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匡济才能未得施,美人香草寄幽思。《离骚》寂寞千年后,请读《东山乐府》词。 (论贺铸词) 词体之发展,到北宋已臻全盛。晏殊、欧阳修承继南唐词风而意境更为深沉浑厚。柳永多作慢词,开创铺叙之法,善写都市欢游以及羁旅行役,其兴象高处不减唐人。苏轼以卓异之天才,运用诗法入词,逸气旷怀,健笔壮采,一新天下耳目。晏几道虽远绍《花间》,  相似文献   

2.
晏殊是北宋倚声家初祖,开北宋一代风气。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对他的影响极深。他的词是五代词的继承和发展。从他所作的《珠玉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晏殊善于写即景抒情的小词,善于用清丽而不浓艳的词语构成情景交融的画面,委婉而含蓄地表达深邃旷达的思想感情。他的词写得十分精巧而有韵致。  相似文献   

3.
论欧阳修在词史上的承前启后作用黄信德欧阳修是一位著名的词人。《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共收入他的词241首,在两宋词人中,是存词较多的一位。对欧词的评价,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以“仍袭花间余风”或“多承南唐余绪”、“酷似冯延巴”论之,而对他在词的领域里...  相似文献   

4.
南唐后主李煜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是词史上的两个大家,很早以来人们就相提并论。清人沈谦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填词杂说》)所谓“当行”者,乃指婉约词派。婉约派词的本色是  相似文献   

5.
明人张綎在《诗馀图谱·凡例》中说:“按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这是最早以婉约、豪放对举论词的意见。他主要从艺术风格立论,以苏、秦两人为代表,把婉约、豪放视作“词体”的两大分野。他的意见受到后来词评家的重视。一类从艺术风格继续加以发挥,如江顺诒《词学集成》:“秦少游得《尊前》、《花间》遗韵,却能自出清新;东坡词雄姿逸气,高  相似文献   

6.
继唐末五代之余波,词的创作在北宋兴盛起来,民间乐工“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街,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文人士大夫在宴饮歌乐之余,也多有“聊陈薄技,用佐清欢”(欧阳修《采桑子题序》)之作,一时“繁声淫奏殆不可数”(王灼《碧鸡漫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词人层出不穷,各领风骚。作品灿若星河,灼灼生辉。尤其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之下,婉约词哀婉、幽邃、深挚的特性尤为词人所关注,对人生忧乐和生命感伤的关注,使得婉约词创作异彩百呈,全面体现着词体之感染力和风雨江山之外万不得已…  相似文献   

7.
论《小山词》的倚声主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之初,倚声填词的风尚在晏殊的率先领引下得到迅速发展。晏殊词富贵婉雅,前人早有论断,但又不免有涉于“妇人语”的不良倾向,这种倾向在晏几道词作中得到升华,所以王《默记》说:“叔原妙在得于妇人。”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言:“《诗三百》篇,大旨归于‘无邪’。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而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把晏几道词作与淫邪之风等同。但陈廷焯《词坛丛话》说:“是叔原之为人正有异于流俗,不第以倚语称矣。”又把晏几道的词与郑卫之声区分开来。晏几道的词的音乐性…  相似文献   

8.
田同之以“男子而作闺音”论词,准确地把握了词最为范式化的特质。花间、南唐词人,在创作中大都“遵循一种惯例性的艺术表现范型”,即“男子而作闺音”范式。这种范式由温庭筠开创,为花间、南唐词人所强制乃至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9.
苏轼自熙宁五年(1072)开始直至逝世,在这近三十年中作词三百余首。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词作是作者生活和思想的形象反映,本文拟将苏词创作按生活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加以考察:通判杭州、密州和徐州、黄州、去黄以后。一、通判杭州词,女性色彩的淡化,清丽飘逸,但还未显出特别的“风味”由于北宋前期近百年的承平,为适应当时统治阶级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需要,由晚唐五代以来的婉丽词风更弥漫一时。一些道德文章名重一时的人物,如晏殊、欧阳修等所作的小词,皆沿五代之习,极为柔靡。柳永更以俚俗词句、市民生活,将“花间”词风进一…  相似文献   

