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学术界探讨中国城市发展和古代小说的文章陆续出现。城市如何通过其自身的发展影响通俗小说的创作,甚至成为小说内容的重要元素,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文中着力从明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女性意识的崛起、出版业的繁荣三个方面探究其对通俗小说的影响,从而使明代城市发展与通俗小说的关系得以更加丰富的呈现。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城市个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国内主要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了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应注重城市个性的发掘,进而针对成都市的城市个性,提出了成都市发展创意产业应注重成都的历史文化以及道家文化,发展具有成都特色的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3.
明代苏州,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恢复与发展,城市日趋繁荣,不仅成为江南地区政治与军事中心,而且也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之一和商业大都会。在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如何加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成为统治集团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城市文化,在元代已然确立的情况下,到明代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人民的生活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多更新,而且城市人民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展开与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城市艺术文化活动变得愈益丰富多彩,城市文化的平民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特征表现得愈益鲜明。  相似文献   

5.
伴随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愈加明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正在统筹谋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借助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了成都市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立足成都实践,围绕最新发展战略布局,成都应着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构建开放共享经济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和形成横纵错位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书写为视角的明代奇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文本形态而言,明代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都有贯穿始终的城市书写,但在内容与笔法上,则有浓淡深浅之别。当中国古代城市职能经历"城—都—市",即由军事中心到政治中心再到经济中心的演进时,明代"三大奇书"恰与这种城市职能的演替对应和暗合,如果说《三国演义》突出"城",那么《水浒传》关注"都",而《金瓶梅》则是典型的"市"小说。由此,三大奇书建构了古代文学值得注意的三种人城关系模式:城与城的对抗、人与城的对抗以及城对人的操控。因为涵括了古往今来人城关系最尖锐、最典型的三种情形:以城池为目标的政治争夺、市民对都市强权的反叛、个体在城市中被"物化",所以,描写人与城市的冲突及其后果应是明代奇书的主题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明代贵州的卫所城镇看贵州城市体系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城市化最为晚近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城市滥觞于明初中央王朝在西南边陲的政治军事拓展,其城市体系的形成机理具有诸多值得关注的区域性特性.本文通过对明代贵州的卫所城镇进行初步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试图对明代贵州的城市化进程展开一些讨论,从而为我们探讨西南边陲地区在被纳入国家(帝国)体系的过程中,国家中心与边缘地带的关系、民族互动关系、区域贸易关系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明代徽州的地痞无赖与徽州社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痞无赖活动的猖獗与疯狂,是明代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徽州社会历史变革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现象。本文从剖析明代徽州地痞无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入手,较为详细地罗列了明代徽州地痞无赖在徽州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猖獗活动的种种表现,并着重揭示了地痞无赖活动对明代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徽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指出,处在明代中后期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地痞无赖作为社会阶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恣意横行的结果,直接污染了社会空气,扰乱了社会秩序,助长了官场腐败作风,阻碍了徽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造成了整个徽州社会的混乱无序状态,加速了明王朝走向灭亡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城市"渐行渐近。现在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当中,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超前性,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智慧城市"近两年在中国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目前,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无锡、武汉、南京、佛山、昆明、成都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期 ,国内学者即已涉猎明代社会史的研究 ,但所研究的领域十分狭窄 ,成果贫乏。 50— 60年代 ,由于某些客观原因 ,国内学者的研究没有正常开展。 80年代以后 ,明代社会史的研究逐步展开 ,开拓了许多新的领域 ,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进入 90年代 ,明代社会史的研究蓬勃发展 ,研究领域十分广阔。其中 ,明代人口问题、里甲制度问题、乡绅与缙绅问题、社会结构问题、社会生活问题、宗族与家族问题、徽州社会问题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 ,有的还填补了空白。对 2 0世纪明代社会史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反思 ,必将促进其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明以前中国南北地区的筑城方式存在差异,东南地区的城市多修筑砖石城墙,北方地区的城市多筑夯土城墙。明初砖石城墙的分布范围大规模扩散,与明军的筑城习惯和战争进程密切相关。明代中后期大规模建造砖石城墙的活动,与边疆和内地屡次爆发的战乱有关。以往将明代城市大量修筑砖石城墙的原因归结于火器使用的看法,是一种较为片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明代南方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经济活动领域的扩大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官府对森林的掠夺式采伐,作物商品化,玉米,甘薯的推广,手工业的发展,木材商业兴盛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明代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明代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互相影响而产生的后果足以给后世儆戒。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唐、宋、元三朝会试的基础上,探讨明代会试简况及特点,指出:明代会试是宋元会试的进一步发展,其特点是名额按地区来分配,会试分为南北中三色试卷,较前有一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成都的城市精神及其内涵是:雍容大度--成都自古以来面对外部世界的的博大胸襟与气度;张弛有道--成都生产与生活、继承与革新追求和谐与平衡的基本格调;追求卓越--成都市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成都作为中西部重要的副省级城市,城市发展规模、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力与影响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为突出的领先优势。在副省级城市中,成都与武汉、杭州发展水平相当,在城市发展阶段、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多方面非常相似,近年来更是呈现齐头并进、竞相追赶的局面。为分析三座城市各自的优势和差异,找准成都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参与合作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机遇,本文重点对三座城市的经济产业、教育科技、区位资源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成都推动城市差异化发展,加快提升城市能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明代典当业发展已遍及全国,表现十分活跃。其典铺量之多和经营规模之大以及参与阶层之广等方面均已达到空前程度。明代典当业内部经营组织较为特殊,采用了一套非常复杂的分工和极为细密的管理方式。明代当物种类包括极广,大致可分为物品、土地和房屋两大类。土地典当形式是效仿土地买卖而进行的,明代的地主阶级通过这一方式进行残酷剥削。随着明代典当业的高度发展,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以及传统经济观念的更新,典当业主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明代民歌批评涉及民歌的基本特质、语言形式、情感内容、表现技巧和艺术风格,这为明代民歌进入艺术殿堂奠定了基础。但明代文人正统诗学和传统意识的烙印,也充分体现在民歌批评的创新复古、精纯驳杂之中。这正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矛盾在民歌批评领域内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18.
淮河流域在明代前期由于统治者致力于恢复和重建这一地区的措施和优惠条件的激励,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副业和商业经济等方面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作者认为,绝不能因为明清时期淮河流域经济的整体性衰退,就否认明代前期这一地区经济繁荣的客观史实。作者最后还提出了明清时期淮河流域经济的真正衰退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即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后。  相似文献   

19.
勘合是明代政府行政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性制度,是古代符契的进一步发展。勘合用于明代政治、生活各个方面,它是政治生活程序化、制度化的有力工具。勘合应用领域最重要的扩展是行移往来和对外关系。这无疑对明代皇权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从勘合制度方面提出了又一佐证  相似文献   

20.
漕运作为封建王朝的重要经济命脉,在明代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由于运河徐州段在整个南北漕运中位置的重要性,明代政府极为重视对徐州段运河河道和漕运的管理,除了治理险段、开凿新河道外,还设置众多漕运机构进行管理,在保证南北漕运的安全畅通的同时,对徐州城市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