战略问题。这两大战略问题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丰富和发展民族团结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完 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爱祖国与爱民族相统一,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邓小平 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正确解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关系,这是一个持续争论并始终没有彻底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陈先达教授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此问题的最新阐述,拨开了长期笼罩在马克思主义上空的迷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陈先达教授今天如此深刻精辟的回答,是他长期在马克思主义大海里潜行探索的回报,是其几十年在哲学的汪洋里深度沉思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