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父亲的契约     
阿宇 《可乐》2010,(12):74-75
失约的代价 我从商学院毕业,满怀期待地打算进父亲的公司工作,没想到父亲只说了一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给我任何机会。我一气之下,摔门而去,决心自己闯出一番天地。  相似文献   

2.
改名     
我是独生子。南下四川时,我的父亲已年过五十,母亲比父亲还要大几岁。家中劳力有限,是否南下四川,我思想上有过激烈斗争。当时想过,这是我积极投身革命工作的一次机会,不能错过。现在形势大好,没有啥过不了的难关。  相似文献   

3.
韩寒 《可乐》2010,(5):60-60
我生来就是一个乡下人,从小在金山长大,一直到初中还是农村户口。父亲在“文革”后考取华东师范大学,一开学就被检查出患有肝炎,退学了。他通过自学,还是拿到了大学文凭。父亲后来在农村的文化站工作。写作和摄影,我受了他很大影响。父亲开车不行,还好,这点没有受他影响。  相似文献   

4.
白岩松 《社区》2014,(35):23-23
有很多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社会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5.
大学通知书下来那天,我并没有像很多人那样狂喜。看着父亲尴尬的脸色,我悄悄躲回了自己的小卧室里面。单位精简人员,几个月前,生性耿直的父亲得罪了某领导,于是下岗人员中,他首当其冲。一家人本来就紧巴巴的全靠父亲的收入,但没想到连这份收入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6.
欧阳杏蓬 《社区》2008,(23):36-37
黄水寺在哪里,父亲跟我说过,可是黄水寺在一九五八年被毁了,连一根毛也没有留下。黄水寺在哪里,我从一开始就迷茫,父亲的话轻飘飘的,在油灯下扑闪了几下,就像焰里灯花,熄灯的时候被一口气吹走了。黑夜里,我想,黄水寺在阙家岭,在三江交汇点,在大河边,我不能确定,我亦不敢挪一下身子,父亲在身边已睡得沉实,而黄水寺却陪着我失眠。寺庙没有了,佛却立上了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7.
怀想父亲     
昨夜我又梦到了父亲,每年的这段日子冥冥之中父亲总会托梦于我,虽然我并没有刻意地去想,甚至想忘记这个让人心酸的节气,但是这个梦境依然会如约而至,不离不弃。于是我相信父亲是与我们同在的,在每个或悲或喜的日子,他总在不远处慈爱地注视着我。  相似文献   

8.
一箱家书     
父亲年届70,满头银发,走路颤巍巍的。但读过书的父亲头脑却依然清晰,并一直坚持给我写信。第一次收到父亲的信是在母亲去世后。当时,我正在一所远离家乡的中学读书。因为我舍不得花路费和时间,所以很久没有回家;当然更主要的是怕回家后再次陷入丧母的悲痛中。那天课后,班主任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去,我忐忑不安地跟在他后面,以为自己什么地方犯了“规”。但令我惊讶不已的是,他只是交给我一封家信。那是父亲的笔迹,信写得很短,但我还是读懂了父亲的意思:因为农忙,家中的猪又要下崽了,我不能去看你了。你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家,我…  相似文献   

9.
没有谁是凭空来到世间的,亦没有谁是独自走完人生的。父亲不仅赋予我生命,更教会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这人世间,父亲是最懂我喜怒悲哀的人……,所以在我的诗文中,描写最多的只怕就是我的父亲了。父亲的英雄事迹从小就深深感染着我,也正是在父亲的指引下,最终确定了自己人生的正确航向。无论面对怎样得意失意的沧桑感悟,父亲都能令我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为我坚强的精神柱石。包括到东北大森林里锻炼了8年也是遵照父亲的意思去的。父亲对自己要求很严,但他也很会做思想工作。记得有一段时间因误会回到家後情绪低落,父亲便拿出珍藏了几十年的茅台…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1976年,我母亲去世。在城里工作的哥哥表示要接父亲到城里住,老人不同意;我让父亲与我一起住,父亲也不肯。我只好经常回家帮父亲洗衣做饭。1998年,父亲突发脑溢血死亡。在清理遗产过程中,哥哥表示,他没有承担多少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些年苦了我,加上父亲死后除留下3间平房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因此,他什么也不要,全部由我继承。可是就在当天下午,我去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6根金条。哥哥立即翻悔,要求收回他说过的话,将金条归他所有,其他遗产归我所有。我认为大哥说话不算话,不能继承父亲遗产。请问,大哥还能再取得继承权吗?钱某钱…  相似文献   

