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政治社会学与人类学等学科的学术资源为县级政治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在此基础上,要将对于县级政治的研究放到国家、社会与市场的三方互动中。由此,作为我国行政体系中最基本的层次和最完整的经济单元,县级政治研究对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人类学:新的挑战、新的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人类学长期以来几乎只限于研究边远社会的传统组织,现在则已开始研究不断变化的现代世界。近来,新闻媒体以娱乐形式显示出自身的影响力,政治人类学对于这方面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本文则对这方面的成果作了介绍。另一方面,政治活动范围和政治认同的重组,全球化所引起的张力,跨国组织的出现等现象又引发了新的问题;人类学也拓宽了研究的框架。为了了解民族主义、多文化科层制的出现、公民参与政治行动等问题,又使重新研究人类学概念和问题成为一项基本的要求并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对这些主要的趋势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影视人类学在我国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40多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从学科的意义上说,它从无意识走向了有意识、从非自觉走上了自觉发展的道路。如今,这门学科在我国已臻于成熟,其显著的标志包括:影视人类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开展;影视人类学专门机构的建立;与国际接轨。中国影视人类学是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萌芽,政治运动中曲折,改革开放中觉醒和成熟的,它凝结着中国两代民族学、影视学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  相似文献   

4.
全球灾害频发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非人物种的边界及共生关系。人类学的跨界研究可以更好地、多方面地理解它者的社会生命,从而探索自然与文化断裂的接触地带。然而,人类学的它者指向在现当代遭遇表述危机与实践困境,导致多物种研究的本体论转向,跨物种民族志便是此次转向的一种延续和突破,为弥合人与非人、人与自然两分提供了启示。跨物种民族志将人与非人置于更为宏大且具体的社会关系、文化背景和政经体系中,从制度、体系、文化、价值上探寻多物种共存的可能未来。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人类学应当进一步深化它者的应用研究,促进跨地域、跨学科和多语言的交叉,融合全球与地方、传统与现代两类知识,丰富人类学知识体系,多方面展现多物种保护的中国话语与实践,构建全球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社会人类学是通过对诸社会比较来阐述人类社会基本特征的。因而对社会人类学来说,比较方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社会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有一个世纪了,但它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得以成熟,并作为不可动摇的独立学科确立起来,仅有40多年的历史。1940年出版的《非洲政治组织》和1950年出版的《非洲亲属组织》是当时社会人类学研究的集大成。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人类学已经有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研究方法。自社会人类学的比较方法确立以来,很多社会人类学学者对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广泛的比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时至今日对社会人类学比较研究的分析单位的选择上仍存在着各不相同的看法。为此,本文拟从人类学最常用而且最易混淆的三个概念——文化、社会、民族出发,探讨最适合于比较研究的分析单位。  相似文献   

6.
二千多年前,人类开始系统探讨社会公共权力及其制度在社会中的性质和功能。亚里士多德把他对政治现象的思索归结成一句颇有生物学和人类学色彩的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随着历史的演进,各种历史景观和社会形态在世界的变更中生生息息,然而,人类始终没有摆脱政治,并且日益依赖政治。古代意义狭隘的城邦政治早就完成了向当今全球政治的过渡,这成为推动政治研究向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法国前总理、巴黎市长希拉克在欢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趋势中纪实文学的文化承担与网络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正以日渐快捷的步伐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不能否认也无法拒绝的事实,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强势语境规定之下,全球文化正经历着深刻的世纪转型,传统文学格局被打破,虚构型写作空前边缘化,面对严峻挑战,纪实文学择时而动,蔚为大观,为陷入困境的当代“世界文学”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本文从生态学、人类学、传播学等角度对全球化趋势中纪实文学的文化承担以及可能而必然的网络前景作出乐观展望,认为一个新的纪实文学时代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付诸实践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介绍本期内容要点。本期和下一期《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均为社会和文化人类学特刊,着重探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课题如何扩大到无法用文字或视觉认知的领域,并且探讨人类学所十分重视的田野研究(民族志);就分析全球性现象而言,这种做法似非而是,且具有实实在在的优点。作者认为,动因和实践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而多元的现代性则同时出现,这就使得文化上进行反思的方法既切实有用,又具丰富的实证意义。人类学本身可能日益介入全球和地方特性的政治之中,与此同时,它认识这一现象的能力——一种潜在的责任——则会提高它进行社会和文化分析批判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社会科学,它的发展可追溯到十九世纪中期。当时社会科学正受到生物进化论的启发和影响,文化人类学便作为研究人类文化的演进的专门学科而发展起来。就文化的概念而言,虽然人类学家们有各种不同的定义,而综合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围,文化这一概念包括社会的成员所具有的信仰、知识、艺术、价值观念、道德传统、法律制度、社会习俗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组织结构及其形态等等。由此看来,文化人类学是一门研究范围极为广泛的社会学科。在西方社会,文化人类学长期以来是侧重于研究非工业化社会,这主要是指研究落后的部落社会、畜牧业社会、农业社会和民族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组织等方面文化形态的演进过程及方式。探索人类社会文化形态发展的同一性及多样  相似文献   

