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作为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创始人,哈桑·班纳的思想和实践在当代政治伊斯兰运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班纳的政治伊斯兰思想主要体现在:力图对伊斯兰作出整全性的解释,以此为创造伊斯兰秩序提供思想根据;提出了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纲领,反对穆斯林社会的西方化、世俗化倾向;力主自下而上的伊斯兰化,注重圣战在造就伊斯兰国家中的作用,并倡导世界范围的泛伊斯兰主义。本文通过对其思想的发掘和梳理以期更好认识当今政治伊斯兰运动的渊源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作为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创始人,哈桑·班纳的思想和实践在当代政治伊斯兰运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班纳的政治伊斯兰思想主要体现在:力图对伊斯兰作出整全性的解释,以此为创造伊斯兰秩序提供思想根据;提出了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纲领,反对穆斯林社会的西方化、世俗化倾向;力主自下而上的伊斯兰化,注重圣战在造就伊斯兰国家中的作用,并倡导世界范围的泛伊斯兰主义。本文通过对其思想的发掘和梳理以期更好认识当今政治伊斯兰运动的渊源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作为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创始人,哈桑·班纳的思想和实践在当代政治伊斯兰运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班纳的政治伊斯兰思想主要体现在:力图对伊斯兰作出整全性的解释,以此为创造伊斯兰秩序提供思想根据;提出了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纲领,反对穆斯林社会的西方化.世俗化倾向;力主自下而上的伊斯兰化,注重圣战在造就伊斯兰国家中的作用,并倡导世界范围的泛伊斯兰主义.本文通过对其思想的发掘和梳理以期更好认识当今政治伊斯兰运动的渊源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得天独厚的伊斯兰教传统为基础、丰富的石油财富为依托,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沙特长期致力于成为全球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借以增强其国家合法性和全球影响力.沙特通过传统外交和公共外交大力构建和发展伊斯兰国际机制,支持和掌控多个以宗教为纽带的国际伊斯兰非政府组织,大力资助伊斯兰教瓦哈比学派的发展及其全球扩张,这对世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沙特宗教的高度外交化引起多国高度警觉,其宗教与外交的关系走向受沙特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中政教关系的发展、美国中东战略走向、中东国家乃至伊斯兰世界民主化转型中宗教、教派冲突的发展等三方面的制约,正进入调整与平衡阶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基于伊斯兰信仰和现代国际组织理念而成立的伊斯兰国际组织对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的参与度正在日益加深。从时空维度、组织维度和议题维度的分析研究可知,以伊斯兰合作组织、伊斯兰世界联盟为代表的伊斯兰国际组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伊斯兰国际组织对全球治理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在丰富治理手段、落实治理行动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伴随伊斯兰国际组织在拓展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友好合作关系方面与日俱增的独特作用,中国应加强对这些组织在华活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公民伊斯兰是“9·11”后国际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它首先基于伊斯兰传统的国家内部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印尼和土耳其是两个典型例子.作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政治却处于世俗民族主义原则的指导之下,包括苏加诺的“五项原则”、新秩序时期的统合主义以及后苏哈托时期的多元主义;土耳其则是伊斯兰民主的代表.在凯末尔世俗主义的原则下,政治伊斯兰在经济发展和国际因素的影响下日益兴起.与以暴力恐怖为主要特征的中东地区不同,印尼和土耳其展现出伊斯兰政治的另外一种模式.自由或温和伊斯兰同样体现为美国针对伊斯兰世界的一种重要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7.
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伊斯兰极端主义重要形式的圣战萨拉菲主义,正日益成为多数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思想基础和动员工具。考察圣战萨拉菲主义形成的历史根源,有助于理解当代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演变过程。从本质上看,圣战萨拉菲主义主要汲取和发展了中世纪和近代极端教派、沙特瓦哈比主义、现代伊斯兰主义的激进思想,是当代伊斯兰极端主义与中东地区和国际政治互动的产物,在激化地区冲突与暴力恐怖活动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基于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制度性、结构性联系,国际伊斯兰非政府组织与资助国(本国)的关系十分紧密。伊斯兰世界联盟(伊盟)在资金、人事和意识形态等方面被沙特全面掌控,在战略、形象、行动等层面全方位为沙特政权服务,是沙特的利益维护者、形象塑造者、舆论引导者、行动参与者和职能承担者。伊盟与沙特的紧密关系给双方都带来了正负面双重影响。一方面,沙特的全方位支持使伊盟拥有雄厚的资源和实力,但这种全面掌控导致伊盟的非政府属性和独立性弱化,使其难以形成相对中立与公正的立场,带有明显的政治和宗教偏向,影响组织公信力,还造成伊盟的相对封闭性和保守性,导致其改革困难。另一方面,凭借非政府组织的身份优势,伊盟在为沙特开拓外交空间、减轻道义压力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但强烈的宗教属性、沙特偏向性及涉恐传闻给沙特国家形象带来困扰。未来,伊盟的发展取决于其能否处理好与沙特的关系,即在依托沙特资源的同时,增强自身主体性、自主性、中立性和公信力,处理好沙特政权与教权、宗教保守性与世俗现代化以及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与伊斯兰会议组织的交往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斯兰会议组织(OIC)是伊斯兰国家政府间国际政治组织,其目的是发展伊斯兰国家间的合作,其中包括统一各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立场。俄罗斯不是伊斯兰国家,也不是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但这并不妨碍双方的交往与合作并成为观察员国。俄罗斯近年与伊斯兰会议组织交往十分密切,合作领域非常广泛,这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原因和安全利益考量。  相似文献   

