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树智先生是我国中东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地区史、国别史、专题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他对中东史研究的贡献:引领学术前沿;建构"文明交往论";注重学科建设;富有学术情怀。  相似文献   

2.
彭树智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教育贡献源于他对人生境界的深刻觉解和坚实践履,基于他多年来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和理论探索的持续深入。彭树智教授进行了一些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在西北大学主持创建了全国第一所文博学院,建立了中东南亚博士学科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把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建设成为中国中东研究最大的人才培养基地,而且在大学历史教材建设和博士生培养方面也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硕的成果。从学术群体、学术思想和学术传承上看,西北大学的中东研究客观上已经形成独特的学派特色。  相似文献   

3.
从提出"历史交往"概念到形成"文明交往"史观直至系统提出"文明自觉"的史学理论,我国著名世界史学家彭树智先生20多年来致力于人类文明交往的探索,漫漫文明鸿踪论期盼人类摆脱历史交往的野蛮性,最终走向交往的文明化。  相似文献   

4.
彭树智先生对现代民族主义研究的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亚非拉地区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政治斗争,亚非地区建立与巩固民族独立国家相关的政治思想,亚非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彭先生对现代亚非拉民族主义政治斗争、现代民族主义思想、现代化改革都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类型分析,从而揭示了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多样化的历史景象,取得了在民族主义运动史研究和世界史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对我国的世界史研究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作者与彭树智教授的三度师生情谊,以及彭树智培养学生之法和教学科研管理之道。即强调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重视科研基本功训练,注重培养个人的科研生长点;根据现有学科的特点,确定合理、科学的发展方向,做到小而强、有特色,确立本学科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出版高水平的系列研究成果,打造研究所的"拳头产品";建立独特的学派。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文明发展与不同文明间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它继承了中华传统“文明观”,批判了现代西方文明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道路探索经验的积累和提炼,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包括“五大文明”协调的文明形态观,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交往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价值观。它从文明观的维度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文基础,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出发 ,论述了生态文明观的确立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关系。通过生态文明观思想内涵的解读 ,分析了生态文明观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契合之处 ,并进一步提出生态文明观的确立将引起人们生态意识、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变革 ,对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明是决定和影响人类活动的基本因素。冷战结束后,特别是随着“文明冲突论”的提出,各种文明观的讨论逐渐演化成“文明学”的各种派系。从政治学、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的角度阐述了目前学术界关于“文明学”的三种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和相互间的区别与联系,概述了在三种文明观影响下的外交理念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10.
人观是人类学研究的基础性命题,其核心是关于一个民族对“人”的基本看法,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宇宙观、时空观、自然观的基础。人类学的人观研究能够为理解藏族生态观提供理论洞见。基于四川农区藏族的田野调查表明,藏族观念世界中自我与他者的多重关系,呈现了其整体生活中的人观以及藏族生态观的本质。三界宇宙论对人、神、物整体关系的处理以及藏传佛教的因果论、转世观使人们能够跳出自我,关照多重他者,使人们能够在由人、万物、神灵等构成的宇宙整体中,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生命。“生命”是“生态”本身所应具有的本质意涵。对藏族生态观的研究,应沉潜到生命的本体意义,形成涵括多重主体的德性、世界想象、宇宙论等在内的综合思考。  相似文献   

11.
荀子认为礼是人的本质。具体言之,礼是人、物分别的根据,是划分圣人、君子与小人的原则,甚至是重构社会等级的标准。但是,荀子的人之本质论与其人性论根本对立,使其礼为人之本质的证明缺乏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学对人的艺术探求 ,已从人与社会、自然的外部联系扩展到对人的精神的本质认识 ,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 ,有的学者对人丧失了信心 ,但更多的学者仍对人寄以希望 ,产生意见分歧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人的认识仍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3.
教育应当以人为本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对教育的本质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人的解放和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使个体社会化”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文化的传递、内化和创新是教育“使个体社会化”的基础 ,所以说教育的本质是一种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以人为本是教育价值的核心 ,同时 ,因为人与社会密切相关 ,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服务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观论述了媒介生态文明的议题,在指明媒介传播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违反生态平衡的现象的同时,阐明在媒介的传播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生态学方法,奉行“人—自然—社会”和谐一致的观点,以新闻传播活动新的视界,去思考媒介社会责任回归的重要性,进一步净化日益污染的传媒生态空间,谋求建立起天人合一的媒介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亚当·斯密认为人性具有双重性:作为"经济人",自爱是其基本动机,人趋于利己;作为"道德人",仁爱是其行为准则,驱使人为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不是仅仅只做一个纯粹的"经济人"或一个纯粹的"道德人",而是要做一个统一的人。  相似文献   

16.
海明威以洗练的文风和其作品中的硬汉形象著称。海明威笔下的硬汉独树一帜,在灵与肉,胜与败,强与弱,苦与乐,生与死等一系列问题上,硬汉自有自己的精辟的见解。《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老汉桑提亚哥更是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心中的硬汉形象,从而成为海明威作品中众多硬汉形象最突出而独特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