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都市白领的理财意识日益增强,但是很多人却仍然对理财一知半解。时不时偶尔会郁闷:怎么干理财却不见财?那么就要检查一下,以下理财小毛病,你犯了哪些。毛病一:从众心理重,别人赚钱就跟风前两年股市火的时候,不管是炒股还是买基金,轻松就能赚钱,这让很多根本不懂的人也一头扎进了资本市场。理财师接待的一位客户,两年前看到朋友炒股赚了钱,自己什么都不懂,就把20多万元存款全部扔进了股市,心里想着半年恐怕就能翻一番。可是,当时沪指已经5000多点了,随着股市大跌,客户的股票市值最差时缩水三分之二,如今还亏着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肖保根 《老年世界》2006,(23):35-35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年轻人尚且有忘事的时候,何况老人呢?存款后不用本子登记,是很多老人的通病,殊不知,偷一下这样的懒,就会损失很多“银子”。  相似文献   

3.
《职业》2008,(2):10-11
记得《新周刊》有一篇文章,把“我的钱”分成“热钱与冷钱、快钱与慢钱、聪明钱与傻钱”。“大款的钱、新壹的钱、中产的钱、小资的钱、贪官的钱、慈善的钱”。来。钱这东西。已经经被人们从各个角度进行过近乎刁钻的分类和研究。综上所述。不管是什么钱。人们都希望钱能生钱。人人都想理财。人人都想投资,但是钱生钱的途径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正经济危机下女性如何理好财呢?1.理财从记账开始每天用简短的时间记录下当天的花费,这样一个月下来再看记账单时保证吓一跳……1000元的衣服,500元的鞋,70元的电影费,100元的唇膏……平日的花费加在一起是那么多!因此,制定一套"用钱"计划很重要。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记账软件,做一张月收入支出表,每个月先固定预存一笔钱不动,余下的钱按轻重缓急细分,比如房贷、家用、交通费、餐费……然后把这些钱重新分配,慢慢就能学会应该怎么花钱才不影响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4月,30集电视连续剧《潜伏》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后,掀起了收视狂潮,女一号"翠平"的扮演者姚晨更受瞩目。姚晨的丈夫凌潇肃也是知名演员,这对影视红星属于"毕婚族",曾经因为不会理财,他们的生活一度乱了阵脚;学会理性消费后,幸福重新"潜伏"他们的家庭……  相似文献   

6.
肖远金  刷刷 《现代妇女》2004,(12):41-41
我们夫妻二人各自经济独立,加上小学的儿子,三口人按照三A制各理各的财,并且还都认为自己是理财的行家里手。讨论起谁是我们家庭里的理财“英雄”,我们都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于是,大家都把自己的“丰功伟绩”摆出来评论了一番。  相似文献   

7.
再多吃一个冰激凌,再多玩一次滑梯,再多看一会儿电视,再多听一个睡前故事……类似这样“没完没了”的央求让爸爸妈妈们难以应对。我们得让孩子知道凡事都有节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没完没了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相似文献   

8.
突厥 《老人天地》2010,(9):42-42
在日本,许多老年人把个人晚年理财的模式定为“三分法”。我的日本朋友冈田是一所大学的退休教授,月退休金是8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25万元),扣除每月的房贷5万日元,生活资金有75万日元,这在日本,是偏中等家庭生活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兰心 《伴侣(A版)》2011,(10):55-55
正如今的家庭主妇们,大多有着强烈的理财意识,努力为家庭幸福做着坚实的后盾。主妇们理好财,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缓解丈夫的工作压力,激发其更多的赚钱动力。女性普遍的心理特点是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所以,在理财方面,主妇们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主见、喜欢跟风,而一旦遇上投资亏损就六神无主,很容易改变甚至中断原来制定好的理财计划。所以要做  相似文献   

10.
吴雪征 《职业》2010,(3):24-25
在房奴和准房奴的工资单上,总是赫然写着“房子”两个大字。在孩奴和准孩奴那里,还有“孩子”两个更醒目的大字,而在这大字之后的数字越发小得可怜……房子、孩子已经成为我们一生中最重要和最大笔的支出,学会理智、科学地理财,不仅让我们能有所应对,更事关生活和工作的舒适度,且来看看四类房奴的故事和专家从理财角度提出的建议吧!  相似文献   

11.
在房奴和准房奴的工资单上,总是赫然写着房子两个大字,在孩奴和准孩奴那里,还有孩子两个更醒目的大字,而在这大字之后的数字越发小得可怜……房子、孩子已经成为我们一生中最重要和最大笔的支出,学会理智、科学地理财,不仅让我们能有所应对,更事关生活和工作的舒适度,且来看看四类房奴的故事和专家从理财角度提出的建议吧!  相似文献   

12.
力里 《老年世界》2006,(18):33-33
生活中有许多细小的环节,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掉本来并不充裕的钞票。一、打折商品刺激购物欲望。打折商品低于正常的市场标价.购买它看似占了商家的便宜,当然这只是建立在“买得其所”的基础之上。如果买了一大堆派不上用场的打折商品.其结果只能是占用了宝贵的资金。因此购买打折商品要充分考虑它有无实用价值,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支出。  相似文献   

13.
《老年世界》2013,(11):29-29
清明节期间,包头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在全体老干部和老年大学师生中开展了“文明过清明”系列活动,1300余名离退休干部参与了活动。  相似文献   

14.
邓燕林 《职业》2008,(2):71-72
“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出自《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相似文献   

15.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古时候,有个女子要出嫁,母亲告诉她:“到夫家后要拼命存私房钱,免得有什么意外,将来被休了,生活无所依靠。”女子嫁到夫家后,果然遵循母亲的“教诲”,努力存私房钱。有一天,婆婆发现媳妇存了很多私房钱,大怒,让儿子休了媳妇。这个媳妇却没有感到难过和悲伤,回到娘家后就告诉母亲:“娘说得真对!还好我存了许多私房钱。”  相似文献   

16.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已经形成一种“低生育文化”。“低生育文化”包括了政府主导的“独生子女文化”和草根自觉的“儿女双全文化”。理性的生育求的是“好”与“福”。儿女双全是为“好”,衣食无忧是为“福”。但过去那种“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基本上没有了市场,很多调查可以支持这一判断。  相似文献   

17.
李才 《老年世界》2009,(10):38-38
投资型保险产品爆发性增长 当股票、基金还在套牢时,投资保险市场就成为较好的选择。保障与理财两不误,既可以为将来养老积累资金,又可以参与资本市场投资,获取一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常听人们说:人到老年.只能是“耗财”而不能“生财”了。我偏不信这个邪.和老伴一起参与理财.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也使得很多人开始对我们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精明的主妇都有一副理财头脑,只是被一堆光鲜的东西埋没了。购物狂遇到购物狂本该喝得不省人事的新郎安志斌醒了。老婆数礼金的声音太兴奋,像抓住喜羊羊的红太狼。醒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怕自己错过了礼金的分配权。亲爱的,这钱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你的随便你  相似文献   

20.
《老年世界》2009,(16):34-35
民间有句歇后语:“三九天的火炉,三伏天的蒲扇——无价之宝!”的确,三九寒天,冻得人萎萎葸葸,了无生机,一近火炉,阵阵暖流潜人心窝;三伏酷暑,热得人烦烦躁躁,蒲扇一摇,清风缕缕,沁人肺腑。这舒畅劲儿,岂能用价格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