10.
<正>义与发展党和"居伦运动"虽同为当代土耳其重要的伊斯兰主义力量,但前者以国家为导向,后者以社会为依托,且在不同时期对土耳其政治和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正义与发展党上台前后,因受到面临世俗精英势力的挑战、"居伦运动"与政府交好的先例,以及两者相似的政治观、民主观和"宗教—社会"观等因素的影响,选择了同"居伦运动""结盟"的政治策略。但受两者政治合作空间锐减和"居伦运动"屡次"越界"导致"国家—社会"关系失衡、正义与发展党内政外交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双方在政治、经济及外交领域的矛盾日益加剧,并对实行伊斯兰民主的"土耳其模式"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韩国伊斯兰教因朝鲜战争中土耳其军队参战之故而正式重新传入,历经50余年的发展历程。韩国伊斯兰教在成立合法组织、修建遍布全国的清真寺、完成朝觐功课、翻译韩文《古兰经》以及成立伊斯兰经学院等方面著有成绩,穆斯林人数也有相当数量的增长。韩国中东外交也自1957年因与土耳其建交而开启,韩国主要在中东开展了经济、国际贡献①以及文化等领域外交,在中东地区已具一定的影响力。韩国伊斯兰教团体对于韩国的中东外交在不同层面多有参与,对于官方的中东外交是一种有力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中东动荡历时一年多,导致该地区多国政权更迭,并迅速扩展到叙利亚,叙危机已成为这场动荡旋涡的中心.伊斯兰势力的崛起成为这些转型国家面临的严峻课题.动荡使中东地区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地区大国间矛盾和力量消长,将影响有关国家政局和热点问题走向.美国调整中东政策,深刻影响了地区局势走向.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有关国家人民自主选择的原则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理解和肯定.中东形势演变对中国中东外交带来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中国应审时度势,积极应对,谋求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苏丹是中国外交参与程度较深的发展中国家,中苏双边关系的发展演变不仅始终彰显着"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也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对阿外交的成长轨迹。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和苏丹的相互援助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体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在此后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逐步深度参与了苏丹的经济事务,帮助苏丹实现了经济腾飞和国内持久和平。以南北矛盾和达尔富尔人道主义灾难为主要内容的苏丹危机,是中国外交参与国际事务时必须直面的挑战之一。中国外交必须重新审视与西方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应对技巧,在深度参与中逐步走向成熟,实现外交转型和国家形象重塑。  相似文献   

14.
中东剧变一年多以来,阿拉伯国家蒙受巨大冲击,引起了所有中东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而这首先与中东的重要位置有关.这次变局几乎波及所有阿拉伯国家,民众诉求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问题是长年积累下来的,2011年的动荡应是这种情绪的大爆发,虽会推动社会前进,但代价却是巨大的.叙利亚问题前景仍不明朗,目前只维持了脆弱的和平.中国以“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劝和促谈”的方针应对这次大动荡是正确的、主动的,不管外界有多少反对声音和暂时的不理解,都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经济秩序和环境以及中东伊斯兰国家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来看,全球化对中东伊斯兰国家更多的是挑战。面对来自国际金融机构的压力和全球金融风暴的威胁,伊斯兰金融究竟该做何抉择尚难确定。国际经济新秩序不可能彻底消除歧视性的贸易政策,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公正,其中的不利因素无疑会对中东国家构成威胁。此外,全球性经济组织、制度和规则也会给这些国家带来更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中东地区人权语境逐渐宽松,颁布了各种伊斯兰特色的《人权宣言》,不同层次的人权组织在伊斯兰国家开展活动,这都为中东非政府人权组织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非政府人权组织推动了中东人权观念和人权批判精神的成长,提升了中东各国政府对人权关注程度,并成为国际人权标准内化的重要媒介,缓解了社会内部的对立。"人权依赖综合症"影响到非政府人权组织的特征,人权组织多为社会精英阶层所领导,其活动多限于特定群体和地区。在现代社会,人权组织虽面临诸多挑战,但无疑已成为推动中东政治民主化和人权发展的潜在力量。  相似文献   

17.
石油需求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增长。中国的石油外交也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主旋律。中东石油在中国海外油源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非常重视发展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互动的最基本要素,中国石油外交最重要的考量亦是国家利益,中国对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外交具有政治与经济利益相辅相成、互动互利的特点。石油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为重要,“石油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由此凸现了石油外交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极具地缘战略价值的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是中国"大周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中东存在政治、经济、贸易、安全、文化等多方面利益。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中,中国获取中东利益时面临外部较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在纷争四起、矛盾错综复杂的中东,中国需要具备强烈的风险意识,对其认知必须充分,分析必须深入,规避务必得当,以期把预期风险化解到最小,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比较顺利地实现自己在中东尤其是海湾地区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中东反恐斗争是国际反恐中最关键、最具影响的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全球治理问题之一。它与当代的国际体系转型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分不开,又同中东伊斯兰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如何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直接相关。从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发展和蔓延的轨迹看,中东恐怖主义既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宗教、民族等内部因素,也掺杂着外来侵略、占领、干涉以及地区国家之间领土、资源和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等外部环境因素。中国的反恐政策既出于保护海外利益的需要,也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