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微博     
老树 《老友》2012,(2):10-12
《羊城晚报》2012年1月8日发表文章《微博是怎么炼成的》说,2010年,微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这一年,微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蔓延,“碎片化”的信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日记局长”、“山西疫苗案”、“南平杀童事件”、“王家岭矿难”、“上海火灾”、“仇子明被通缉”……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引起了人们对微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折射出微博的力量,掀起了中国社会信息传播的“微博热”.  相似文献   

2.
微博谣言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微博的虚拟性为微博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前提条件,微博的隐蔽性使发布谣言的责任主体难以确定,微博的互动性使微博谣言的传播范围更广。性质瓶颈的“谣”化,主体瓶颈的“谣”化,心理瓶颈的“谣”化,类别瓶颈的“谣”化,反映出中国网络法制不完善、公民法律意识淡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有效推进微博的健康发展,对微博谣言进行法治规范和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微博问政”实践的纵深开展,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微博问政”的内涵、特点及其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推进“微博问政”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浪“热门微博”榜、新闻中心新闻榜的比较发现,媒体议程与微博议程之间的“议程碰撞”挑战媒体议程设置能力.微博意见领袖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微博用户偏重感性的认知模式影响微博议程的形成.在微博平台上,媒体应采用人际传播模式与受众进行平等沟通,借力已有意见领袖“放大”媒体声音,注重用户的情感诉求,在“温情”媒体角色扮演中探索议程设置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剧”……自从微博流行火热起来之后,但凡被冠以“微”字的都能撩到不少眼球,赚到许多点击率。正是这种“微”效应,也让一年多来“微电影”风生水起,迅速飙红流行。  相似文献   

6.
结合南通地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提出要正确树立微博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指出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挑战的同时,又带来构建“四大平台”的机遇。倡导通过在高校构建全员育人的“微博集群”,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成为引领学生的“微博达人”,建立网上网下“虚实结合”的教育机制,从而创新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方言微博从其形式和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以方言写微博”和“以微博写方言”两种。方言微博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透过方言微博,重新审视普通话与方言的“存废之争”,我们认为,在重视语言的统一性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对微博这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博强自由性、高互动性、即时、多元非线性和裂变性传播效果等特征;论述了对微博传播进行有效引导和控制的重要性,在借鉴已有调控经验基础上,提出通过微博网站“自治”、用户群体“自律”、媒介深度融合、政务微博正面引导等策略对微博进行有效调控的建议,推动微博进入一个稳定、有序、健康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9.
政务微博融合了网络社交媒体和公共管理官方媒体的双重特性,使用便捷、管理简单、影响广泛、信息权威,能弥补传统电子政务的不足,是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的新利器。本文从政务微博的公共服务职能出发,针对当前我国政务微博应用存在的“服务功能破碎”和“服务流程混乱”等问题,对政府公共服务流程重构、政务微博理论模型和政务微博模型的实践路径做浅析,设计面向公共服务的政务微博框架。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伴随微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流行结构“微X”,运用语义、语用理论展开分析,阐述“微X”的语义演变和语义衍生的动因、语用范围和语用动因,指出“微X”语义发展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沿“微型”义发展,表示“微小”;另一条是沿着“微博”义发展,表示“……的微博”或“以微博为平台的”。隐喻性泛化是其语义衍生的内在动因。从语用上看,“微X”的使用领域在逐步扩大。该结构的流行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需求,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和人们的时代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微博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发动机和信任危机的策源地.近年来,微博引发的舆论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都拷问着政府公信力脆弱的神经,微博的扩大化效应和传播效应使得政府公信力的塑造和维护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微博所带来的体制外动力又推动了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微博政务”、“微博反腐”和“微博问政”等正是微博正能量的表现,鞭策政府积极维护和打造阳光的政府公信力.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内涵机制入手,分析微博对公信力主体因素的影响以及公信力内涵机制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嬗变,进一步探讨微博时代下政府公信力所面临的契机和挑战,并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微博凭借其良好的开放性、便捷性、互动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异军突起,迅速成长为主流网络媒体,“微时代”来临。2010年以来,党政机构和官员掀起了“微博热潮”,政务微博日益成为体察民情、汇集民智、疏通民意和聚拢民心的重要平台,一方面,为“微时代”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其自身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如何推动政务微博良性发展,切实提高“微时代”的社会管理水平就成为我们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瓶颈在于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时效性强,而课本内容往往滞后,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运用微博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要理性面对微博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作用:既要利用微博畅通课程的主客体、介体、环体四个环节、提升教学效果,又要坚持疏堵结合,正确对待微博这把双刃剑。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使用微博应该去仪式化,把握好“三个一”“三个多”,通过建立教师使用微博的奖惩机制、微博主旋律导向和微博的效果评价体系,架通形势与政策课程和信息之间的桥梁,拓展课程改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奥巴马、梅德韦杰夫、卡梅伦……这些国家领导们都拥有了自己的微博,并且还互相添加关注,成为对方“粉丝”。目前。全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开通了微博,“微博外交”已经成为了国际政坛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为将微博用于协作学习,促进教育信息化,根据实践,对基于微博的协作学习的优势、操作要点和误区进行了探析。其优势有:具备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微博功能与协作学习基本模式高度契合、开放性学习模式更具有公益性、极大地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背对脸”的交互形式可提高发言率、微型化使协作学习更便捷、最大程度地调动与整合网络资源、集旧有协作工具之大成。操作要点有:创建易识别、可持续使用的微博群组、发布相匹配的学习任务、有效评价全程跟进、形成共识性学习成果。该操作容易产生的误区有:将其上升为主要学习手段、将微博“自由风”“娱乐风”带入协作学习、异化成网络信息的堆砌、“碎片化”等同于“杂乱化”等。  相似文献   