10.
五代词人李珣生平及其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珣是《花间集》中一位重要词人,他“土生波斯”,波斯即今伊朗,可以算是一位外籍词人。他的词所取得的成就,显示了他汉学功底的深厚和文学才华的出众,也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凝聚着异域文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在《花间集》中,李珣词风貌独特。近人况周颐云:“五代人小词,大都奇艳如古蕃锦,唯李(珣)词以清胜”。近人李冰若亦云:“花间词人能如李氏多面抒写者甚鲜。故余谓德润词在《花间》可成一派而介立温、韦之间也。”确实,李珣词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在《花间》词中别开生面,称得上是脂粉气中的一缕清风。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咏物词的艺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词中有十余篇咏物词,不可忽略。一方面因为它们差不多占了词人作品的五分之一,另一方面因为它们确有其独到的艺术成就。在李清照之前,“北宋词人,不甚咏物”(《芬陀利室词话》)。从曼殊、晏几道到秦观、黄庭坚,词作中吹物极少;贺铸虽有咏物的名句,却难寻其咏物佳篇;欧阳修虽写有不少咏物诗,温词中却咏物较少。柳永《乐章集》近二百首词中,咏物词不足十篇,比例相当小,且咏物之篇不及言情之作细腻动人。苏武和周邦彦抱有一二咏物名篇,但不少作品与所咏之物相去太远,失之大散。李清照的咏物词,无论就其数量比…  相似文献   

12.
张孝祥是南宋重要的词人。历来对他的词作研究都着眼于其豪放词,尤其是爱国词,对其婉约词的研究较少。张孝祥的婉约词有深厚的思想渊源,理学盛行的时代背景对其婉约词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婉约词作呈现出"尚理""尚雅"两种创作倾向,并渗透了禅宗思想。张孝祥婉约词分为宴饮闺情词、相思爱情词和写景咏物词三类。其婉约词作具有清空旷达、俊逸缥缈和雅化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李珣是回族先民,他以卓尔不群精神,于“夺春艳以争鲜”的花间创作主体倾向之外,另开“境界高远,词格庄重一路”。以词显现人格亦较为成功,对宋祁、晏殊、欧阳修、柳永、周邦彦、苏轼、李清照等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叶嘉莹教授所撰《灵谿词说》中论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诸家者,已刊载于《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四辑“古典文学论丛”中。最近,叶嘉莹教授又从加拿大温哥华城寄来新撰的《词说》论晏殊、欧阳修两家者,兹续刊于本期。  相似文献   

15.
将唐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始于明人张蜒.他在《诗余图谱》“凡例”之后附识日: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赡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作以婉约为正.放东坡称少游为“分之词手”,后山评东坡词“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这段话说明了词体的分类。各体的风格及其代表作家三个问题.后世人评东坡词受其影响极大,自此以后论词者大多认为苏词主要风格是豪放,甚至忽视了他婉约词的成就.其实,从数量上看,现存的三百四十余…  相似文献   

16.
片帆烟际闪孤光──孙光宪词风格说略郑福田人们过去一向认为花间派词的总体风格既然是红香翠软深密婉约,那么,作为花间派词人的孙光宪自然也难脱此窠臼。殊不知孙光宪词真正别具特色。我们这里用“片帆烟际闪孤光”来概括他的词风。“片帆烟际闪孤光”出自孙光宪词《浣...  相似文献   

17.
五代时期有几个与花间派词人同时而稍晚的词家,他们集中于当时偏安江左的南唐首都金陵,这就是一般文学史家所称的南唐词人。重要的作家有李璟、冯延己和李煜,成就较高的是李煜。南唐在李昪统治时期(937——943)曾扩展国境到湖北、湖南和浙江的部分地区。金陵、扬州本来是长江下游最繁盛的都市,这时的经济尚称繁荣,中原人士有不少避乱于此,加上南唐的国主又都比较爱好文学,因而南唐的文化发展也比其他割据一方的国家强。后蜀的欧阳炯存《花间集序》中说:  相似文献   

18.
阮郎归     
一粉痕闲印玉尖纤,啼红傍晚奁。旧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春冉冉,恨恹恹,章台对卷帘。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这首词写一个因单相思而导致多愁多病的娇弱女子。毛晋在《宋六十名家词·小山词跋》中说:“诸名胜词集,删选相半,独《小山词》直逼《花间》,字字娉娉袅袅,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起莲、鸿、苹、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这首词就是写得“浓丽而有致,风格逼近花间”(陈寂语)的一首词。“粉痕”二句写这个女子的娇美仪态。“粉痕”:指粉脸上的泪痕。“玉尖纤”:形容玉一样洁白而又纤细的手指。“啼红”:妇女的…  相似文献   

19.
晏殊作为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其《珠玉词》以清新流丽的语词、天然华美的意象和含蓄雅致的情思见长,后世词人或取用《珠玉词》中的丽词佳句,或使用其艺术手法,模仿其起承转合以继承晏殊词的创作长处。后世词人对晏殊作品的接受形成主要可分为袭用与截取、改易与增缩、点化与仿写三个部分。而历代词人对《珠玉词》的创作接受,离不开《珠玉词》在词史中的地位与影响力,离不开《珠玉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离不开晏殊令词与文人词创作审美的契合。  相似文献   

20.
《全清词·雍乾卷》共收词人近955家,词作4万余首,堪称雍乾词作整理汇编的集大成者。然而,由于清代词集文献复杂,遗漏自是在所难免。笔者在翻检清人词集时,为之辑补四家词作47首,以补其阙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