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言外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重点。言外行为包括初级的、明晰的和间接的言外行为,不同的言外行为体现出不同的文体功能。文章简要论述了这三种言外行为的文体功能,以便英语学习者在语言交流中能更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模态与言外行为不相区分,认为二者都表达了说话者对于命题内容的态度,试图在二者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并将二者归于语义学的范畴.笔者认为,模态与言外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语义学,后者属于语用学.在模态和言外行为之间存在一段符号学旅程.从符号学角度分析,模态符号由能指一模态指示词和所指一模态功能组成,然后模态符号整体充当言外行为符号的部分能指和另外一些能指手段共同指向言外行为的内容功能.从模态化指示词到言外行为功能的实现,中间经历了一系列符号学意指转换过程.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从模态到言外行为间的符号学距离,有助于清晰掌握模态和言外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学性言外行为与普通交际性语言的言外行为有所不同 ,文学性言外行为的隐蔽性是由于文学标准、作家对社会文化政治情况的考虑、文学符号的艺术性以及作家对读者群定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言语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语言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效行为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构成了完整的新闻言语行为,三者分别蕴含了新闻语言与新闻报道客体、新闻语言与新闻报道主体、新闻语言与受众之间三种不同的关系,实施了新闻语言的呈现功能、表达功能和劝诱功能。  相似文献   

5.
指令类言外行为指的是说话人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讲一句话执行的试图使听话人做某事的行为。根据“做某事”对听话人造成的不同影响,可以将指令类言外行为分为两类:有益于听话人的指令类言外行为和有损于听话人的指令类言外行为。实例分析表明,有损于听话人的指令类言外行为的英语语用得体性主要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其一,言外行为可能给听话人造成的损失程度;其二,说话人与听话人的亲疏、职业和社会地位关系以及言外行为发生的具体场合等社会因素;其三,英美人的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理论表明,我们每说一句话同时完成了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之效.但是,跨文化交际就此提出了新的问题.同样的言内行为可能产生不同的言外行为和言后之效,而为了取得相同的言外行为和言后之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言内行为.中英语言在称谓语、恭维语和请求言语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跨文化角度对这些言语行为的差异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X BE X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判断句。表面上看起来主语和表语重复,传递的是"零信息",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语用含义,传递着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说话人有意选择的一种言语行为。基于言语行为理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是由言内、言外和言后三个层次共同作用完成的。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认为X BE X结构的意义解读可以从言内行为上完成对词义的解读,从言外行为来表达交际意图,从言后行为来实现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具有礼貌功能、掩饰功能、避讳功能和言外行为功能,它的产生依赖于语境,并遵循礼貌原则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9.
广告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借用言语行为理论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三种不同的阶段性行为可有效地解释了广告语的劝说功能。借用关联理论从认识环境关联的暗示性的角度可有效地解释了引用名言名句或流行语的广告语。  相似文献   

10.
言语行为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妮  陆勇 《百色学院学报》2006,19(5):130-133
文章介绍和评价言语行为理论,指出当一个人说话时会同时产生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语行为理论最关注的是言外行为,它试图解释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在英语听力课中,学生只有通过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发话人和受话人的“言外行为”,即他们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1.
间接言语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间接言语行为是说话者不按字面进行意谓的一种常见言语行为。说话者通过执行字面的次要语旨行为间接执行另一个有不同语旨用意或有不同命题内容的首要语旨行为。说话者要成功执行间接言语行为,不仅要有间接表达的合理动机,而且要能把次要语旨行为和首要语旨行为以恰当的方式联系起来。听者要成功理解间接言语行为,就要善于利用具体情境事实、语旨行为间的系统联系,并具有相关的经验和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人物对话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家为了表达人物心理意图,塑造人物个性形象,引出行为动作,开展故事情节而刻意安排的。人物对话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整体翻译。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解并翻译人物对话提供了很好的视角,译者通过分析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之间的关系使人物对话翻译更加准确生动。  相似文献   

13.
意在言外     
言语行为包括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本文以言外行为为重点,分析了会话的一些特点及原则.了解这些特点及原则,有助于我们有效地构建语篇和准确地理解语篇.  相似文献   

14.
略谈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语用含义和言语行为两个方面论述了语用等效的实质。语用含义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言语行为分为三种:言之发、示言外之力和收言后之果,其中示言外之力是言语行为的核心。语用等效的实质就是传达出言外之意。该文进一步分析了由于言外因素及言内因素导致的翻译错误,提出语用等效翻译和交际语用等效翻译的实现途径,阐明了语用等效翻译在翻译实践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批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特殊的言语行动方式,批评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外显/同效功能和内隐/非同效功能两大范畴。对于前者,示意言行和成事言行、情感和(陪伴示意言行的)非言语信息是趋同的关系;对于后者,示意言行和成事言行、情感和非言语信息是趋异的关系。批评的内隐/非同效功能包括了明批评实赞扬和明赞扬实批评两个次范畴。  相似文献   

16.
从语用角度看语篇连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语篇连贯是语篇的重要构件 ,是语篇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连贯语用解释、语用推理与逻辑推理、言语行为理论与连贯、合作原则等方面论述语篇与语用的关系 ,从而揭示其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如何通过言外之意传达自己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7.
阿欣斯坦的以言行事行为的科学解释模型不同于语义学的科学解释模型,也不同于其他的语用学科学解释模型。在阿欣斯坦的理论中,解释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解释的行为、解释行为的产品以及对解释的评价。解释的行为是解释的产品以及解释的评价的必要条件,没有解释的行为,不可能有解释的产品的出现,更不可能对一个解释进行评价。以前的科学解释模型都忽视了解释的行为,只是关心解释行为的产品。阿欣斯坦不仅区分了解释的行为和解释行为的产品,而且把解释的行为从一般的以言行事的行为中区分出来。阿欣斯坦以全新的视角推进了科学解释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就奥斯汀的言行同一论与小说对话的理解与翻译作初步的探讨.结合这一理论的概念及其重要特征,通过考证来自小说<名利场>原作及译品的诸多实例,证明了应用言行同一论指导翻译的可行性,同时说明语言的语用意义等效也是译者追求的标准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品台词作为某种意义上的"话语",具有行事句的功能,并且产生不同的"言外行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台词可以分为显性的行事句和隐性的行事句。小品演员通过说台词这种言内行为,向对方实施"言外行为"。"言外行为"可以包括"宣告行为"、"阐述行为"、"承诺行为"、"指令行为"、"情感行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