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务员地位的重要性和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员道德具有他律性的特点。重视公务员道德的他律性 ,实行公务员道德规范制度化 ,是公务员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由于他律性道德规范存在局限性 ,应该加强对公务员的道德教育 ,提高公务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增强其自律能力 ,实现公务员道德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制度与规范,讨论社会化的公务员职务犯罪的道德调控,指出道德与制度是社会系统有序化的两大基石,制度化的伦理规范和非制度化的道德规范一起对公务员的道德调控产生叠加作用.制度伦理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调控功能,它有利于弥补道德调控的不足和缺陷,而且制度伦理与道德调控相结合是消除公务员职务犯罪的根本路径.在公务员失德行为较多的今天,更需重视公务员伦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朱歌幸 《云梦学刊》2005,26(4):66-68
构成公务员行为规范道德基础的是应用伦理学,公务员行为规范的伦理价值目标是服务人民、忠于国家和宪法、诚实守信。公务员行为道德规范的制度建设应该包括: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公务交往规范及接受馈赠的限制;设立行政道德委员会,以保证公务员伦理规范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务员道德失范原因研究:公民公共精神的视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界对造成中国公务员道德失范原因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现有研究成果不同程度上揭示了造成中国公务员道德失范的一些深层次原因,但现有成果的解释力依然不足。公民公共精神是包括公共意识、公共正义、公共情怀、公共道德、公共参与的动态综合系统。实证调查显示,公民公共精神存量不足是造成中国公务员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治理中国公务员道德失范现状,必须大力培育公民公共精神,为反腐倡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公务员道德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呼唤社会道德建设。公务员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公务员道德建设,是理论和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课题以邓小平关于道德建设的思想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以大量的调查材料为依据,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公务员道德的现状、失衡的原因及优化对策,作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课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描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道德的积极方面:主体意识增强;富民思想确立;成就价值突出;道德观念更新;道德价值感强化。接着指出了部分公务员道德的消极方面:公仆意识淡化;创业精神失落;本位主义严重;短期行为突出;权钱交易蔓延。然后对公务员道德的现状作了全面、客观的估价:总体道德水平在逐渐提高,局部道德失衡问题严重。第二部分对公务员道德失衡的原因作了较深入的探讨,认为它是由主客观原因交互作用的产物。其客观原因是:新旧体制交替中监督管理的缺失、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社会分配不公的影响;经济体制转换使得原有的道德规范系统难以继续发挥作用,新的道德规范系统一时尚未形成和被人们普遍认同,公务员的道德心理感到困惑和迷茫;资产阶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路径包括:行政道德教育培训与政府组织文化建设,行政道德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行政道德建设中的农民参与和信任合作机制的建构,和谐社会与乡村文化的整体性建设.四条路径相互配合,将共同把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体系重新建构起来.  相似文献   

