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聂有诚  蒋晶 《职业》2002,(3):36
ZY刚刚毕业而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普遍存在对就业形势、求职现状认识不清,精神和物质准备不足,求职技能、技巧缺乏,多次求职受阻后心理调整不及时等问题。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大学生应注意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了解和掌握求职的最基本情况。了解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状况,了解企业的用人特点(一是看能力,二是有经验,三是要能经受考验)。第二,充分利用各种求职途径。通常的求职途径是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或在人才市场设摊或发出信息公布空缺岗位,大学生到人才、职业介绍机构求职。第二种途径是…  相似文献   

2.
一向被视为求职大军中"弱势群体"的贫困大学生,在金融危机蔓延后,面临着更加严峻就业形势。高校应充分调动贫困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努力奋斗,认清自己在就业方面存在的劣势与优势,变逆境为顺境,化危机为机遇。  相似文献   

3.
新的就业形势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找寻到用人单位与求职学生之间的对接方式,应注重对毕业生的求职技巧的指导。求职技巧的训练关系到求职的成败,每一个大学生要获得自己理想的职业从而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需要虚心学习、反复训练用于实践,熟练掌握求职技巧。  相似文献   

4.
吴晓莉 《现代妇女》2014,(7):180-180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高校开展好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在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提高就业心理素质、掌握大量有用的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方法和技巧、了解相关就业政策法规、锤炼锻造创业精神、实现较色转变,和谐融入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必须思索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利用新兴的微博、微信平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转变工作理念,培养敏锐的数据素养,学会挖掘学生数据之间的关系,为毕业生推送个性化就业信息服务,提高大学生简历与单位用人信息的匹配度,确保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让大学生能在浩瀚如星辰的网络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就业信息,达成自己的工作梦想。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互联网为平台移动终端的兴起,微信等社交软件展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微信公众账号为代表,个人和机构借助微信的传播,展现出的舆论影响力不容忽视。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微信公众账号无疑提供了融合发展的一种可行思路,在这方面,很多传统媒体已经作出了有益尝试。作为传统媒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因为其传播信息、传播环境、传播机制的特殊性,对微信公众账号这一新兴传播渠道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应该从传播内容重新打造、传播环境重新建构、传播机制重新把握出发,充分利用微信的传播优势,打造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账号,提升学术传播效果,拓展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SNS:青年人求职新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青年人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运用当前最热门的SNS可以为青年人求职就业提供新平台。SNS是在六度分割理论背景下诞生的社会化网络服务体系。它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体的人际资源;减少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发挥弱链接的威力;建立新的人际圈,以实用性和真实性为基础,在求职招聘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与传统媒体时期相比,数字媒体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文化的传播权由精英走向大众。人人能够共享网络中的所有信息,数字媒体成为博物馆官方与游客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博物馆借助新媒体手段,打通社交媒体传播渠道,突破了传统传播活动技术的限制,同时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满足受众对文化信息的需求。博物馆通过转变严肃的话语风格、沉浸式参与体验、数字展厅等新策略使得博物馆文化传播能够突破展期和博物馆建筑的时空限制,增加了传播广度、丰富传播内容,同时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等院校在对新闻专业的学生进行文化水平培养的时候,一定要对他们的人际传播能力展开针对性的训练。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是人类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广播、电视、互联网、收音机等媒体的介入使得人际传播活动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人际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高等院校展开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人际传播能力的培养工作开展一系列讨论。  相似文献   

10.
魏建新  刘敏杰 《职业》2011,(17):79-81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处处面临着竞争和挑战,这给当代大学毕业生带来了空前的就业压力,贫困大学生也不例外。贫困生有着较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在求职过程中常常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就业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种家庭责任,  相似文献   

11.
提升创业就业条件和能力是大学生群体最现实、最普遍、最紧迫的需求。高校团组织应着眼于履行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和基本职能及实现高等教育育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以"加、减、乘、除"的思路创新具有共青团特色的工作途径和载体,为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程、完善相应工作体系增添积极动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质是道德文化行为的训练和道德文化意识的培养。养成教育的过程呈现为文化行为习惯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是一个品质修养与文化修养相统一的过程:一个由行为文化向精神文化不断提升的渐进过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大学生养成教育,引导大学生由行为文化层面向精神文化层面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双红 《职业时空》2013,(5):106-108
就业质量问题不仅是大学生个人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前途,也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对高校重视高就业率的同时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60年来大学生群体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各时期有不同特点。从整体看,政治思想由简单、统一向复杂、多样转变,政治态度由激进、盲目向理智、务实转变,价值取向由传统、单一向现代、多元转变,价值目标从理想、群体向现实、整合转变。通过深入分析可发掘大学生群体思想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演变、定位和类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从三个角度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进行了说明.从历史发展研究来看,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教育体制改革下的"双向选择"、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的"自主择业"三个阶段.从现实定位研究来看,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首要的出发点应该是如何使就业市场体系真正发挥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兼顾公平,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应在效率和公平中找到一个好的均衡点.从具体类型研究来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包括市场规制政策、就业准入政策、招考录用政策、权利维护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派遣接收政策、指导服务政策及其它相关政策等.  相似文献   

16.
贾俊花 《职业时空》2012,(3):139-142
2012年,河北省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5万人,加上中专、技校毕业生可达40万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河北省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须从政府、社会、高校和用人单位等各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17.
大学扩招与就业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2003年是大学扩招后第一批毕业生"入市",他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根本性转变,即从"天之骄子"到"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扩招与就业并非一对矛盾体,但是事情往往总是纠缠在一起,就业形势的严峻引来多方面的诘难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缺失游戏精神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大学生在行为表现上产生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所凸显的一个重要特征为社会所忽视,那就是大学生越来越缺失游戏精神。本文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用一种传统的分析路径来深入了解大学生缺失游戏精神的多维原因,并指出游戏精神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探讨培养大学生游戏精神所需要的内外条件。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凸显我国深层的教育问题:违背高等教育规律的仅是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市场化时期高等教育仍停留在计划体制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教育中缺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