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衣淑玲 《社科纵横》2005,20(1):91-92
入世后 ,中国大陆金融业的开放已从业务技术层面的开放转变到制度层面上的开放。如何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惯例和外国监管立法 ,以完善中国大陆的金融监管制度 ,尤其是外资银行监管制度 ,使大陆金融监管水平能够配合金融开放的步伐 ,促进中国金融业竞争力的提升以保持金融稳定 ,防范金融风险以维护中国金融安全 ,是一项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日本学刊》2006,(6):94-104
金融制度主要分为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两种类型。后发展国家日本实行的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制度,这一制度安排对于有效配置稀缺金融资源、促进战后日本工业化赶超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日本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变的完成,其金融制度也面临着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的问题。因为在经济赶超阶段有发达国家为样板,政府在制定引导经济符合政府战略意图的特定政策方面,拥有信息上的比较优势。通过对金融业的一系列管制,使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制度能够比市场更高效率地配置金融资源。而在实现经济赶超后,政府虽然逐渐丧失了这种比较信息优势,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拥有更高的效率,由此引致日本金融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一个强大的金融支撑就没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给辽宁省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东北区域金融的发展是实现东北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外资银行现“羊群效应”近年来,沈阳金融市场体系有力地支持了沈阳振兴,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自2004年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沈阳金融业在多项领域内取得了长足进步,并逐渐成为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金融“核心”。金融中心地位初显。“十五”期间沈阳市银行机构已发展为17家,中国人民银…  相似文献   