16.
章睿齐 《社区》2011,(6):55-56
真实案例: 晓燕最近疯狂迷恋微博,成了_一个超级“围脖控”。最初,她是被好朋友晓甜拉下水的。晓甜是海派清口笑星周立波的铁杆粉丝,她常常跟晓燕炫耀:“我占到了周立波微博的沙发”、“今天我是第一个转发周立波微博的人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晓燕也注册了微博,刚开始觉得能在名人那儿占到沙发真是莫大的光荣。一旦沙发成功,晓燕能兴奋一整天。  相似文献   

17.
周红梅  李卫家 《社区》2012,(31):8-8
每天早上一上班,仁和社区的挂职干部李卫家就会打开微博浏览一番,在工作的间歇,他也会习惯性地打开来看一下。他这么做可不是在工作时间“开小差”,而是在查看有没有社区居民在微博上面“戳”他来反映问题。而这个微博正是仁和社区的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18.
微传播即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1年1月10日开通“陈先红红树林”新浪微博以来,我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微博控。在每一个碎片化的空闲时间,甚至于大段大段的学习时间,都情不自禁地沉浸在iphone4的苹果力+新浪微博的围观力所建构的“人联网”世界里:新鲜的资讯、智慧的思考、丰富的情感、冲突的社会、激扬的情绪……3个多月近万名熟悉或者陌生的朋友注视,让我深度体验着“微传播”的生活图景和关系模式,让我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我在微博上写道:“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不开微博是不合格的,否则,我们永远只能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做明天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微博的传播方式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传播媒介,它集便捷性、公开性、交互性等特点于一身,实现了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的可能,以140个字符体现了微博用户主体的观点,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各项事务中有着自己特殊的传播方式。在网络社会的公共领域中,微博媒介发挥着“社会公器”的作用,文章旨在从传播学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公共领域”中微博用户的类型特征及行为需要,在研究微博用户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讨论微博对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机制,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探讨微博在现实社会的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浪微博第一批“大V”、运营的“我爱PPT”和“进步读书”两个微博账号目前拥有近两百万名粉丝,其“我爱PPT”“进步主义”和“营销之美”三个微信公众号又具有极高人气……踩着互联网发展的风口,90后自媒体人沈帅波的成长可谓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