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夏季高温季节,是水稻和河蟹生长的关键时期.抓好稻田养蟹的中后期管理,对提高稻田养蟹的经济效益足十分重要的其管理的技术要点是:(1)保持水质清新。稻田养蟹要经常换水,及时排除残饵和污物,换水时.要先排出池水1/3左右,  相似文献   

2.
凌剑  陈玲 《小康生活》2005,(4):25-25
无公害大个蟹稻田养殖,是利用垄面种稻,水面养萍,水面养蟹(螺),这样,萍养螺、蟹,螺也养蟹,螺、蟹又为稻、萍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使稻、萍、螺、蟹互相促进,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审查实践证明,一般每667平方米稻田可产稻谷500公斤,无公害大个蟹100—125公斤,总产值达1.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1994年,江苏省金湖县涂沟镇涂沟村有6户农民利用80亩水田进行稻田养蟹,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一户叫顾金春的农民稻田养蟹19亩,生产商品蟹650公斤,收获稻谷近8000公斤,利润10.7万元,折合亩利润5631.58元。实践表明,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互利,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龟不影响水稻产量,还可大大提高水稻田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现将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的经验介绍如下:(一)养龟田设施。选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不易遭受洪涝的田块,土质以黄土、粘土,不易漏水为  相似文献   

5.
王志谦 《小康生活》2002,(11):23-23
(一)供鱼种越冬的稻田要求蓄水深,避风向阳;最好是东西长而南北窄,呈东西走向,且要光照好,水源充足,保水保肥力强。(二)要在稻田四周开好鱼沟,中间挖“十”字沟,做到沟沟相通。在田块西北面挖一个比田底深50~80厘米,面积为5~10平方米的水凼,上面用稻草盖棚,用以遮挡寒风霜冻。用从沟内挖出的泥土加高、加固、加宽田埂,一般沟水深60厘米。(三)以草鲤鱼种为主要的田内需投喂精饲料和少量青草或菜叶。寒冬还可用煮熟的山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推广稻田养蟹,面积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笔者通过对近100户农民稻田养蟹的调查,稻田养扣蟹1hm^2可获纯利5-10万元,相当于单一种稻效益的7-15倍,最高的可达17万元/hm^2,经济效益下分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稻田饲养泥鳅是一种切实可行、效果较好的养殖方式,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选择适宜稻田。放养泥鳅的稻田应选择水源条件好,土质疏松肥沃,田硬高而坚实,保水保肥性能强,同时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鲶,投资少.见效快.只要水源好的稻田.略加改建.均可养鲶,本人在8分稻田中于5月27日放革鲶苗4000尾,到12月21日起捕,其捕获草鲶鱼600公斤,获纯利二千多元.现就本人稻田养鲶一点经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9.
在巢湖南岸的安徽庐江县同大乡下东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稻田养蟹“状元”,叫周自创。11年来,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稻田养蟹,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独特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该乡稻田养蟹面积由当初的寥寥几亩发展到万亩以上,成为我省稻田养  相似文献   

10.
射阳县鲍墩乡位于射阳河北岸,地势低洼,荒滩废地多,过去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基本集中在这里。近几年来,选准了“稻田养蟹”这条致富路,经过93年的试验,94年的起步,95、96年初具规模,97、98年大面积推广。目前,已从92年9户9亩蟹池发展到今年1500户近万亩蟹田,亩均收入达3000元。全乡今年近万亩稻田养蟹喜获丰收,预计稻田养蟹实现产值57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相似文献   

