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期公共行政模式的变迁--由管制行政到服务行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源 《学术交流》2006,(5):32-36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对公共行政的理念、规则乃至职能的履行模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公共行政的变革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在推动公共行政模式由管制行政走向服务行政。由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意味着要转变行政理念、扩大行政主体以及变革管理方式。在为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变迁提供制度以及组织保障的同时,也要警惕行政对民众权利的侵犯、政府对应有职责的放弃等服务行政“异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试论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政府管理处于一个从“部门行政”转向“公共行政”的转型期。政府行政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尽一切努力弱化“部门行政” ,基本目标就是建立“公共行政”。“部门行政”与“公共行政”是分别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两种类型的政府管理制度 ,而部门利益是部门行政延续的根源。推动“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型的制度设计思路是 :提高部门“三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 ,力争作到“职权法定” ,杜绝“职权自定” ;加强对行政立法行为的监督 ,有效遏制“部门职权利益化”趋向的发展 ;加快公共财政制度建设 ,阻隔“部门职权利益化”实现的渠道 ;决策与执行合理分开 ,中断部门利益实现的链条 ;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探索党政分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经历了重大制度变迁后的中国,许多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地域商帮对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相反一些在历史上并不显眼的小商贩团体和流动手工业群体却对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本文通过义乌案例的考察来理解历史上曾经繁荣的经济活动及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如何在计划经济时期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集体组织与个人活动三者之间的利益相容机制得以存续,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李滔 《创新》2017,11(1)
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是行政体制改革中直指行政权力架构的重要改革措施,其将会对行政体制的制度变迁产生深远影响.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建立,将会明晰行政权力边界,使行政权力范围及其责任变得可计算,使高度集中行政体制弊端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得到有效遏制;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将使地方政府成为制度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并且实现微观行为中潜在制度利益最大化与行政法治挂钩,使法治理念和法治原则彻底摆脱“制度工具论”的困扰,对制度约束下的行政创新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区域公共管理实质上是政府治理方式上的制度变迁,即打破原有行政区行政的制度安排,重塑利益格局的制度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从而最终形成新的制度——相关因素充分博弈后的契约格局。这些博弈关系主要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等。对可能出现的博弈困境提出树立合作的“重复博弈”思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以及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斩断地方政府与社会经济主体的利益连带关系,强化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是建立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有效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制度 (主要是行政制度 )分析为视角 ,结合行政体系发展 ,以行政学说史为主线 ,对行政学领域涉及制度及其变迁议题较为重要的学派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 ,并提出了以下观点 :制度不是行政发展的全部 ,但却是行政发展的关键 ;成功的制度变迁意味着行政发展 ,但这必须满足相关的必备条件 ;行政发展的秘密不在于行政制度设计的超前或政府的强大 ,而是在于行政体系发展出了一套与行政权安排的整体环境相协调的行政制度集合 ,且已在遵循制度的法治和文化氛围中得到了合理实施 ,等等。  相似文献   

7.
社会变革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近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确立的经济自由制度。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其中,自由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自由企业制度也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我国企业制度必须从“政府控制型”的传统企业制度转向“非政府控制型”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最终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自由企业制度。这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彻底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现代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政府行为边守金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改革经历了两个历史性转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综观16年改革历程,也还可以被看作为两个大的阶段:前10年的改革是在计划经济的基...  相似文献   

9.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公共审批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 ,是改革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计划审批制度 ,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公共审批制度。计划审批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的主要方式 ,已经严重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公共审批制度 ,政府只保留对核心公共事务的审批权力 ,其它非核心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的审批则全部“非政府化”、“非审批化” ,交由非政府组织和企业、个人自我监管和自治监管。  相似文献   

10.
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度变迁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发以来的20年 ,是浙江走向市场经济的20年 ,概括浙江制度变迁已经取得的进展 ,其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在制度创新需求与实际制度供给均衡点的区间选择产权制度的安排 ;(二)制度变迁是在创新成本最小的地方开始突破和实施 ;(三)以混合型的制度变迁路径为模式特征 ;(四)制度变迁围绕塑造新的市场主体展开 ;(五)以诱致性创新为主动力的创新动力结构。  相似文献   