4.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实行分业制度还是混业制度 ,只是特定经济条件的权衡 ,且这种权衡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长期以来 ,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制度。这一制度稳定了市场 ,降低了金融风险 ,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但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小而分散 ,业务单调 ,不利于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求及进行业务拓展 ,实现规模效应。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客观上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混业经营以支持金融改革及金融业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开发上海地区经济思想史上,马寅初是最早系统、深入研究金融业的人。他预见到了上海金融业的危机,并指明了它的前途。他认为,民族工商业的发达是开发上海本国金融业的基础,而发展本国银行势力是建设上海金融中心的关键。面对2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和国际间的竞争,他希望上海金融业面向世界,面向国内市场和产业开发,为建立本国健全的金融体系而努力,使上海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6.
金融深化与中国金融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秋  刘殿新 《学术交流》2006,(1):96-100
金融深化在改善金融制度、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金融秩序动荡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金融相关率逐渐增长,金融机构组织不断创新,金融市场健康成长,这个过程正是中国金融不断深化的过程。迄今为止,我国虽然尚未发生全局性的金融动荡,但我国金融业同样存在大量不安全因素:如金融机构高居不下的不良资产,保险业的无序竞争,上市公司的不良业绩等等。在金融深化进程中,保持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是: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谨慎开放资本市场,稳步推行金融产权改革,准确把握金融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7.
转轨国家金融体制转换的效应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东欧以及中国等国家纷纷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转变,走出了不同的转轨路径。与此同时,顺应总体经济转轨路径安排,转轨国家在 金融领域也采取了相应的方式启动金融改革。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扩展,转轨经济国家金融 体制转换效应的一系列特征应予以充分关注:如金融体制转化的速度差异、金融业的稳定运 行程度、金融改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追求稳定化金融转轨模式的问题与激进自由化的 金融转轨模式可资肯定的方面等等。本文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例,从多个层面对金融体制转 换的效应加以比较,并提出了转轨国家今后金融改革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靠前救助就是要找准不稳定家庭,实施救防并举。针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拓展和规范,贫困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遍及社会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困难家庭。对那些由于经济困难忙于生计而无瑕顾及孩子学习生活的家庭,要利用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机制,分析筛选各个家庭人员及其稳定性,及时发现造成未成年人离家流浪的苗头,引导社会力量定期慰问帮扶,使其能体会到政府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过上稳定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广州在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广州和香港分别设立的分支行为世界列强在华银行之滥觞;中国第一家华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上海开业后,即在广州、汕头及香港等地设立分行.民国24年(1935),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中央银行;民国26年(1937),广州地方官办银行的资本总额约为3400万元,占国内地方官办银行资本总额的40%以上.广州近代银行制度在清末逐渐萌芽并在民国前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华南财团",广州官办银行在国内同业中处于执牛耳之显著地位.近代广州政治紊乱,经济动荡,商民的心理素质脆弱,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引发大规模的金融风潮.一方面是新型银行等近代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因银行挤兑等引起的金融风潮又此起彼伏;再有就是历届地方政府都在绞尽脑汁,通过强行调节毫银和纸币的流通比例来化解金融风潮,三者相叠加构成了一幅既千奇百态又万般无奈的金融画卷,由此可窥中国近代金融业形成、发展状况之一斑.文章通过大量鲜活的一手史料,以清末民国时期广州所发生的七次较有代表性的金融风潮入手,对政府、公安、商民和银业等四个阶层在金融风潮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剖析,以点带面再现了近代广州社会的金融百态,得出有规律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金融全面开放条件还不成熟,但并不意味着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金融业在入世之后毫无作为。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和竞争没有目前预料的那么严重,广东金融业完全可以在金融制度、合作领域、业务创新、监管体系和化解不良资产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穗港两地经过近二十年的广泛联系与交往,经济技术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金融业的合作也已初具规模。随着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人们对穗港两地的经济合作寄予更大的希望。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使两地合作尤其是金融合作向更深和更高层次迈进,便成为香港回归后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一、以金融机构合作作为穗港金融合作的突破口近二十年来穗港金融合作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广州作为中国大陆的一个行政区域,与香港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不同,因而在金融合作与发展上受到一些制约。按照(基本法)规定,香港回归…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 ,中国既往的公有制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与职工持股制度相近似或吻合的股权结构制度 ,因而也没有形成与此相应的心理基础。在职工持股制度这个问题中 ,实际上存在着政府和企业两个层次与政府的代理人———制度决策者、企业的代理人———制度执行者和对象三方面主体。制度决策者的最大利益为维护既有制度 ,制度执行者的最大利益为维护和增强与具体利益人的关系 ,制度对象的最大利益为自己的切身利益。为此 ,普通职工持股制度必须在设计时寻求能与其结合的具有内在性的制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金融风险是指产生金融损失的不确定性。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导致金融国际化。在金融国际化进程中,各种类型的风险也随之渗透到各国金融业,增加了管理难度,威胁着各国金融业的稳定,严重者可引发金融危机。国际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其表现有哪些?本文试作一点简单介绍。连锁反应是国际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日益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中。随着全球经济、贸易关系的日益紧密,世界经济,特别是金融业的关联度正在加强。资本在各国之间的自由流动虽然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福利水…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危机根源探究及中国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包括经济、政治、法制等制度因素,也有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酝酿次贷危机的深层土壤,逐渐宽松的经济政策使次贷危机获得超级能量,金融工程将传统金融业这把双刃剑改造成了核电站,同时,房地产市场泡沫、金融监管的疏漏以及美国政府住房政策等,都是发生次贷危机的原因.对于中国防范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抓好实体经济的健康、稳健发展,坚持金融创新与加大金融监管并举,加强国际及区域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不景气与金融不稳定导致的泡沫破裂同期进行。日本在80年代形成了资产价格膨胀,90年代初对经济扩张起关键作用的利率开始上升,导致信用规模受到掣肘,贷款水平下降,引致股票和房地产投资下滑,股票和房地产的购买力降低,价格急剧下跌,从资产膨胀阶段转变为资产紧缩阶段。日本金融不稳定的根源,在于利润驱动的信用创造。中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金融的支撑和资源配置功能,因此要正确对待金融不稳定问题,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培育理性的投资者并构建合理的金融机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金融开放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它既是一国金融发展的需要,也会给该国金融稳定带来冲击与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国际化符合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竞争力。在不断深化的金融开放给金融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向金融稳定和金融管理提出新的挑战。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推进,我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国际化在不断加快,金融市场正在加速与全球化接轨,经济活动与金融市场日益呈现全球一体化特征,金融市场国际化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加快金融业开放的速度和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中印两国实体经济部门与金融业的相关变量融入经济增长进程中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相互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从中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金融变量在两国的经济增长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其中,固定资本构成率在中国发挥的作用比印度要大,且中国的经济增长领先于金融发展;而印度的金融发展却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在金融体系的有效性上优于中国。  相似文献   

18.
陈敏 《学术交流》2005,(4):96-101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资金,除了少部分由政府金融和政策金融支持外,大部分需要自筹,因此地方金融业是否发达和融资环境的优劣就显得尤为重要。黑龙江省政府部门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应该高度重视金融产业的地位和发展,大力发展地方金融业。首先应该在思想上提升金融产业的地位,将金融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发展;其次着手培育区域金融中心———哈尔滨金融区,制造金融“洼地”;最后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完善创新地方金融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日本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大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大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阎坤金融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历史产物,它由各国的国情和历史环境所决定,日本也不例外。日本的金融制度是在引进国外经验并结合自己国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有许多自己的特点。既不同于社会主义国家,也不...  相似文献   

20.
刘莉莉 《社科纵横》2010,25(6):49-5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保险、证券是金融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很快,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等一系制度实施,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有许多问题必需认清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