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还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分子,这是谁都承认的客观事实。问题是新资产阶级分子是怎样产生的?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深入批判“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拨乱反正,肃清“四人帮”在经济理论方面散布的谬论,堵塞产生新资产阶级分子的渠道,打击资本主义势力,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加速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祸国殃民的“四人帮”为了复辟资本主义,竭力诋毁社会主义制度,胡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这是地地道道的反革命舆论。为了拔乱反正,肃清流毒,我们调查了我省城乡一百六十四起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绺窃、诈骗、销赃、打砸抢等罪犯(其中许多人就是新生资产阶级分子)、案例。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生资产阶级分子产生的经济原因作以下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四人帮”为了复辟资本主义,长期以来,肆意诋毁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疯狂地破坏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他们胡说什么“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交换,无论从它的形式和实质来看,都是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土壤,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它“既保护老资产阶级,又孕育着新资产阶级”。这是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严重歪曲。  相似文献   

4.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新事物,还是资本主义的旧事物?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还是修正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无产阶级战胜资本主义的强有力的工具,还是产生资产阶级分子的经济基础?这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界限都被“四人帮”搞乱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现在是彻底批判“四人帮”的谬论,坚定不  相似文献   

5.
“四人帮”为了复辟资本主义,长期以来,肆意诋毁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疯狂地破坏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他们胡说什么“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交换,无论从它的形式和实质来看,都是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土壤,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它“既保护老资产阶级,又孕育着新资产阶级”。这是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严重歪曲。  相似文献   

6.
“四人帮”反党集团为了篡党夺权,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极力丑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对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制度,更是肆意诋毁。他们把按劳分配打成产生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但是,按劳分配明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怎么能成为产生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呢?于是他们又利用资产阶级法权问题制造混乱,用歪曲和篡改经典作家原意的卑劣手法,把按劳分配和资产阶级法权等同起来,把资产阶级法权和产生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等同起来,捏造出一个“按劳分配=资产阶级法权=产生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的反动公式,用来论证他们所谓按劳分配产生资产阶级的谬论。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个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四人帮”出于其篡党夺权的政治需要,大肆诬蔑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胡说它必然产生资本主义活动和新生资产阶级分子,是“党内走资派”的经济基础。他们控制的舆论工具曾一度拼命推销这种冒牌货色,把人们的思想搞得异常混乱。现在应该肃清“四人帮”散布的谬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及其与新生资产阶级分子产生的关系。这对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这是革命导师曾经论述过,并且已由实践证明,它是科学的。“四人帮”肆意诋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说它是资产阶级权利,是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分子的经济基础,攻击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是修正主义,结果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为了澄清被“四人帮”搞乱了的理论和路线是非,拨乱反正,准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按劳分配理论的精神,本文阐述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一、“四人帮”为什么歪曲、丑化“按劳分配”? 王张江姚“四人邦”在理论上一窍不通,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是颇为能干的。姚文元胡说什么:“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是产生新资产阶级分子的重要经济基础”,张春桥把按劳分配丑化为“旧事物”,王洪文则诳言,在资本主义社会实行过“按劳分配”。“四人邦”控制的舆论工具,更是连篇累牍地攻击、丑化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不容践踏》(见《辽宁大学学报》1977年第2期)一文中,对“四人帮”在按劳分配方面的一些谬论进行了初步的批判。在那篇文章里,我们指出,姚文元所说的“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则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重要的经济基础”,实际上就是把按劳分配这个社会主义分配关系说成是产生新资产阶级分子的经济基础。这是明目张胆的否定按劳分配原则,丑化社会主义制度,搅乱人们的思想,打击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破坏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建设。在这里,对他的这个谬论,再作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全国正在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关系到捍卫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则的大论战。这场论战也涉及到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问题,即真高举还是假高举的问题。开展这场大讨论不是偶然的。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林彪、“四人帮”多年来颠倒是非,在实践中自然提出了许多问题要加以澄清,比如,关心劳动群众的物质利益是马列主义还是修正主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原则还是复辟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权利”是不是产生新生资产阶级的物质基础?当前条件下,自留地、家庭付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补充还是资本主义的  相似文献   

