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和谐社会内涵着政治领域的和谐,也必然要求完善的政治体系的保障和支持.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对政治体系的诉求突出表现在,以科学的执政理念为指导,以稳定的政治环境为依托,以和谐的政治关系为内容,以健全的政治制度为保障,以先进的政治文化为支撑.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谐社会要求政治系统的均衡,要求以民主政治制度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导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根基在于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宪政维持均衡的政治系统,推动实现政治和谐,奠定了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宪政有助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宪政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维持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社会主义宪政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对中国政治发展和政党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中国政党制度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政治民主化功能,其发展和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所蕴含的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是当前利益整合的重要途径,对解决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民主化功能,不断释放其优越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这就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政党制度创新可从突出程序设计、推进制度化建设、扩大政治包容度和优化党际关系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起点.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政治沟通为契机,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我国的政治沟通被弱化、被曲解的现状不容忽视.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完善政治沟通机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明可以概括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方面.政治行为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它一方面是对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认同,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意识,完善了政治制度.在现代民主社会,政党作为政治活动的主体,理所当然地成为政治行为的主要承担者和关键环节.同时,公民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水平也对政治行为文明有深刻影响.因此,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构建政党行为文明,是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两条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民主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和谐社会能促进民主政治,是民主政治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7.
丁宇 《江汉论坛》2005,18(8):54-56
政府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实现和谐,为之提供基础。政治是社会的子系统,要全面建设和实现和谐社会,政治系统也必须达到基本和谐的状态或要求。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包括政治文化基础、政治行为基础和政治制度基础三大内容。与之相适应,政府也应该发挥应有的职能。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内涵着政治领域的和谐,也必然要求完善的政治体系的保障和支持。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对政治体系的诉求突出表现在,以科学的执政理念为指导,以稳定的政治环境为依托,以和谐的政治关系为内容,以健全的政治制度为保障.以先进的政治文化为支撑。  相似文献   

9.
人的政治观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都需要公民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构建和谐社会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发展契机,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条件,和谐社会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的关系,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使两者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建设既离不开政治制度保障,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基础。这种政治文化以社会成员正义的政治感情、合理的政治动机、宽容的政治态度、忠诚的政治信仰以及领导阶层的公正无私的政治情怀、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依法办事的政治行为倾向和对民负责的政治信念为主要内容。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我们应当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出发,认真思考民主党派存在的价值,梳理现行党外人士政治参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中国共产党实现其执政目标,党外人士有效、有序履行职能、实现其参政价值的途径,健全党外人士政治参与机制,形成合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加深对民主的认识。实现法治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中国已进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郭海娜 《理论界》2011,(12):1-3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国家仍然是政治生活的主体,始终处于政治上层建筑的中心,同时,国家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正确认识国家本质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本质理论科学阐释了国家本质,对于当代中国的经济制度建设、政治制度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本质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政治韬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建设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和谐社会为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公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他们的政治文化水平直接影响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对公民政治文化的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公民政治文化的内涵出发,探讨了公民政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政治文明的全新概念,并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靠保障.政治文明为政治与经济平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证,同时,促进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泉民 《江淮论坛》2007,6(4):10-1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它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它包括政治的定义性、政治的的现代化等三方面内涵,由政治意识、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行为等四要素构成.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认真抓好政治制度改革,抓好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王斌  李康平 《东岳论丛》2006,27(6):125-128
从政治学的理论视角,阐述构建和谐社会是政治指导思想与政治目标的高度统一和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与政治建设本质要求的有机统一;坚持“五个统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的有机统一;提高执政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与政治建设能力的有机统一;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与政府管理与建设新任务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