11.
江苏稻田养鱼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是对传统稻作农耕的合理发展,其发展经历了唐代的挫折,至迟在明代,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复合农业生产方式,放养鱼种逐渐多样化。民国时期,江苏出现了专门机构指导稻田养鱼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4个阶段的发展,江苏稻田养鱼走向了成熟。稻田养鱼作为一种农业多种经营,是生物多样性在宏观系统层面上的有效利用,在江苏稻田养鱼系统中,水稻是主体,鱼类是绝对优势种群。结合江苏稻田养鱼的历史和生物多样性的思想,提出了江苏稻田养鱼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遏制水体污染,保护稻田养鱼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养殖对象,加强稻田养鱼的生物多样性;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稻田养鱼的技术水平;健全服务体系,规范稻田产鱼的市场管理行为;改善生产条件,完善稻田养鱼工程的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稻田养鱼规模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许多地方鱼病防治工作没有相应跟上,鱼病的发生与蔓延日益严重,造成稻田养鱼重大经济损失,也挫伤了部分养鱼户的积极性。为遏制鱼病发生,确保稻田稻、鱼双丰收,应加强鱼病防治措施。(一)、严格消毒。第一,稻田消毒。多年养鱼且鱼产量较高的稻田,鱼病病原体种类复杂,数量较多,更要严格消毒,在养鱼前7—10天,亩用50—70公斤生石灰,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鱼的发展历程及动因分析——以贵州稻田养鱼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田养鱼是一种利用稻田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鱼,以提高稻田生产效益的生产形式。中国的稻田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持续至今的实践经验。其中,贵州省稻田养鱼具有独特性,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的稻田养鱼。贵州省稻田养鱼是当地人民对其所处生存环境的积极适应与能动创造,在贵州省发展稻田养鱼,既符合省情,又符合效益原则;既可以与贵州生态环境相适应,又能与当地社会文化运作高度协调,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华林  铁凌 《小康生活》1999,(3):25-26
95年以来,我地先后在370亩稻田中进行了一次性投放露宿养鸭的试验和示范,在不薅秧、不除草和不施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情况下,获得了较不养鸭的稻田亩增稻谷40~55公斤,鸭50~60公斤,纯收入500~600元的好效果。(一)稻田露宿养鸭的五大优点。(1)确保水稻高产低耗。稻田露宿养鸭,充分发挥了鸭好动,勤觅食的生活习性,起到了薅秧除草、吃虫增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龟是一种动植物互生同一环境生态互利的养殖新技术,也是稻田作物空间间隙再利用,不占用土地资源,又能节约饲养成本,降低田间害虫危害及减少水稻田用肥量等互补互利措施,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据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头阁名龟养殖的经验介绍,每667m可产净龟(增重)是投入量的2—3倍,龟产值是水稻的20倍。现在将六项措施介绍于后:2选择的水源条件较好且排灌方便,并且不宜漏水的田块。在稻田四周建立防逃设施,四周用厚塑料膜围成50—80cm高防逃墙,也可用石棉瓦等围建,原则上不使龟逃逸即可。田间开挖几条水沟,深度在30—50cm,宽度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养殖河蟹很容易发生死亡现象。据对养蟹专业户的调查,造成河蟹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同种一是蟹缺氧。一般养蟹池的深度为2米左右,但水深仅为1至1.5米,池中还有浅滩(蟹岛)供河蟹栖息活动,实际贮水量并不多,而长期投喂,河蟹吃剩的残饵及捧泄物在水中发酵,消耗了大量的氧气,特别是夏秋闷热天气,蟹池更易发生缺氧,严重时可发生大量河蟹死亡。二是农药中毒。河蟹对农药较为敏感,养蟹户常因不了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历史渊源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目前青田稻田养鱼有1200多年历史的既定说法提出质疑,从青田历史文化入手,根据中国史籍文献对有关稻田养鱼的记载,结合青田的地理环境、农耕文化、风俗习惯及民间信仰等,进行分析,推定青田稻田养鱼已有2400年以上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鳝鱼又称黄鳝。利用稻田养鳝,既可发挥稻田生态条件优势,为稻田松土、除虫、增肥、达到种养结合、稻鱼双增、举两得的目的。养殖户张中良从98年至2000年三年平均每年每667m~2收捕鳝鱼845kg,增产稻谷54kg,折合产值16960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利用绵阳丘陵区两熟制稻田晚秋生境资源的途径,于1988~1990年在多点进行了两熟制稻田增种晚秋作物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晚秋作物的种类、品种选择适当和有较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增种晚秋作物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对小麦、油菜生产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农田实行种麦养蟹育虾,能够取得较好的效益,小麦亩产可达300千克,成蟹亩产50千克,青虾亩产20千克,亩获纯利超千元。现介绍我地操作方法如下:(一)农田整治。(1)水质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农田保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