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我国人口是一项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和前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幸福、符合全国人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重大措施。笔者认为人口控制实质上是要通过一系列社会措施,调节有生育能力的社会成员的生育动机,并改变他们的生育态度,形成一股节制生育的社会风气,实现社会所需要的人口目标。而这些问题都是与社会学紧密相联的。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以湖北省人口控制的先进典型——咸宁县大桥公社为例,对生育动机,生育态度以及控制生育的社会措施进行一些社会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人口生育控制与异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在我国,到本世纪末如何力争有效地把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无疑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人口生育控制实质上是要通过一系列社会措施,调节有生育能力的婚配个人的生育动机,并改变他们的生育态度,以最终实现降低生育率的目标。本文就是基于这种认识,对影响人口生育控制的异质理论作一初探,也算是千虑一得,聊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计划生育是一种人的行为,是指人们有计划控制自身生育的行动。行为产生的前提则是动机。由于我国的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从而使全民族在整体上产生控制生育的动机,这种整体动机导致全面的计划生育。从长期看,计划生育引起我国人  相似文献   

4.
人口控制的关键是对家庭生育行为的控制。家庭生育行为控制除了受社会、经济、文化、节育技术等因素的支配和影响外,同时也取决于家庭夫妇双方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接受程度,对各种生育因素影响作用的反映弹性和行为态度。在接受程度、反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政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背景 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由于生育行为是在微观家庭内进行的,生育政策必然要对家庭夫妇生育数量做出规定。这种规定,如果仅限于政府的文件、则仍属政策范畴;如果经一定的立法程序通过,就升华为…  相似文献   

6.
已婚青壮年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计划生育就是有计划地生育子女,它是人类为了使自身实行有计划的发展,根据固有资源和生产发展,对自己的生育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措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驱使人产生生育行为的原因是很多的,但究其原始动力,则是人的生育需要,这正象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任何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出于自己的需要”。人的生育需要是对客观现实需求的反映,它在主观上通常以生育动机的形式为人们所体验,而作为激励人们产生生育行为的直接动力的生育动机,又常常以生育意愿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人的生育行为可表达为“生育需要——生育动机(意愿)——生育行为”这一简单模式。  相似文献   

7.
关于青年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要问题,国内已有人分别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过研究,但对未婚青年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国内迄今尚未发现这一方面的报告.我们认为,在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特点青年化倾向占优势的情况下,为了抓早、抓好计划生育工作,首先必须使国家的生育计划与广大未婚青年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要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小.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国家生育计划与未婚青年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要过于脱节,就不利于国家生育计划的贯彻执行并招来青年对计划的不满;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胡伟略先生近著《人口社会学》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学文库学术专著之一 ,已经与读者见面。在社会学的旗帜下 ,人口社会学是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 ,它与社会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人口学深化的结果。人口社会学通过对人口行为的社会分析 ,探究人口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社会分析要比社会学分析广泛 ,可以而且应当包括经济分析。人口社会行为多种多样 ,但为了生存和满足的经济行为总是基本的 ,离开经济分析的社会学或人口社会学都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胡伟略先生专门从事人口经济学研究多年 ,深谙人口和经济互相作用的辩证关系 ,…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以往,人口生育行为的时间序列研究多集中于人口再生产的开始,即妇女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上。然而,妇女的终育年龄(即妇女生育最后一孩时的年龄)和妇女生育期的实际时间长度也同样是重要的生育变量。 因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妇女停止生育的年龄影响着几代人和家庭内的关系;一个其妇女的生育过程结束很晚并经历较长生育期的社会,必然具有高出生率和人口增长迅速的特点;这个社会一般也同时承受着产妇、胎儿和婴儿的高死亡率。因而,对妇女终育年龄和生育期长短的研究,同样也是对一个社会的人口生育行为的时间序列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妇女的初婚年龄、初育年龄探讨研究较多,而对妇女终育年龄和实际的生育期长短的研究涉足较少。本文运用suchindran和Horne提出的模型,试图对中国的情况做一探讨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计划生育项目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生育项目的最终目的是规范每一个人的生育行为,而生育行为是由在生育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生育动机引发的。但生育需要的形成并不等于生育动机的形成,生育动机的形成还要受到个人生育态度、生育观念和社区生育规范、生育准则的制约。从生育动机到生育行为的发生还要受到诸如各种服务、利益导向、奖惩制度、社会舆论等社会支持和自信心和影响。因此,完整地说,计划生育项目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效绩指标、过程指标和保障性指标三大方面:其中,绩效指标是整个计划生育指标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城乡人口生育意愿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意愿是指人们在生育上的愿望、追求。由生育意愿转化为生育行为,其间要受诸多变量的影响,从而使生育的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产生不同的组合。但生育意愿对人们生育行为,从而对生育率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人所共知的。我们通过1992年5月对浙江省1215名城、乡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的分析对比,对该省城乡人口生育意愿的差异;产生的原因与对农村人口控制的影响和启示进行初步探讨。一、浙江省城乡人D生育意愿的差异l.生育目的上的差异城市人口(不包括镇,下同)的生育目的,占有重要地位的是精神寄托,其次是养老保障,第三是传宗接代。而在农…  相似文献   

