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建筑,我们可以生存,但无法记忆”.约翰·拉斯金(1819-1900)如此严肃地指出了建筑的最根本价值,建筑可以征服荒芜,是社会转型的标记.拉斯金在《建筑的七盏灯》(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Ruskin 1849[1989])里,用一种简约的方式,帮助奥尔罕·帕慕克(Orha...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20世纪,社会记忆研究依然与无意识记忆(unconsciousmemory)和超常记忆(spura-humanmemory)研究同义(或许内化了,但却是以自我遗忘的方式)。以主体为中心的记忆运用了无意识记忆和超常记忆的机制,但这种机制不受以主体为中心的记忆的控制。记忆的稳定性和源于记忆的社会层面的对个人认同的潜在瓦解,在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著作、普鲁斯特的自传体文学中,  相似文献   

3.
受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影响,地方居民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普遍存在认同危机的现象,文化认同危机严重影响了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居民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记忆场所理论视角,结合黄山市“保徽、建徽、改徽”案例分析,研究表明“保徽”传承了徽州文化记忆场所;“建徽”创造了徽州文化记忆场所;“改徽”拓展了徽州文化记忆场所。研究认为通过对地方文化记忆场所的传承、创造与拓展能够有效地唤起居民对地方文化的记忆,强化居民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从而长效地促进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1941年,当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发表首部“研究集体记忆的论述”时,他希望“通过同样的方法研究其他的现象”,使其研究能够得以延续、并不断完善(1941/2008,P.7)。70多年后的今天,他的愿望几乎变成了现实。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相似文献   

5.
陶赋雯 《学术月刊》2024,(2):175-186
“声音景观”和“听觉经验”在当代历史研究中蔚然兴起,但关于战争军歌与历史记忆的研究方兴未艾。军歌本身不仅是记忆的媒介,也是媒介的记忆,是一种易被历史表征化的政治声音。作为战争记忆的“同期声”,日本军歌随之兴起,成为昭和战争的“进行曲”,日军形象的“美化剂”,历史罪证的“记忆场”。在1945年宣布战败后,日本军歌作为战败记忆的“回潮曲”,仍依旧传唱复兴。需要警惕当代军歌“怀旧潮”中体现“历史伪饰”的情感共同体、假借“军事趣味”的代际延续、甄别“反战和平”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6.
张友松是马克·吐温作品的翻译大家,却多次被媒体报道为“被遗忘”“被埋没”。本文从其“被遗忘”的叙事切入,借助社会与文化记忆理论,结合史料研究及访谈法,探讨其是否“被遗忘”,原因何在。研究表明张友松并未被遗忘,原因在于:张氏译著的经典性;压制性遗忘的不可持续性;保存性遗忘的记忆潜伏性;社会关系网的延续性;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的记忆效应;记忆的伦理责任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关张友松记忆的构建问题:由自传记忆和他者叙事记忆共同建构,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唯我偏颇性,后者因为叙述者自身及社会框架的制约作用,同样具有选择性。这些多样化、多层次、动态的叙事语篇互构出事实的多层性质,复调式的集体记忆构建了张友松的多重身份。  相似文献   

7.
闫宏秀 《江海学刊》2023,(3):62-71+255
记忆是科学技术与哲学的一个连接点。关于记忆的哲学研究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新面貌,与此同时,关于记忆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方面将哲学领域中关于记忆的理论与观念再次激活,另一方面又引出新的哲学问题。数据、记忆与智能的融合开启了记忆的新路向,基于数据的记忆实践与记忆构想呼唤数据记忆。从记忆的分类与记忆作为“术”的维度来看,数据记忆作为一种记忆有其合理性,作为一种独立的记忆模式也有其必要性,其对人类的规划不仅是历史意义上的,更是未来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8.
个人的和社会的 大多数社会记忆的概念和理论都是在反对将记忆作为个人能力的概念中出现的。事实上,自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以来,西方社会记忆的概念史可被视作在反对个人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理解记忆中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解方式自洛克之后就成为思维和个人认同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西班牙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有关所谓“历史记忆”的社会政治辩论。1936--1939年的内战笼罩了社会记忆的其他层面,其中也有对西班牙历史叙述的回顾。这一辩论甚至导致了对负责实施《历史记忆法》(Historical Memory Law)的巴尔塔萨·加尔松法官之起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导致的记忆危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现代社会的线性时间结构中断了社会发展的连续性,造成了记忆的断裂;媒介技术的发展产生记忆悖论:在提供丰富多样的记忆手段的同时却加速了遗忘,造就了技术性失忆的状态;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使记忆娱乐化,导致了记忆历史意识的隐退。对记忆现代性危机的解答促成了记忆研究的文化学转向,继而开启了文化记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社会记忆的深层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过去对于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意义,因此,记忆研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民俗学的个人生活史、民俗志研究及战争与灾害记忆的研究都离不开记忆论,记忆论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研究中需要注意记忆的选择性、记忆建构身份的特性、记忆的对峙性以及个人记忆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尽管记忆研究这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不够完善,但民俗学需要直面记忆研究的难题,建立和完善属于本学科的记忆研究理论体系,不可忽视理论和实证任一层面。  相似文献   

