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正名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联合、动宾、偏正、补充等关系,也没有明显的语音停顿,更没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如‘—……就’之类,这样的词组,叫连动词组”。“连动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叫‘连动式’”。连动式是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一种特殊的独立形式,因为它具有别的结构所不能包含的语法意  相似文献   

2.
简述连动式的结构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 引言 0.1 连动式是现代汉语语法分析中较棘手的一种句式。由于连动式的表面结构形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语部分,这两个谓语之间“没有状语和中心词的关系,没有补语和中心词的关系,也没有动词和宾语的关系,它们也不是合成谓语或者联合谓语,主谓谓语。”因此结构比较特殊,谓语部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的“有”字连动式,具有独特的性质,很有研究的必要。这里有三个包含“有”字的句子“他有权提出申诉”;“大家有事做”;“我有工作到宁波去”。本文认为,前两类都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不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都是“有”字形式,为什么说前两类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呢?或者说,“有”字连动词组的秘密在哪里呢?它们的秘密就在“有”字的宾语上。  相似文献   

4.
连动式和兼语式是汉语中的两种特殊句式.说它们特殊,是因为连动式和兼语式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谓语.为方便,我们把连动式和兼语式之类不止一个动词谓语的句子统称为多谓语句.本文主要对多谓语句中动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进行描写,并以此为基础讨论连动式与兼语式的界限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英语和汉语在词类的划分及其功能,词语搭配及句于结构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使两种语言词对词的翻译(word-for-wordtranslation)变得很困难,汉语连动式(verbalexpressionsinseries)便是一例。所谓连动式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词组(有时也可以是形容词)连用与同一主语发生主调关系,其特点是调语与语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如:“我出去走走。”“他们讨论通过这个决定”。由于这些调语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逻辑关系,因而汉译英时有一定难度,本文拟就汉语连动式的英译作些探讨。一、连动式记语之间的逻辑关…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的连动谓语及其汉英对应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语句子中的谓语一般由动词担当 ,但不同的是 ,汉语的谓语动词可以连用 ,和英语相比 ,连动谓语可以说是汉语谓语的一个特点。在表达方式上 ,除少数情况下 ,汉语的连动谓语可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外 ,在大多数情况下 ,只选连动谓语中一个动词为英语的谓语动词 ,而另一个动词则需要译为非谓语动词形式  相似文献   

7.
蒙古语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的一种变体,而汉语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的一种句式;蒙古语连动句的几个谓语之间的组合关系是由动词连接形负荷的,而汉语是由语序来负荷的;蒙古语连动句几个谓语之间不能出现任何句子成分,以此与并列谓语加以区别,而汉语连用的几个动词均可带宾语或补语,但其间一般没有关联词语和语音停顿。  相似文献   

8.
《庄子》中的连动结构──《庄子》语言分析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中有关连动结构的争论,近些年来逐步平息下来。吕淑湘先生曾说:“自从连动式出现在语法著作中以来,一直有人要取消它,也一直没有取消得了”;“看样子连动式怕是要终于赖着不走了,剩下的问题就是要给它划定界限。”(《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能够“赖着不走了”,说明连动结构这一语言形式确实是汉语语法的客观存在。至于连动结构的界定,这里有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汉语的调语结构形式,是否只允许由一个动词作述说语,这一点已无须再讨论了。动词的“散动式”用法已不再有人提及。另一个是连用的前后动词间是否语意上有轻重之…  相似文献   

9.
连谓句浅说     
现代汉语中的句子是很复杂的,人们根据各种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上的特点,划分出了不同的结构形式.如:①:我出去看个朋友。②:他取出一本书看.我们发现,这些句子的谓语中有两个动词连用,而且这两个连用的动词都是陈述同一主语的。因此,有人就把具有这种结构特点的一类句子叫“连动句”。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的“通过”共有三种使用形态:“动词+体标记”形式、动词、介词.介词“通过”由同形的动词语法化而来,语法化完成的时间是20世纪20~40年代.“通过”的语法化是在连动式句法环境中完成的.汉语史上由“通过”形成的连动结构共有三种,它们产生的时代各不相同.五四时期,这三类连动结构汇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介词“通过”语法化的句法环境,而这三类连动结构中不同义项的动词“通过”则分别构成了介词“通过”的三个语义来源.“通过”的语法化除了句法环境动因,认知隐喻和词义虚化也是重要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英浯句子中的谓语是由动词词组担任的。作为谓语的动词词组可以只包括一个谓语动词,但在多数情况下,动词词组是以一个主动词(main verb)为中心词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助动词。还可能带有宾语、补语或状语。本文要讨论的是带有that-分句的谓语动词。这类动词数量很多,其中有一类是表示“宣称、断言”(assertion)意义的谓语动词。根据它们的句法作用和语义特点,这些动词又可分为两大类:肯定型和非肯定型,肯定型又有弱式和强式之分。现就上述分类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2.
V_1NV_2式连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单句的下位句型中,连谓谓语非常复杂。所谓连谓谓语,是指谓词或谓词性词组连用的格式充当谓语。这一问题在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和吕冀平先生的《复杂谓语》里得到充分、详尽的描写和说明。程希岚先生的《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的复杂性》一文(见《松辽学刊》1984年第3、4期)则对它的复杂情况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但是,对 V_1NV_2式连动结构的描写,我们认为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文拟对 V_1NV_2连动结构淡一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各位同仁。V_1NV_2式连动结构是连谓谓语中的一种句式,例如:  相似文献   

