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是通过思维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积极的思维,就不能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新知识的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思维,就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而适当地创设思维情境,是可以达到教师的预期目的的。下面就如何创设思维情境,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互通过设疑来创设思维情境我在教学时,注意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通过精心“设疑”,使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和谐统一来创设情境,这样,往往可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在教解对数方程…  相似文献   

2.
论音乐教学中的“情”与“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学生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为人为目的,以“情”和“美”的视角契入,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与“审美化”构建上。一、创设情境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这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情淑性。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并以由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根据思维具有问题性这一特点,我们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提问”,给学生“指点”.提问,就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指点,就是为学生解决问题情境.有无这个情景,产生的教学效果往往大不相同.试观察一下,以讲授法进行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教学,会发现学生学习前者比后者专心.什么道理?因为学习文言文难度较大,通常字字生疑,句句生疑,学生抱有急待释疑的心情听老师讲授.正是这个可供攀越的“难度”,自然地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促使他们产生了探求的心理.而对现代文,学生一般容易看懂,甚至一览无余,似乎没什么问题须待老师讲授.如果老师不设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听起来就兴味索然.为了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获取知识,我们常用设疑和解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  相似文献   

5.
创设情境教学模式也被称为"问题--发展性教学",是苏联教育家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情境式教学,是指教师为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创设特定的事例情境,以培养学生独立探求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是强调"以知识的体验和方法的应用为主"的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要遵循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逻辑程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  相似文献   

6.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好方法。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连动情境的创设实践 ,为“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1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思维活动 ,学会思维1 .1 创设问题情景 ,明确思维目标和方向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数学思维常由数学问题引起 .随着问题的逐渐展开 ,人的思维也不断深入 ,思维能力也将得到严格的训练 .因此 ,在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思维方向明确 ,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主动地去参与和获取知识 .例如 :教学“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时 ,可先引导学生按课本上的方法进行证明 ,然后提问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证明它呢 ?”让学生展开讨论 ,多数学生仍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来证明 ,于是可进一步问 :“能不能不用三…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同时也提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文阐明了“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文章采用了童话故事的形式.把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要的是培养学习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讲气氛,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上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0.
情境教学是对注入式教学的否定 ,但这种在人为“创设”的“情境”中所进行的情境教学 ,是与语文教学中一元化的思想教育目的相适应的。在一定程度上 ,“情境”是思想教育的辅助手段 ,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培养学生言语能力这一教学目的。要从根本上达到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目的 ,就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言语表达训练 ,使“情感”与整个教学活动处于伴生状态 ,达到语文教学理论从情境教学观向语境教学观转变。  相似文献   

11.
杨莲 《新天地》2011,(11):166-167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实验探究还是实验设计,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验中锻炼、学习和体验,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勤于科学探索的实践,勤于改进科学实验方法的意识,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学会科学协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正"生活即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中进行的。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运用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模拟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到知识并非遥不可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最高层次思维的活动,是科学创造的核心,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因此,在学校中实施创造性思维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著名物理学家卡皮查指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合适的学科是数学和物理”,因此,对于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利用物理学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具体到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兴趣激发。兴趣是思维的向导,是成才的起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无形的氛围来…  相似文献   

14.
外语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活动 ,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 ,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并进而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1 激发动机 ,培养兴趣1.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设疑能激发学习兴趣 ,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进而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中 ,应通过设置问题 ,以疑促思 ,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从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乐趣 ,进而提高思维能力。但教师一定要注意 ,问题必须要有一定难度 ,提问时…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学习兴趣是学生“乐学”的主要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表现为乐学精神。兴趣会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诱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的有力措施。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数学教学氛围,以趣激情,使学生在课堂中,既兴致勃勃又聚精会神,为胜利教学创设先决条件。如在认识“年、月、日”时,给学生讲故事,提问题:“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可是乐乐满8岁的时候,只过两个生日,这是为什么你们想知道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到既意外又有趣,个个情绪高涨,一种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从而较好地与教师同步进入“角色”。又如教学“小数性质”时先设置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出“8、80、800”,提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名...  相似文献   

16.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利用优美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运用现代化手段、编课本剧等方式,能充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要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就要创设一种学习气氛,使学生急欲求知、主动思考;就要精心设计有关的问题和过程,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以造成认知冲突。这就是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生成应从学生的感知出发,让他们通过感性材料去理解、认知。才能够真正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情境生成是数学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有了合适的思维情境,学生便有了展开思维的动因、时间和空间,从而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据职业中学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实施成功教育,如设置群众性的问题,或创设便于教学的优美情境,或巧妙设置相关的课堂演示,以及精心设置课堂讨论等,以帮助学生克服认知困难。教师独具匠心地创设成功的契机,使语言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创新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独特体验”,来陶冶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语用和创新等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情境的含义及类别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氛围。“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如教室中的布置与陈设;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之间的感情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境统一和谐方为情境。教学情境是一个系统,教学双方是教学情境的两极,教学行为是其中介。当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时,教师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或是向学生提出一个足以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这时,较为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若以学生的“学”为主导,也能形成教学情境。比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们那种认真的态度,那种执着的追求真理的精神,那种洋溢在童稚无邪面容上的情态,就会构成一种学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而这种双向交流又是受教师指导和控制的。应当注意的是:不管哪一种教学情境,联接师生两极的中介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是创设教学情境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