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对悲剧艺术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小说作品,是中国无产阶级新文学的典范性的光辉杰作。从悲剧艺术角度来看,其小说创作的主体部分,又属于悲剧艺术。鲁迅以伟大思想家的胆识和杰出现实主义大师的艺术功力,把悲剧艺术推到了新的时代的高峰,对悲剧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彻底唯物主义的悲剧观 对作为审美对象的悲剧艺术,鲁迅有自已独特的理解。他的著名论断是:“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指出悲剧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现实中有价值的东西的被毁灭。他正视社会现实中的悲剧性矛  相似文献   

2.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剧因为崇高的东西、美的东西被毁灭,而使人感到悲愤,喜剧却因为丑的东西,也就是无价值的东西被揭露被讽刺,而使人从中感到审美愉快。这两种美感的  相似文献   

3.
从鲁迅小说悲剧所体现出来的悲剧观念、悲剧结构模式入手,具体分析了鲁迅小说悲剧所具有的深层话语舍蕴。本文认为,鲁迅采用“抗争一妥协”的悲剧结构模式,通过几乎无事的悲剧的种种叙写,写出了有价值人生的毁灭,而其深层的话语含蕴,则具有“悲剧妥协”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4.
郭玉生 《天府新论》2004,3(3):123-127
悲剧主要通过崇高的对象在激烈的社会矛盾冲突之中遭受厄运或者被毁灭从而由表层的被否定而跃向深层的否定之否定,这样悲剧就达到了对人的实践——创造的自由的间接肯定,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本身得到升华。各种悲剧冲突展现了人类争自由的社会实践过程,展现了人类社会由不自由向自由的目标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悲剧的结局有肉体毁灭型、精神损伤型、和解团圆型三种,这些悲剧的结局通过否定的方式间接肯定了人类实践——创造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一“乡土小说流派”作家们虽和鲁迅一样具有“五四”人道主义胸怀,但没有达到鲁迅乡土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高度,这除了哲学文化意识的强弱深浅之外,主要还应归因于小说的悲剧艺术观的相异。鲁迅先生是融悲剧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为一炉,在充分地肯定个体人生和个体生命由痛苦的毁灭而达到的“形而上”的意志永恒升华的过程中,表达了超越常人的与痛苦相嬉戏的悲剧审美意识,是对生命本体的经验性描述,具有生命宇宙观的意义观照;“乡土小说流派”的众多作家,只是站在普泛的人道主义视角上,对苦难和人生的毁灭作常态的描述,来揭示社会的罪恶和阶级的压迫。这种古典主义的悲剧观被博克解释为这  相似文献   

6.
论巴金的《家》中女性的悲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巴金的作品中,他以悲戚的笔触把真、善、美处以无情的否定与毁灭的同时,也把伟大的悲剧之精神呈现出来,<家>便是这种典型之作.作者正是通过梅、瑞珏、鸣凤等青年女性的悲剧,来深究到广阔的社会人生,从而揭示社会的黑暗.  相似文献   

7.
<正> 解放前的巴金是一位悲剧作家。在小说创作上,他以人类之悲为己之悲,将无数人们的受苦、挣扎描绘出来,把普通的百姓和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之被黑暗势力所吞噬的情景表现出来,从而“将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鲁迅语)。激励并推动人们起来投身到变革社会的斗争中去。从美学的角度看,他的小说大都是属于悲剧范畴的,故谓之曰“悲剧小说”。对巴金的悲剧小说,我不想袭用传统美学的悲剧分类理论去评判,而拟从主人公形象系列的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由此,我们从他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到两类情况:一是取小资产阶级革命英雄人物为主角的悲剧,可以称为英雄悲剧;一是以普通小人物为主  相似文献   

8.
萧红是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饱受被放逐的寂寞、孤独和痛苦。萧红的小说正是她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创建了丰功伟业,命运却不尽相同,这与他们性格上的"忍与不忍"密切相关,司马迁"隐忍建功"的思想对此做了最好的阐释。看似不同的人生却包含着相同的悲剧意味,昭示了封建专制下人臣的无奈。  相似文献   

10.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力作.尚在《晨报副刊》陆续登载时就被沈雁冰先生肯定为一部杰作.《阿Q正传》之所以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名篇,成为世界文学的名作,是因为鲁迅先生对旧中国的社会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对“国民的弱点”进行了极为深刻的解剖.鲁迅在《论雷锋塔的倒掉》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说明,悲剧所毁灭的是历史的或现实的有价值的东西,而绝不是无价值的.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是要揭露旧社会的病根,揭露“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揭出病苦,  相似文献   