13.
一种能颠倒的连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承认连动结构的语法论著一般都把动调结构不能颠倒作为区别连动式与联合结构的一个重要的形式特征。例如: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说:“连动式里头,动词结构的次序是固定的。”①黄伯莱《句子的分析与辨认})在讲到连动式和联合结构作谓语的区别时说,a看能否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七个方面就“借自动词”的动量词问题作出了新的探讨 ,认为“A -A”式短语中的后一个词不是“动量词” ,而是一个动词 ,“A -A”式短语是一类特殊的动词重叠形式的短语 ,是前后两个动词和“一”的连用 ,它们表述的是某种持续性的动作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一般地说被称为复合动词的词语,从其语法结构来看,是两个动词(广义的动词)的结合体;而从语法功能来看,则相当于一个动词。所谓结果动词,也被列为复合动词的一种。例如结果动词“等累”,是由“等”和“累”两个动词结合而成,再在后面加上语态助词“了”成为“等累了”。它的语法功能正与一个动词相同。结果动词的这两个结构成分,都是自由形式,各自均可独立充当句子的谓语。因此,可以认为“我等累了”这个结果动词句是由“等”和“累”分别充当谓语的两个句子合成的。即由“我等了”和“我  相似文献   

16.
这里要讨论的,是我叫他来。这样一种句子中的谓语组织问题。通常以为这是一种复杂的谓语形式或特殊的谓语形式,曾经被称为“递系式”或“递谓式”,而较为通行的名称是“兼语式”。有些语法学者不赞成这个“兼语式”的解释。而如何处理这种谓语形式,如何分析这种谓语组织,说法也不很一致。这里也试试谈一下我的看法。我不赞成使用“兼语式”这个名称,在解释这种谓语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介词“论”来源于先秦动词“论”.动词“论”在先秦时期用在连动结构中,两汉时期“论”所在的连动结构主次动词分化明显,唐代“论”由动词引申出介词用法,宋代以后“论”的介词用法进一步扩展.连动结构是引发动词“论”语法化的句法环境,连动结构的句法环境加之连动结构中连词使用频率的递减趋势为动词“论”的语法化提供了条件.“论”由表示“议论、评论”的实词义到表示“以某种单位为准”的语法义的语法化过程中间经历了“衡量、评定”义的语义演变阶段.频率中“临界频率”的增加也是推动“论”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论”的句法功能变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而“论”发生语义演变致使语法意义产生的机制是语用推理.  相似文献   

18.
“着”表持续态的作用是大家公认的,熟悉的。不少人根据“着”的这个作用,把“他笑着说”这种格式归入连动式,尽管其中的“动词 着”有表情状方式的作用,但人们仍认为前后两个动词表的动作是同时进行的。然而在语言实际中有一类“动词 着”,很难说它们所表的动作与后面动词表的是同时进行的、如:  相似文献   

19.
“连动式”和“兼语式”应该取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动式”和“兼语式”,在汉语语法学里都是作为专门术语提出来的。它们出世以后,许多人觉得很新鲜,把它们当作“新生事物”,倍加爱护。它们的“职权”越来越大,它们范围越来越广。但也有人觉得那是唬人的,不是什么新玩艺儿,老想从语法学里把它们  相似文献   

20.
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连动式和语言类型特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它主要存在于形态稀少、句法标记不丰富、分析型强的语言中,具有一系列的普遍特征。从类型学的角度分析,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既有跨语言的共性特征,也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在共性特征方面,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中的动词没有各自单独的事件位置修饰语;动词在语调上位于同一语调曲拱中;如果连动式表达因果关系或事件先后顺序,动词呈现出时态象似性;动词共享至少一个论元;当连动式的动词共享非施事角色时,施事角色也被共享。在个性特征方面,“单一小句的否定判定标准”不适用于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动词不一定有相同的时态取值;动词可以有各自单独的时间修饰语;人称、时态、语气、否定标记既可以出现在边缘位置,也可以出现在核心位置。从语言类型学视角出发研究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不仅避免了研究受印欧语眼光的影响,也开阔了研究视野,使其融入到世界语言研究之中,有助于全面地描写和解释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的语法面貌,更好地把握其共性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