12.
陶文琴 《广州师院学报》2000,21(5):32-34,41
在生物体内生理病理过程中起广泛作用的气体信息分子一氧化氮(NO),是当代生物医学的研究热点和前尚沿之一。本文概述了关于NO作为逆反信使对海马突触效应的长时程增强(LTP)和学习记忆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朱斌  张雅清 《天府新论》2023,(3):131-137
纪实影像既是摹写记忆的载体,也是重塑记忆的场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的纪实影像作品开拓了国产纪实影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呼唤民族集体记忆的精品化路径。从近年来的创作实践来看,其建构“记忆之场”的方式在于:一方面,以时间维度联通历史记忆与时代语境;另一方面,以空间维度重塑大众在地性的身份认同。非遗纪实影像的“记忆之场”除叙事的表述以外,还含纳象征性意味,是一种符号化的记忆再现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非遗纪实影像本身构成了国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在影像建构的“记忆之场”中,人们未知或误解的非遗不再是“迷思”一般的存在,而是成为其坚定身份归属、增强文化认同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集体记忆 与个体记忆一样,集体记忆是维系认同的关键。不过笔者认为,集体认同本质上具有不稳定的特性,常有自我消解的可能。认同与其消解之间的对立造成了一种内部矛盾,亦即矛盾情结,它类似于弗洛伊德(Freud1930)所说的“文化中的不适”(Unbehagen in der Kultur)。  相似文献   

15.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公共性的集体生活便开始干预我们的个体记忆,而有关传统生活话语的记忆并未隐退,三者一直存在着一种复杂纠缠关系。《河岸》与《少年王》都是不久前文坛关于“文革”历史或者后“文革”历史书写的新作,两部作品都突破了先前文坛的“文革”叙事范式,更侧重于对历史掩映下的个体记忆、传统记忆以及集体记忆三者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16.
重庆大轰炸是中国人民心中无法磨灭的战争创伤,也是建构公众的战争创伤记忆、凝聚民族共识的典型历史事件。2021年,修建在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之上的“重庆大轰炸六五惨案史实展馆”正式开馆,通过布设媒介装置、营造情境氛围,使之作为具身实践的平台,促使观者沿着“情境定义-记忆实践-具身认知-创伤记忆”的记忆路径,在身体参与的记忆实践中形成具身认知,重塑观者的“在场感”,唤起或强化观者的“史实记忆”和“情感记忆”,从而建构起重庆大轰炸的创伤记忆。  相似文献   

17.
梳理电影理论的发展脉络,在对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的关系探讨中,“身体”立场在其中发挥的微妙平衡作用值得重视:摄影机械的再现视角无法回避记忆书写过程中的“主观过滤”,而“身体”的影像在历史记忆中对完整经验的保存具有重要潜能,即以影像身体的即时性、片段性的局部经验保持对世界完整性的暗示。从现象学立场出发,论述电影中的身体如何作为“具体经验”完成对作为“完整经验”的记忆“任意”却“丰富”的拼凑,即身体如何“重拾”记忆的“真实”。“身体”作为视角看待记忆的再现,需要重新思考记忆再现时对时间的“连续性”要求。记忆从来都不是与现在割裂的、被想象在银幕上的他者,而是与当下紧密相关的过去,需要注重对“此刻”身体感知经验的表述。同时,电影中的空间并非所叙记忆事件的背景,而是身体记忆所生成的空间,且空间中的身体往往承担着“传感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记忆理论的目的是使词汇进入人脑的长期记忆领域,解决学生记忆单词的困难,排除学习英语的障碍。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记忆理论的研究成果,在记忆理论所关注的三个记忆阶段和常用的记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与记忆理论相关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为进一步改进词汇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记忆分为私人的记忆和分担的记忆,或者说,个人的记忆和集体的记忆.两者都是在面对过去的一种陈述中发生的,是对过去的一种重新阅读.集体的记忆以当前为目的,是证实集体成员的同一身份、巩固他们之间联系的一种社会活动,对历史的记忆随群体面对的一些问题而有选择地重塑.个人从所属群体的过去中所回想的,主要是群体向其成员所传输的,这种记忆不建立在个人的回忆之上.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学中,一些人常常会提出关于可能性的问题,或如何理解催生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的社会过程,尤其是如何理解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全局性的”社会过程。从迪尔凯姆(Durkheim)到布迪厄(Bourdieu),用“决定论者”(determinist)这个词来描述这些人或许更为恰当。现今的决定论者的特征可以被归为反个人主义(anti—indi—vidualism),他们并不将个体视为社会的资源,如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Comte)将一个个个体视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个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