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风     
冯山 《新天地》2012,(9):28
习仲勋同志的妻子齐心曾在《我与习仲勋相伴的55年》一书中,回顾了她和丈夫风雨相伴的55年。在她的讲述中,习仲勋是一个好丈夫,更是一个感情细腻的好父亲。革命伉俪1943年4月,西北局从延安大学中学部抽调一批青年同志到绥德师范和米脂中学以学生身份开展工作。当时,齐心是带队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今年 ,是陕北共产党发起人、陕西省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创办者李子洲校长诞辰 1 0 9周年。中国共产党诞辰 80周年。新世纪开端 ,在建党 80周年之际 ,缅怀李子洲校长的创业伟绩 ,发扬革命先烈追求真理、为新世界的到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将永远启迪我们为振兴陕西、振兴中华而奋力拼搏 ,不断进取。李子洲 ,原名登瀛 ,1 892年 1 2月 2 3日出生于绥德城关一贫苦的小手工业者家庭。青年时代就读于西安三秦中学 ,因家贫辍学。 1 91 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两年后升入北大哲学系。在知识海洋中如饥似渴、勤奋钻研的李子洲 ,…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绥德分区是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是拱卫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由于历史原因,1940年后分区一直面对着落实减租减息政策、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正以夯实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等问题。1943年初习仲勋赴任绥德后,领导分区开展了减租保佃、冬学运动、南下移民和文艺下乡等一系列乡村建设工作,涌现出以“郝家桥经验”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典范,极大地改善了绥德乡村的面貌。习仲勋在绥德的乡村建设实践,不仅兑现了他“为五十二万群众服务”的承诺,而且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未来新社会的图景,其中所体现的党的领导、人民立场和战略远见为当下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学院学人     
贾永雄,1965年生,陕西绥德人,198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到榆林学院中文系任教至今。其间,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进修两年。历任中文系分管学生工作副主任,分管教学工作副主任。现为中文系教授,党总支书记。  相似文献   

5.
高宪斌先生名锦章,以字行,陕西省米脂县人.一八九五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生.幼年就读于米脂渤海学堂.一九一七年毕业于陕西第一师范学校,一九二三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先后在绥德第四师范学校、榆林中学任教.一九二五后任陕西省第十三区(陕北)教育督察员、陕西省教育厅科长、督学等职.一九四一年后脱离教育行政工作,在西安力行中学等校任教.一九四四年后在陕西师范专科学校语文科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一九四九年解放后,历任陕西师范专科学校临时校务委员会主任、西北大学师范学院语文系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语文系教授,并兼任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员会委员.曾当选为西安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九七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病逝于陕西师范大学寓中,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百二寓屋诗词散曲稿》,收录了他一生主要作品二百余篇,一九六三年由陕西师范大学铅印成书.  相似文献   

6.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已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40年来,她经历了绥德师范学校附设的师专班、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绥德师范学院、陕西省榆林地区中学教师学习班、陕西省榆林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陕西省榆林地区五七师范学院、延安大学榆林教育革命基地、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榆林师范专科学校等各个历史阶段,后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1991年11月),成为今日的榆林高等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7.
荆蓝 《中华魂》2012,(8):3-5
1941年秋,我入学陕西绥德师范,并有幸于1943年下半年被校方派往由张庚同志带队赴绥德分区(绥德、米脂、吴堡、葭县、清涧)巡回演出的延安鲁艺文工团做学员,这是我年少时接受艺术教育一段难忘的时光。在这里聚集着一批在陕北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的文艺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一、布哈林的思想演变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于1888年出生在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06年,他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党,1908年起任党的莫斯科委员会委员,1909年以后曾几度被捕,1911年从流放地逃往国外。在国外,他一边参加革命的实际工作,一边利用侨居地的有利条件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著作活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他从美国  相似文献   

9.
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我家乡的绥德秧歌在陕北秧歌剧中独树一帜。绥德秧歌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绥德秧歌不断汲取历代民间散乐、舞蹈、百戏的有益成分,逐渐形成了令人喜爱、较为完美的歌舞艺术。1942年,延安以至陕甘宁边区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1943年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6B深夜,刘绍清接到一个电话。  相似文献   

11.
史学大师周谷城教授周谷城于1898年9月生于湖南益阳一个贫困农民家庭。7岁时由族人送到周氏“族学”读书。1913年进湖南长沙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17年考进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就读。在北京读书期间,他积极投身于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1921年大学毕业后,周谷城回长沙担任  相似文献   

12.
海外华文学校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历史之悠久,当推星马。据史料记载,20世纪初期,康有为与孙中山先后到马来亚半岛访问,提高了马来亚华人的政治意识,促使他们直接参与中国的政治运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来亚槟城的钟灵中学。 钟灵中学是由星马华侨华人于1917年集资创办起来的。该校极其重视教育  相似文献   

13.
郭少雄1991年汕头大学美术系环境设计专业毕业,从事设计工作10余年,现为汕头市铭庭室内设计公司负责人。  相似文献   

14.
贺学林教授     
贺学林,男,汉族,1966年2月生,陕西绥德人,中共党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会员,教授,农业推广硕士。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读本科,1989年7月毕业分配至榆林农校工作,  相似文献   

15.
安时建 《金陵瞭望》2011,(16):77-78
近年来.建邺区人民法院南湖法庭以创建“廉洁司法示范庭”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队伍的廉政教育,大力弘扬司法公正、司法廉洁的司法正气,在扎实推进审判工作的同时.打造了一支为民清廉的干警队伍.2011年被南京市人民法院授予“廉洁司法示范庭”。  相似文献   

16.
陕北绥德炕头石狮文化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北绥德炕头石狮文化进行溯源,就我国狮子、石狮、绥德石狮、绥德炕头石狮出现的时代、文化背景、传承进行了考证和论述,对绥德炕头石狮的艺术风格、雕刻手法进行了阐述,从而说明:绥务炕头石狮这一特殊的民俗工艺品,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7.
蔡希陶先生诞1911年3月12日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县,1917一1927年就读于杭州盐务小学和惠芝中学。初中毕业后在中华美行术科学校学习一年后辍学。1930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物理系。青年时代的蔡希陶舆趣广泛,爱好文学,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作品很有气派。1930年9月,蔡希陶由江南到北平(即现在的北京),考入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任助理员。边学习、边工作,经过刻苦滚研,他初步掌握了英文、德文、拉丁文和植物分类学的专业研究方法,为他后来进行植物学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1932年,年方21岁的蔡希陶,作将一个具有探险精神的年轻植物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3):F0003-F0003
榆林学院图书馆建于1958年,前身为绥德师范学院图书馆。1983年学校迁至榆林市,更名为榆林师范学校图书馆,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改名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2003年学校升为本科院校,图书馆更名为榆林学院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正>“很难想象吧?过去这里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经过多年的科学治理,这里不仅不再向黄河输送泥沙,还成了绥德县山清水秀的‘后花园’。”在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辛店沟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简称辛店沟示范园),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站)局长(站长)郝鲁东难掩自豪地说。地处陕北十字路口的绥德被称作“西北旱码头”,“山是和尚头,沟是千丘丘,三年两头旱,  相似文献   

20.
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杨重远杨重远(894-1932),原名敬熙,号弘毅。1894年9月19日生于陕西省绥德县四十里铺麻地沟村。因家贫,他仅在本村读过两次冬学。1924年冬他到绥德城一家商号当店员,通过在绥德四师共产党员创办的平民夜校学习,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