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新秩序,应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考虑: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新秩序是以观念形态来反映这一阶段的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发展商品经济这一根本任务相适应。二、建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新秩序是以社会道德气质来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是由什么矛盾所决定的?有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有其特有的主要矛盾,正是这种主要矛盾……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问题涉及如何划分社会形态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有必要把它弄清楚。对于这种主要矛盾“构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3.
在一段时间里,一些人以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由,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时尚早,是一种超前行为;共产主义道德对人们太高大、太理想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现实性,因而只能提倡初级阶段的道德.其实质是要取消共产主义道德.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明确指出要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这为我们澄清理论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模糊观念和错误思想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道德层面看,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自由人联合体”分别对应于古典家族—个人主义、融主体精神与利己主义为一身的现代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一般来说,“三大社会形态”的历时性存在使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表现为依次更替的过程。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是“三大社会形态”同时存在,由此在道德领域出现了多元道统的并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上,多元道统的斗争与融合,展现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一种兼容集体主义、主体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新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终将出现。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改革开放的社会急剧变迁的特定历史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必然呈现出新旧道德对峙的态势,在当代青年的道德意识中尤为突出地表现出一种进步与倒退相胶着的特殊状态,表现出一种改革开放背景下新旧道德观念的对抗。当代青年道德意识这种特殊表现,我们且称之为暧昧的道德意识。一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服务,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  相似文献   

6.
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得到了充分肯定。它一方面进一步确认了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确认了社会主义道德。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把这一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是我们党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要完成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伟大任务,来要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持作保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道德现的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以团结最广大的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钻观的丞葬特征和客观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要求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报告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就是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现实决定了现级段理想和道德建设必然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多方面要求,因而必然是多样性的、分层次的。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在社会  相似文献   

9.
黄蕊 《理论界》2013,(5):52-54
中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伴随着这种多元化趋势的还有社会上不断增加的道德问题。道德滑坡背后的多元价值冲突更加集中地反映出生产力发展、全球化进程以及社会结构变革等诸多因素对原有道德系统的冲击。在原有道德系统消解,新的道德系统尚未完善的这段特殊时期,整合多元价值观并最终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解决道德滑坡的关键点,与此同时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要的实践载体,也必然成为落实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基本面,二者共同构成新时期道德建设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提供了客观的社会基础和条件。不过,这对于实现道德建设的目标来说仅仅是一种可能,要使可能变为现实,必须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努力提高整个民族文化水平,并创造一个优越的文化氛围,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安定向上的社会环境,要加强改革和开放,加强法纪教育等等,以促使道德主体的道德文化认知程度的加强,促进道德建设目标的完美实现。(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依赖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和道德主体对道德文化的认知程度的加强。马克思曾经指出“良心是由人的全部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1.
刘昕 《理论界》2005,(7):45-45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道德建设,本文试图做出一点回答。一、坚持从实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从实际出发,这是总结半个世纪以来道德建设的成败得失而取得的一条基本经验。它的哲学根据,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原理。毛泽东同志把这个原理通俗地表述为“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就是坚持和实践党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社会…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总是作为过程出现,作为过程向前发展的。党的十三大作出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看,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看,还处在初级阶段。为了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阶段的特殊本质,必须把它作为一个过程来  相似文献   

13.
1987年11月25日至29日,省伦理学会、省教育学会、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省青年研究会和张家港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的“江苏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张家港市委党校召开。这次会议共有92位同志参加,收到论文58篇。会议根据党的十三大文件精神,着重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途径”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会上全国伦理学会常务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道德是否有矛盾?这是现实生活中大家非常关心和热烈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必须解除这种精神上的困惑,应当正确地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整个社  相似文献   

15.
鞠凤芝  杨玉环 《理论界》2004,(6):328-329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道德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同时存在。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道德,借鉴汲取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有助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求人们建构适合初级阶段国情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应以“三个有利于”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 ,其基本的价值导向应是集体主义 ,同时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特殊情况和职业特点 ,构建适应社会生活不同领域和范围的道德规范。要坚持以教育为主 ,倡导先进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辅之以惩戒 ,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7.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困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李鹏同志在七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很清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贯串这两次会议文件的一条主线,也是我们加快和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那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此,必须实行改革和开放。报告还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巨大的促进,同时也对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努力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如何引起人们道德价值观念的更新以及道德价值观念怎样与之相适应的问题,试作一些论述。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五大报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一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这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党是把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铸造中华民族的脊梁来对待的,作为增强党的凝聚力的  相似文献   

20.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安定团结为前提。没有全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建设搞不成,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也搞不成。在初级阶段,不安定因素甚多,维护安定团结尤为重要。这里,赵紫阳同志把维护安定团结,作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而确立的具有长远意义的一个指导方针,作为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前提条件,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