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由浅入深,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因此,认真学习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对于搞好当前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2.
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实行党政分开,这是政治体制的关键。只有实行党政分开,才能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加强党的领导作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最终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3.
王双喜 《唐都学刊》2004,20(5):91-95
改革的深入向政治体制改革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但长期以来,在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要想使政治体制改革有所突破,必须改变已有的观念.用全新的视角来认识稳定、社会稳定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看清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在本质上和目标追求上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从而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现行宪法的产生确认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自现行宪法颁布施行以来,不断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要求宪法相应地进行修改。现行宪法先后经过四次局部修正,其中有三次修正直接关系政治体制改革,即总结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反映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势。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得与宪法的基本精神相背离。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宪法的修改必须谨慎,过于频繁的修宪有损于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但基于宪法的适应性要求,宪法的修改也必须及时。只有如此,才能使现行宪法的文本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普遍关注。当前影响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阻力何在?这种阻力在政治上的表现如何?深入开展政治体制改革应该着重解决些什么矛盾呢?本文作者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探索了影响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阻力,明确这种阻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没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及时理顺,特别是在党政关系、政企关系等方面还有一些制度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作者认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在于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具有高度民主、法制完备、结构合理、共同领导、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等特征,其中有领导的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本质特征。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应该是党政分开,这样,既抓住了现行体制弊端的主要症结,又为整个改革工作以下几个环节顺利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可以迅速见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思想为我们党开拓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规划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党的十四大正是根据这一思路,把政府职能的转变作为我国90年代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要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 邓小平同志从原有政治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关系上,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上,从政治体制改革与整个改革的关系上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  相似文献   

8.
我国各项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就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现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很多,应该首先从何改起呢?赵紫阳同志在《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既是中国宪法理论与实践的焦点和发展目标及方向,又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和重要突破口,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宪政建设的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与亟待推进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深刻的内在必然联系,这种必然联系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是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应该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政治体制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体系,改革政治体制的理论是由若干相关理论集合而成的理论系统。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理论主要回答了改革的整体性和必要性问题,阶层、利益、矛盾的理论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社会政治组织的结构、功能、活动方式的理论确定了政治设施及其组织的结构、地位、功能和作用,并使政治体制的各组成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阶段(党代制→代议制→自治制)的理论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以确立民主政治发展的目标。分权与制约的理论主要解决如何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滥用。只有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去改革政治体制,才能形成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效能,消除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各种弊端,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  相似文献   

11.
七月七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起召开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讨论会。与会者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上层建筑的相适应。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中阻碍生产力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愈发严重和明显,政治体制不改,必将要窒息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体制自身发展的必然性。任何一种政体不可能一经产生就是十分完善的,也不是一次外科手术式的大变革就能使之健全的,它是一种运动发展的过程。(3)政治体制内部各部分结构相互不协调、不适应,要求改革。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官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阶段地阐述了邓小平和江泽民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指导思想上的得失和经验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和深入地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总体特征和未来趋向.总体特征是围绕党的领导和执政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未来趋向是人民民主的法制化,重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人民权利的有效落实和正当行使问题,党的先进性和人民的公民文化建设问题正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政治文化更新问题,已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向前推进和深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政治体制,这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前提。一般说来,政治体制的改革将意味着对原有模式的冲破,并且最终以建立新模式而告终。可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们对政治体制的模式更新却比较陌生,特别在改革刚刚起步的时候,通常会遇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干扰。一方面,由于受到理论界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总以为政治体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在许多人的思想意识深处,一提起政治体制改革,就会担心政权性质或社会制度发生变更,因而忧虑重重。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资产阶级自由化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确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不改变高度集权的僵化的政治体制,仅靠经济体制改革,根本不可能推进国民经济做超跃式地发展。但也毋需讳言,这一认识还未达到完全自觉的程度。因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提出,从上到下都是从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出发的。这样,也就很难避免陷于“问题——改革——新问题——再改革”的穷应付套子中,以致缺乏清晰的改革大思路和完整、科学的改革理论。因此,总结我国以往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确定我国近期政治体制改革的导向与具体目标,是当前深化改革,加速推进中国现  相似文献   

15.
苏联法制国家的概念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联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社会改革的最重要进程。革新和完善社会政治体制的方针在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人民自治,消除政治体制中的变形现象,克服社会政治惰性和人们疏远国家和社会管理事务的倾向。克服“僵化”的行政命令方法,是苏联社会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头等重要任务。政治体制改革正在开发社会主义政治体的创造性潜力,提高苏联社会经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具有各种动力因素间相互交织和更替的规律性特点。当前社会民主意识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 ,给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也指明了具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最近,我们对来自广州地区高校的近600名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主要是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其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本情况如下:第一,政治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的改革实际上发轫于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之初,基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及发展民主的紧迫需要,加之第二代领导集体广泛的群众基础及他们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妥善处理,我们采取了立法有力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立法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发生了重要转变,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立法开始变得审慎、持重,三思而行。当前,妥善处理好立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记者(■):辛教授,当前人们普遍关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您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的最佳选择是什么?辛秋水(●):政治体制改革是整个改革的一部分,也是比较敏感、容易发生震荡的一部分。我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最好选择在农村地区,从村民自治开始。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引起多大的社会震荡。■:那么,您对中国村民自治的现状作何评价呢?■:自治不自治,民主还是“主民”,关键要看什么样的选举制度。所谓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而表现人民意志之最佳方法与完美程序,莫过于自主、平等、公开的选举。众所周…  相似文献   

20.
论政治监督与民主自由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的必然要求 ,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民主自由的实现有赖于民主的政治体制 ,而民主政治体制的核心制度功能之一就是政治监督 ,民主自由政治的各种制度无不包含着对政治权力进行监督与制衡的机制。因此 ,政治监督是实现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的基本途径 ,民主自由的发展必须以健全和完善政治监督制度为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