12.
<正> 人类蕃衍后代,是通过生育行为进行的。人口生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虽然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律,但却要受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现象所制约。社会诸因素无不影响人口的生育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口过程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也必然受生产方式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人口再生产、对人们的生育观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  相似文献   

13.
宣传教育工作历来为人口计生领域所重视,也是有效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手段。宣传教育的实质就是传播。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其目的就在于要使受控者在态度、行为、情感等方面产生传播者所期望的某种控制效果。从传播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宣传教育就是发挥传播的社会动员功能,改变受众思想,影响受众行为,实现传播的社会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婚姻家庭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婚姻家庭问题与人们的生育行为密切相关。生育行为归根结蒂由妇女承担。全国约有2亿育龄妇女,在农村的则有1.6亿多,可见控制人口的重点在农村。因此,搞清农村婚姻、家庭与生育的现状,将为掌握农村婚姻家庭生育的规律、指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所必需。为了搞清这些问题,我门于1983年9月深入到鄂东北大别山区的红安县进行了一次5.61%的抽样调查。这次抽样调查共分两个层次:简表的调查对象为全县已婚有龄妇女的5.22%,共4,265人,叫大样本;长表的调查对象为大样本的12.31%,共525人,叫小样本。本文拟根据这次调查的材料,从人口社会学的角度,运用理论和定量分析的方  相似文献   

15.
一、认真制定年度人口生育计划,这是加强孕前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否则,就不是计划生育,也就无所谓孕前型管理。制定年度人口计划要坚持两点,一要严格遵循制定年度人口生育计划的工作程序,每年三月底之前务必将生育指标落实到村及其它基层单位,规划到人;二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该生的列入计划凭证生,不该生的落实措施不能生。现行的生育政策是制定人口生育计划的政策依据,年度人口生育计划一旦确定,又必须再用人口生育政策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以确保年度人口生育计划的实施。这就是计划、政策“双轨”控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人口发展史说明,作为人口群体的生育行为,必然以某种生育文化为其背景并受其制约,决非随意行为。为了阐明生育文化与人口控制的相互关系,必须认清当前生育文化态势和生育行为规范,剖析二者的适应状况和存在问题,探讨完善控制人口的调理机制。一、生育文化态势生育文化是一种生育的社会观念形态,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处于一种变动态势。(-)生育文化的基础社会文化是生育文化的基础,一定形态的生育文化源于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构成。封建社会从社会文化的主导方面看,在政治思想上行富国强兵之策,经济思想上倡导以农为本,要求增加家…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学探讨生育动机的发生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心理学探讨生育动机的发生及其控制张义泉心理学的研究指出,目的性和起因性是人类行为的主要特征,即人的行为都是动机性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为达到一定目的的行为,人类的生育行为也是如此。运用动机理论去探究人类的生育行为,客观分析生育动机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8.
人类生育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人的生育行为的动机,指出在我国现阶段,哪些社会变化造成了人们生育动机的变化,最后对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生育水平持续走低,提高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对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基于深度媒介化的背景,融合了培养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以探究主动寻求信息和偶然接触信息两种信息获取模式对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并比较了相应影响在未婚未育与已婚未育群体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信息获取对生育意愿的“培养”并非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经由中介机制。主动寻求信息对已婚女性的影响更大,与之相比,偶然接触信息看似成本较低且缺乏动机,实则对两个群体均产生了“强效应”。个体生育态度和感知外部行为控制在主动寻求信息与已婚女性生育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就偶然接触信息对生育意愿的影响而言,个体生育态度和社会规范感知具有重要中介作用,且在未婚和已婚女性中均得到证实。感知内部行为控制的中介效应对未婚女性更为显著,而感知外部行为控制的中介效应则对已婚女性显著。基于实证结论,文章对新闻媒体进行生育相关的议程设置以及有关部门完善生育友好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 人口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口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人口社会学是人口学和社会学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一门正处在探索中的科学,因而它还不具备完整的体系。下面是我们对这门科学的初步设想。第一章人口社会学绪论一、研究对象;二、研究方法;三、学科性质。第二章人口社会学思想概述一、欧洲古代和近代人口社会学思想;二、旧中国的人口社会学思想;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