10.
“实践”作为艺术人类学基本的研究理念和路径,它在延续文化人类学既有“实践”概念的同时,更是以解构与建构辩证的统一生成了自身独特的内涵,使得艺术和审美研究突破既往抽象空洞的研究模式,真正切入艺术和审美的具体层面,从而消解了抽象和具象、思辨与经验的两极对立。抹平了主体和客体、艺术和生活的边界,刷新了美学和人类学研究的问题视域,最终赋予了艺术人类学在方法论上的根本依据和学科张力。  相似文献   

11.
在“再政治化”文艺思潮中,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可以落实到“政治文化”层面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以文学立场为本位所提出的“诗性政治”建基于“心理本体”或“人类学本体”,文学性和政治性在人文关怀的终极处能够融通。“诗性政治”具有想象性、人文性、体验性、超越性、整体性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球最大代际群体的Z世代,正通过日常传播实践深刻影响着国际传播格局。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进中华文明更好地走向世界,需要开展面向全球Z世代的国际传播研究。全球Z世代既体现出“数字原住民”的共性,又存在区域国别差异,折射了世界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图景。研究发现,在历史层面,面向Z世代的国际传播可以追溯到社会学中的世代研究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在理论层面,政治、经济、文化和媒介技术等的相关理论为Z世代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在战略层面,要开展面向全球Z世代的战略传播设计,构建面向全球Z世代的多元行动者网络,打造面向全球Z世代的对外话语体系,通过面向Z世代的精准化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3.
乡土知识与社区可持续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性"知识从文化人类学理论中扩展到全球发展领域,内涵本土化,外延多样化,推动文化多样性思考和行动."乡土知识"是文化人类学理论本土化的结果,应用人类学实践吸纳发展理论的具体经验,以社区发展为起点和终点,和参与性精神结合,研究指导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将理论与实践完好结合.  相似文献   

14.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已有150年的历史。人类学从清末开始传入中国,至今也近百年。纵观国际人类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人类学的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近代人类学、走向田野的人类学、当代人类学(60年代以来)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人类学研...  相似文献   

15.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江苏吴江人。1930年起入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师从吴文藻等先生。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师从马林诺斯基,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回国后,任教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1945年任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后出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副教务长。新中国成立后,出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务。在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中。高度关注“三农”问题;主张发展乡村工业和区域经济,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曾提出“生育制度理论、差序格局”理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各美其美,天下大同的社会和谐思想等一系列极富中国学派特点的思想与理论。注重实地调查,行行重行行。由于在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中的杰出成就,曾获得马林诺斯基应用人类学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奖章等多项国际荣誉。16卷本《费孝通文集》,是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以法律多元为基础的民族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几经曲折,目前正处在一个大发展的社会预期之中。我们认为这种预期有望在两个方向上加以落实:一个方向是海外民族志研究。中国的人类学者,特别是有志于中国人类学事业的博士研究生,带着对中国社会感兴趣的问题,去国外社区进行规范的田野作业,完成民族志著作,由此累积中国人对于全球社会日常实践的经验知识。另一个方向是人类学分支学科建设,即人类学与其他基本学科的交叉研究、合作研究。人类学所直面的“社会总体现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公民共和主义理论的重要成员,桑德尔对自由主义的中立性立场持尖锐批评态度。桑德尔认可至善论,而其至善论思想可以分为哲学的和政治的部分。哲学的部分以自我与目的的关系为切入点,以道义论的道德主体概念作为批判焦点,刻画了人的本质的哲学人类学面貌,树立了颇具黑格尔主义色彩的交互性主体形象。政治的部分体现为公民共和主义的公共哲学思想,欲在公共政治安排上取代程序自由主义的主导地位。然而,桑德尔的论述批判有余,建构不足,其理论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性和批判性观点嵌入到当代民主政治的讨论中。  相似文献   

18.
内容提要     
原住民运动的跨国化及原住民中的新精英的浮现;拉丁美洲的新五旬节主义:对全球化的政治人类学的贡献;哥伦比亚的咖啡馆:世纪之交的社会一政治和文化存在形式;世界大同主义:从都市经验到政治;  相似文献   

19.
<正>费孝通是一个社会人类学的智者。为什么费孝通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类学智者?作为一个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深入实地,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思考、分析,写出了在人类学史上被称之为里程碑的学术巨著《江村经济》,奠定了他在社会人类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江村经济》也是当代学人,不论是社会学、人类学,还是经济学,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历史文献;作为一个理论家,费孝通勤于思考、善于  相似文献   

20.
对物的观察与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的重点。人类学通过分析物讨论人们的行为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结构等。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人类学面临着更大的困境与挑战,而对物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人类学理解全球化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