11.
冯兰  刘鹏峰 《社科纵横》2004,19(2):55-56
行政审批是现代政府实现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经济和社会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目前我国源自计划经济的行政审批制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 ,全国各地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试论日本战后文化行政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敬 《日本学刊》2012,(4):109-122,159,160
二战后60多年来,日本的文化行政以"提升文化高度"和"扩大文化范围"为目标,坚持"不干涉内容"原则,历经文化行政空白期、中央政府文化行政起步期、地方自治体文化行政繁荣期、新的文化行政机制形成期和文化政策体系完善期的变迁。日本文化行政机制逐步向政府、民间企业、文艺团体职责共担、职能互补型转变,文化行政理念逐渐向重视文化与社会、经济、国民生活关系的综合性文化行政理念转变,文化行政的主导权逐步向地方自治体转移。  相似文献   

13.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持人语: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政府管理模式变革逐步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改革目标。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一个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众客观需求为尺度,努力为全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其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1)它是一个民主和责任的政府;(2)它是一个法治和高效的政府;(3)它是一个实现合理分权的政府;(4)它是一个为全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关于服务型政府的论文数量已呈几何级数增长,研究…  相似文献   

14.
高地价、高房价生成机理及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房价和地价迅速上涨,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积聚了大量泡沫,至今仍没有释放,这已成不争的事实.推动地价、房价持续升高的内在动力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利益,其制度基础是地方政府用以批租商业用地的土地制度.治理房地产泡沫也须从此处入手,动摇泡沫产生的制度基础,从源头上割断地方政府推动地价、房价上涨的利益链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度变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政府自始至终都在制度演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点在我国企业集团发展中也得到了直接体现。即使排除政府行为很强的计划角色和惯性,政府的行政干预也很难对企业的集团化、规模化产生持久、广泛的实质性推动。市场竞争不仅具有信息优势,还能够充分利用分散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机会,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基础机制。为此,政府的作用在于催化市场竞争。其主要途径有三个方面,即压力催化、利益催化和协调催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积累起大量泡沫,并由一线城市快速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形成目前局面的背后推手是地方政府基于商业用地批租制度的"土地财政"利益.为最大限度攫取这块利益,地方政府不仅极力抬升地价,为了保证高地价具有可持续性,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一起拉升房价,从而导致房价和地价螺旋上升--结果则是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同时,在地方政府的持续干预下,价格机制也失去了自动回转功能,从而使房价泡沫失去了释放通道,于是房价居高不下很可能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因此,要想解决中国的高房价问题,就必须形成地方政府退出机制.在退出方式上,应通过设计某种制度来切断地方政府推涨地价和房价的利益链条.  相似文献   

17.
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完善国家教育行政体制的关键举措,也是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加快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途径.60年来,以教育行政审批权为中心的行政权力下放,经历了起步探索、逐步推进、全面推进和深入推进四个阶段,总体呈现出中央向地方教育行政权力转移进程不断加快,地方政府管理教育事业权责不断强化的特点,反映出权力下放历程同步经济社会发展、下放节奏反映教育发展规律、下放方式凸显自上而下模式和下放事项主动回应社会诉求的重要逻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亟需以推动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教育行政权力下放过程中,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更加注重上下协同推进、更加突出改革问题导向、加强"放管服"一体化推进,进一步激发地方政府和社会参与办学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黄丽华 《探求》2001,(2):46-48
当前的行政审批制度体现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直接管理和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的特点,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审批制度对于维护统一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审批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地暴露出来.因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日本国属于单一制国家,由北海道、九州、四国和本州等地区组成。全国共划分为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县、642个市、1982个町、630个村。日本地方政权采取地方自治的形式,统称为“地方自治体”。一、日本地方自治体的变迁日本地方自治制度源于欧美的“居民自治”和“团体自治”制度,始于明治政府进行的行政体制与国家机构的改革,战后又得到了重新确立。在《日本国宪法》中,对于地方自治问题专门列为一章,把地方自治机构作为中央政府委派的地方行政机构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20.
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在公务员制度上,既带有同质性又具有异质性。其根源一方面在于行政功能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在于联邦制下美国二元政府体制的特殊性。研究二者的异同对于深入理解美国行政结构和政治体制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尤其是",二战"后伴随城市经理制的广泛采用,以城市经理人为主体的专业管理群体的逐渐形成,使美国地方政府公务员专业化走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