11.
店主和小偷     
我在成长的过程中爱上了体育运动,部分原因是我父亲是一名高中体育教练,他把对体育运动的热爱遗传给了我。问题是20世纪60年代,没有任何专为小女孩组织的体育运动。我只能在后院与父亲或邻居家的孩子们打球。  相似文献   

12.
心痛的感觉     
今天是我命运的起点,也是转折点,没有欢歌没有笑语,有的只是清卷笔黑。但也是在今天,让我了解到父亲是爱我的。  相似文献   

13.
想父亲     
阎连科 《社区》2002,(4):54-55
我的父亲有15年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了。埋他的那堆黄土前的柳树都已经很粗了。不知道他这15年想我没有,想他的儿女和母亲没有,倘若想了,又都想些啥,可见我,  相似文献   

14.
刘伟  葛君萍 《社区》2008,(28):47-48
“因为我父亲吴××独自一个人居住,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经常摔倒需送医院抢救,我自己远在桐乡无法照顾父亲,所以本人今天特别委托杭钢北苑社区全权处理我父亲吴××的一切事项:1.父亲财产由社区处理,包括父亲生病、住院、去世需要的一切费用,有医药费、治疗费、护工费、丧葬费等等,都由社区从父亲财产中开支,如果超出父亲财产承担范围,就放弃治疗。2.本人对以上具体事项全部同意,没有异议,绝不追究社区任何责任。委托人:韩×。2008年7月3日。”  相似文献   

15.
令狐安 《中华魂》2013,(5):53-53
几天前,我和家人为昏迷中的父亲李东冶轮流按摩肿胀的四肢时,往事不觉一一浮上心头。在战争岁月,父亲和他的战友们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建国后又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复兴中华的伟大建设事业中。他平日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我们对他职务变动原因的了解,竟是来自“文革”街头的大字报。由于要求严格,小的时候我还怨恨过他。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父亲,在河南开封长大。父亲一直在奋斗,考上了武大,来到武汉——一个全然陌生的城市。他在这里读书,工作,结婚,生了我。他的奋斗,换来了一所理想的大学、一个合适的职业和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也许就是别人眼中我平凡的父亲——离家游子。他的心也许一半是黄河,一半是长江。我仍记得,父亲那晚接我放学后没有带我回家,而是赶上一班火车,直奔开封。父亲那时的表情,我从未读懂。  相似文献   

17.
一箱子白纸     
陈忠实 《百姓生活》2014,(11):17-17
大约在我出生前一年,父亲到上海谋职,做了一个军官的秘书。乡人无不称羡,可是,父亲离家两年并没有一批一批款项汇回来.  相似文献   

18.
母子情深     
我的奶奶是山西运城人,姓刘,名字我已不记得了。奶奶在中年丧夫的不幸打击下顽强地挺了过来,独自抚养我父亲和大伯、二伯长大成人。太原战役后我父亲和二伯双双南下,一个去了西藏,一个去了四川。自此一别,奶奶便忍受着长年思念儿子的痛苦,临终也没有等到我父亲回家探望。  相似文献   

19.
与父共眠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营盘里每年老兵“流”走了,又有新兵“补”进来。每到年末看到新兵进来,总要回想起自己当新兵体检时,与父共眠的往事。记忆中,觉得从小就没有与父亲在一起睡过觉。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说,是个小男子汉了,一个人睡吧。于是,便一个人在厨房临时摆的小床上,一睡就是十几年。一个人睡厨房,就意味着离开了妈妈的怀抱,离开了妈妈温馨的呼吸陪伴着走向梦乡的惬意。于是便恨父亲。觉得父亲不爱我。再加上父亲不苟言笑,不陪我玩,不给我买玩具,越发觉得与父亲没有感情,以至于和父亲天天在一起,见面也不多说话,好…  相似文献   

20.
父亲特别爱抽烟,小时候每当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回到家,我和弟弟便围在父亲膝前,让父亲吐烟圈儿给我们看。这时,母亲就笑着站在旁边看着我们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