12.
“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抛出资产阶级权利是产生新资产阶级分子的重要经济基础的谬论,肆意篡改马克思主义,搞乱了思想、理论,颠倒敌我,混淆黑白。要弄清他们怎样修正和背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搞清楚革命导师是怎样提出和论述资产阶级权利的。  相似文献   

13.
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是一伙新老反革命结成的黑帮。为了篡党夺权,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他们把矛头直接指向我们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四人帮”的阿飞司令、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王洪文,公然叫嚣:“踢开党委闹革命”。在这个极端反动的口号煽动下,他们那个资产阶级帮派体系的大小喽罗,曾一时“闹”的乌烟瘴气,黑云乱翻。他们上下串连,兴风作浪,“或策划于密室,或点火于基层”,猖狂地向党进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大”路线,揭发批削“四人帮”反党集团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谬论,澄清“四人帮”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上造成的混乱,政治经济学系七五级学员,结合学习“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专题,对按劳分配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意见综合整理如下: 关于按劳分配中资产阶级法权的性质一种意见认为: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法权”是社会主义因素不是共产主义因素,但绝不是资本主义因素。其主要理由是:(1)马克思讲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法权”是指按劳分配中存在的“平等的权  相似文献   

15.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已经被推翻的反动阶级,还企图复辟。在社会主义社会,还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这里所说新的资产阶级分子,就是指那些新产生的,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危害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公有制,侵吞社会财富,触犯刑律的分子。新生资产阶级分子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同旧的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环和资产阶级分子相勾结,成为我国目前城乡资本主义势力中最猖獗的部分。五届人大通过的新宪法,按照我国阶级斗争的实际,增写了惩办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的规定,这是巩固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社会主义生产中人们相互关系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早已作出明确的说明。但是由于前几年“四人帮”为了替他们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政治纲领制造理论根据,抹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区别,肆意践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篡改社会主义生产中人们相互关系的性质。他们胡说什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中人们的相互关系“最基本的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包括党内资产阶级)的阶级关系”,并“呈现出某种类似资本主义企业里的那种对立关系”,甚至是“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对立关系”。(原上海市委写作组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了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拨乱反正,本文拟就社会主义生产中人们相互关系的性质问题,谈谈我们的一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要“按劳分配”的理论,经过列宁、斯大林和我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坚持按劳分配生产就发展,破坏按劳分配生产就倒退,这就是我们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万恶的“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肆意歪曲和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他们诬蔑按劳分配是资本主义因素,说它是产生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的经济基础。他们把实现按劳分配的各种具体形式,诬蔑为修正主义的“物质刺激”,把贯彻按劳分配诬蔑为搞修正主义,把坚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干部,打成走资派。“四人帮”搞乱了理论,搞乱了思想,搞乱了政策,使我国刚刚建立的还很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遭  相似文献   

18.
关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问题,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基本解决了,可是近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为了攻击社会主义的民主,又来大肆渲染美化资本主义的民主。本文就资本主义普选制的产生、发展、选举原则等方面,透视其局限性。一、资本主义普选制的历史发展及其进步意义。“普选制”是资产阶级所标榜的体现民主制度的形式之一。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按照“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投票”的原则建立选举制度,并声称他们的这种“普选制”是最具有普遍性的民主。资产阶级在同封建专制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建立了选举制度,以对抗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资本主义普选制的建立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以资产阶级民主的发源地英国为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早在十七世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战后,尽管资本主义在自身的发展中发生了某些变化,这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国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少数人为了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大肆宣扬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趋同论”。因此,认真剖析“趋同论”的反动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在讲到必须搞清楚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专政的问题时明确地指出:“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因此,要多看点马列主义的书。”这就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即“林彪一类”的阶级本质是什么?林彪反党集团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什么?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对于坚定地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一步一步地造成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