11.
陈怡 《理论界》2013,(1):140-142
"旧小说情调与现代趣味的统一"是张爱玲小说的重要艺术特色,也正是这样一种叙述风格使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张爱玲小说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其小说别具一格的悲凉风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张爱玲1943年创作的小说采用了"封锁"下爱情的建构与破灭这一情节模式,通过对其人生经历、心理感受、性格特征等因素的糅合,该模式得以形成,成为了张爱玲悲剧决绝的爱情观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悲剧意识是中国现代文学超越传统文学的个体和群体的审美文化自觉。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悲剧审美意识进行了深入探索,认为中国现代作家的悲剧审美意识主要体现为以悲剧的理念方式表现社会人生,感知传统文化的负面对于现代文明的阻拒,探究人的价值的毁灭以及民族生存困境缘由,是一种既具个体色彩更具群体乃至时代色彩的悲剧情思。浓厚的民族意识、文化悲剧意识和生命悲剧意识,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精魂。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两篇颇有特色的小说:一篇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另一篇则是出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之手的《旧书贩门德尔》。小说中,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的作家,通过沦落于社会底层的旧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受尽摧残最后归于毁灭的人生悲剧,提示了深刻的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是一个专门对女性命运进行深刻思考与冷静剖析的作家,<金锁记>是其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品.讲述了曹七巧不幸的婚姻遭遇以及被金钱毁灭,到头来又毁灭他人的悲剧故事.文章拟从人性的角度阐述张爱玲苍凉的创作底蕴.  相似文献   

15.
喜儿与祥林嫂的悲剧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上,从人物所生活的那个历史环境中去寻找原因.他们同属于“社会悲剧”。但各自悲剧原因在方式上是截然不同的。代表喜儿的进步势力敌不过黄世仁的邪恶势力,她在肉体上遭到摧残,但在精神上是不可战胜的。喜儿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更多的是肉体上的“毁灭”,是公开的、外在的,显而易见的,暂时的;而祥林嫂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主要是灵魂的毁灭,这种毁灭是隐藏的、内在的,不易觉察的,是长久的。祥林嫂灵魂毁灭的悲剧比喜儿的悲剧更为深刻,这是鲁迅悲剧领域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当代小说中,刘恒的作品中有一种悲天悯人的精神。其悲悯精神体现在社会性悲剧、文化性悲剧、性格心理性悲剧、存在本体性悲剧等层面上。“直面惨淡的人生”使刘恒的小说获得了独特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雪晓 《河北学刊》2001,21(3):56-59
郁达夫有着肺病的郁结,内心却充溢着旷世的才学与英雄的豪情.他渴望如古代士大夫一般拥有如花美眷、红袖添香成就才子梦,无奈乱世求生,最终落得家毁人亡.郁达夫及其小说文本潜隐着一股不可遏止的将生命化入虚无的宿命追求,且在人生的旋涡中上演了一出极为惨烈、令人心痛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徐英春 《齐鲁学刊》2004,(5):157-158
《樱桃园》叙说美丽、善良、正直的农村妇女金小仙为权势所迫而走向毁灭的悲剧故事。金小仙的悲剧显示出当代农村种种不良社会势力对传统的女性美的掠夺和扼杀,使我们看到在当代农村经济增长的背后种种不为人知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9.
王瑛琦 《北方论丛》2002,(6):113-115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的代表作.哈代把自己的一部分最好的小说称为"性格和环境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鲜明地体现了哈代的艺术风格,小说以人的美好性格和高尚的情操终于被卑污残忍的社会环境毁灭这个不可调和的悲剧冲突为基本主题,反映了"维多利亚盛世"的英国现实.苔丝纯朴善良,对生活有美好而朦胧的渴望,却连遭磨难,而这些灾变都不是她偶然的际遇,注定苔丝悲惨命运的是19世纪末英国罪恶的法律、宗教、道德、社会习俗.  相似文献   

20.
悲剧与救赎     
哲学的辩证否定思想,使毁灭与失败产生了新的意义--将陷入毁灭和失败中的人类推向伟大.人在面临悲剧的时候将自己从中解救出来,这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净化和升华,更是一种对自身的救赎.而救赎资格和救赎可能性的获得,惟在于"文化"."文化"作为悲剧冲突一方的永久性存在,以悲剧结局的形式所捍卫的,与观者在经验了悲剧感之后所升华的是同样的东西.而悲剧的历史发展,亦不过是一种文化的选择、放弃和寻找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