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初期,伴随着西方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的诞生,生态民族学理论从西方传入中国,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我国生态民族学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特征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总结我国生态民族学学科及其研究中取得的经验,反思生态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缺漏,以期推进生态民族学学科建设。目前,我国的生态民族学研究依然存在研究议题泛化、跨学科性关联不强、全球化视野不够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生态民族学研究还需加强跨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与整合研究;加强全球化视野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和加强生态民族学学科理论建设与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一部关于广义民族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专著《广义民族学》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本书由中央氏族学院施正一教授策划并通纂,各分支学科专论均由本学科的专家学者撰稿。全书分为十四编五十八章,对广义民族学的十四个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3.
杨建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是兰州大学民族学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本文通过回顾他的学术人生历程和学术成就,探讨了他将历史学与民族学相结合的独特的民族学思想和研究方法,阐明了他基于与西方人类学相比较而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学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界把"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理解为狭义民族经济学,进而将其定义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民族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形成民族经济学和经济民族学两个学科,前者归属于经济学科,后者归属于民族学科。笔者以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学科归属定位在中国经济民族学,可能具有更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更加符合国家现有学科分类的意图。  相似文献   

5.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群的建设与发展一、建设意义中国民族学学科是我国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就是说,它既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又直接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社会发展与国家的民族工作。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四大文...  相似文献   

6.
回到民族学──中国民族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到民族学──中国民族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科优势黄惠焜1995年9月15日至19日,中国民族学学会在大连召开了主题为“中国民族学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学术讨论会,着重研讨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口民族学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问题,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民族地区现代化过...  相似文献   

7.
民族学学科是湖北民族学院的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一直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1997年,民族学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3月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民族学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3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依托本学科建立了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  相似文献   

8.
[提要]从《严复研究》开始,林耀华始终将“科学”贯穿于学术工作与人才培养。在林耀华的学术生涯中,他以科学树立规范,以科学服务社会并以科学开拓新领域,履行了一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先驱者的使命。林耀华的学术生命折射了整个中国百年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反映出社会科学学术生产的动力与价值。20世纪90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学科建设的科学坚持造成冲击,实验式、感悟式、自省式的民族志写作和研究影响了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术规范性,影响了学科公信度,也使学科的学术地位逐渐边缘化。回归科学的学科发展,坚持学术研究的规范性,践行联系实践的人才培养,才能让民族学人类学融入学术服务现实的主流道路。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延边大学民族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以下简称博士点)正式成立,成为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民族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本博士点是在2006年批准通过的延边大学一级学科民族学硕士点的基础上建设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民族学学科定位的现状进行了简明的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就我国民族研究目前的发展境况来看,还是应该以“狭义民族学”为主。  相似文献   

11.
民族学作为研究民族群体及其文化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对一个学科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认识,往往对建立科学的学科分类体系,进行学科界定,有着直接影响,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对于各相关学科的发展都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仅就民族学的地位及其与社会学的关系进行简略分析,以就教于各位方家学者。 一 民族学是研究民族群体及其文化的社会科学学科,她的独立性是不容置疑的。民族学并不是一个少数人发明和使用的生僻名词,相反,这一词汇作为一个学科名称早就得到各国学者的共同认可,民族学百多年来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共同承认的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12.
民族经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既从民族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又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民族问题,因此,它含有民族学和经济学的共同范畴,是介于民族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我国的民族学与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发展迅速,硕果累累,建立了相应的学科体系,但作为民族经济学,却很少有人问津,仍然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中国"民族走廊学说"是对前辈学术思想和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是为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学理论体系添砖加瓦,是为争取民族学人类学在中国学科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做出的实际工作,也是为创建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学派或创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派打造基石.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建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学理论,为确立和完善民族学人类学在我国学科体系中应有的地位,为建立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学派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CSSCI收录民族学核心期刊2000-2011年间发表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知识图谱工具对民族学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不同时间片内学科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展现十二年间我国民族学研究热点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15.
地理民族学是介于地理学和民族学的一个边缘学科,最初在苏联形成。六十年代我国翻译家将介绍文章译成汉文在刊物上发表,当时译为“民族地理学”,我觉得若按学科本意译作“地理民族学”(Geogethnography)比较确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五十年代末苏联出现了地理民族学,以特定地区社会历史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族人口和民族成份的变动及引起变动的原因为研究对象。不久引起普遍重视。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们对它还不很了解,更未开始系统地研究。为使人们知道这门学科是干什么的,研究意义何在,仅就本人肤浅之见写成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学的学术渊源、整合历程与当代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学是直承西方民族学而来,从学科特征上来说,它与西方民族学有着学科上的一致性,但中国民族学由于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它又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本文在对中国民族学的学术渊源、整合历程与当代开展等三个时代或三个方面作详细考察的基础上指出,一个新兴的民族学派———中国学派,已经初具规模,并在中国的学术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学科角色。  相似文献   

17.
民族学 民族学学科信托于学校民族研究所和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建有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8.
民族学从20世纪初从国外引入我国时,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及当时需要,学科以少数民族及其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认为在步入新世纪后,我国的民族学仍应坚持对少数民族服务的方针,必须继续提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学风,并充分重视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民族学学科依托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研究所),经过长期不懈的建设,在队伍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民族学学科现有专兼职教师3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讲师10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及在读博士9人,70%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20.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活动为例,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做一个历史性的回顾与反思.目的不仅是为了反思学科发展的成败得失,而且更为了应对学科本身在21世纪发展的需要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对话的需求.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以中山大学人类学研究的缘起,描述人类学、民族学传人中国及其传播、实践的过程;其次,以人类学系停办但其人类学研究在考古学和民族学掩护下仍继续进行,反映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转型情况;再次,以中山大学人类学目前的研究特色和学科探索,介绍中国人类学的重建与兴盛;最后,提出以中山大学人类学学科发展为经验的反思,讨论作为学科的人类学在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