7.
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作为影响全面发展的相对短板,党和国家对作为公共行政体系中最基本的细胞——基层公务员队伍寄予了深厚的期望与责任,因此,对基层公务员的行政道德建设的再思考显得必要而迫切。本文基于当前民族地区基层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频发和持续现象,从强化制度建设、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和促进自我修养提升三个维度全方位探讨基层公务员行政道德体系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国家公务员职业活动的根本道德原则。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部分国家公务员对此却存有某些糊涂认识,以为为人民服务已经过时了、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了。对这种糊涂认识必须澄清。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国家公务员更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原则,这是因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广大公务员应成为实践为人民服务的表率;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的光荣义务和责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公务员无论何时都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对公务员的一贯要求,具有政治的严肃性;只有坚持并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才能塑造公务员良好形象,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强调服务性符合当今的世界潮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不仅不能变,而且应该结合新的实践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虽然近年来我国行政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大量出现,行政腐败问题日渐突出,严重损害着政府的公正形象,败坏着社会风气,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从历史文化、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思想意识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李云 《理论界》2006,(8):8-9
公务员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其责任履行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的声誉与形象。如何让公务员承担其应负的道德责任,已经成为现代公共行政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公共行政的实践中,公务员拥有一定的行政自由裁量权,也经常会面临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对立、行政效率与社会责任的对立,这就要求公务员务必承担道德责任,用好自己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维护好公共利益,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发展中,领袖及公务员对社会公共权力的占有和支配具有至高的权威性.因此,对领袖及公务员的道德素质进行伦理性的探索,将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领袖及公务员的政治伦理性质.在当代社会,尽管领袖具有最高的权力,公务员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实际力量,但是领袖和公务员的权力却不可随意滥用,对领袖和公务员的权力必须进行政治监督和道德限制.社会主义中国的公务员.是人民权力的执行者和行为者,他们应该充分地体现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他们所构成的道德理想人格,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仆"人格.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国的公务员思想道德在主流上是积极的,进步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务员道德失范问题已经不容忽视。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我国目前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方军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2):189-192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问题是当前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中国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公共行政效率低下、公共责任缺失,公平正义感弱化、价值观多元而紊乱,彼此信任度减弱、合作程度降低等。其道德失范的原因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社会体制和制度原因,行政道德失范的社会心理原因,几种矛盾冲突和选择困境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党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纽带,基层公务员肩负着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大职责。因而,该群体行政道德状况直接关系政府形象及其执行力,关系党群关系和政群关系,进而直接关系着地区社会经济秩序与社会政治稳定。本研究从道德意识、道德实践、道德评价以及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状况等几个基本维度提出问题和设想,并据此设计问卷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基层公务员行政道德总体状况良好,但是,也反映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力加强国家公务员的行政道德建设南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也应大力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行...  相似文献   

16.
对公务员的约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是道德约束,这是一种通过教育,依靠觉悟来起作用的约束,是一种公务员内在的、自我的约束;另一种是制度性的约束,即通过规范,依靠强制来起作用的约束,是一种对公务员外在的、他律的约束。关于公务员的制度性约束,又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况,这就是较高层灰的体制约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面临着来自新的复杂环境和新的工作要求所带来的多方面挑战。近几年,公务员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突出,弄虚作假、贪污腐败之风盛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民生与安定,阻碍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而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利用法与道德的相互关系,通过国家强制力与配套机构来保障法律实施,对于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会是成效显著而意义非凡的。  相似文献   

18.
刘昊岷 《中文信息》2013,(10):177-177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也不断发生变化。在新时期更不断加强我党的执政理念和党风建设,更要加强公务员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领导干部道德考评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道德考评工作已经纳入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法定框架,也是我国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干部道德考评的难点在于避免考评的主观随意性、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以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的道德状况。目前我国干部道德考评的模式可以归纳为标准量化式和反向否定式两大类。改进和完善领导干部道德考评制度的路径在于:扩大干部道德考评的主体、明确干部道德考评的对象、完善干部道德考评指标体系、改进干部道德考评方法、创新干部道德考评的具体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今,如何有效处理公务员道义责任与岗位责任之间的伦理冲突问题,已经引起行政学理论界和政府改革实践层面的普遍关注。基于生态型责任政府的建构理论,对公务员道义责任和岗位责任进行全新定位和思考,将它们纳入一个严谨的契约体系当中,主张通过道德契约、政治契约、行政契约这三重契约重重规制,实现公务员道义责任与岗位责任的有效整合,最终保证公务员责任的锁定与追究。对生态型责任政府的行政契约进行概念厘定与解读,强调生态型责任政府中的行政契约是以公务员岗位生态责任的有效追究与落实为使命;梳理了生态型责任政府中行政契约的理论来源与实践依据——委托代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的契约外包制、中国公务员聘任制;指出生态型责任政府中行政契约与新公共管理中的行政契约、中国公务员聘任制中的行政契约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它是保证政府生态责任得以落实的最终层面与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